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氣韻非師》藝術展亮相今日美術館,探討藝術是否可以教授

《氣韻非師》藝術展亮相今日美術館,探討藝術是否可以教授

2018年6月16日下午3點,由策展人彭鋒策劃的《氣韻非師》展在今日美術館3號館舉辦。本次展覽中,策展人選取了三位藝術家,他們有科班出身,有非科班出身,還有異科班出身。通過這三個案例,希望和觀眾、專家一起來思考什麼是藝術之中最重要的因素。

左起:藝術家楊雁翎、圓大西、今日美術館館長高鵬、策展人彭鋒、藝術家Bill

開幕式現場

藝術是否可以教授,這是當代藝術教育面臨的一大難題。如果說藝術不可以教授,汗牛充棟的藝術院校,還有存在的必要嗎?如果藝術可以教授,那麼多學習藝術的學生為什麼都沒能成為藝術家呢?

策展人彭鋒

在策展人看來,這其實並不是什麼新鮮問題。早在北宋時期,蘇軾就強調書法「不學可」。當然,蘇軾並沒有反對學習。那麼,藝術之中,哪些部分是可以學習的,哪些部分是不可學習的,就成了一個問題。與蘇軾同時代的郭若虛就回答了這個問題。在《圖畫見聞志》中,郭若虛提出了「氣韻非師」的命題,認為謝赫的「六法」之中,只有氣韻不可學,其他五法均可學。由此可見,藝術之中,屬於「技」的部分都可以學,不可學的是屬於「道」的部分。

藝術家圓大西致辭

此次展覽中,圓大西是一位非常特殊的藝術家,他學的專業是歷史,做的工作是管理,業餘愛好是藝術。圓大西沒有上過任何藝術院校,但是他在書法、油畫、國畫、古典音樂的創作和鑒賞方面達到了很高的境界。

圓大西對於繪畫和音樂的喜愛,並不是要做出充滿畫面感的音樂,或者充滿音樂感的繪畫,而是讓繪畫更好地成為繪畫,讓音樂更好地成為音樂。他喜歡傳統書法和現代繪畫,並不是要創作現代書法或者傳統繪畫,而是保持傳統書法的傳統性和現代繪畫的現代性。大西的實踐告訴我們,全而粹並不是烏托邦,而是具體可行的美學原則。

大西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案例,來研究非科班出身的藝術家的創作。

藝術家楊雁翎致辭

楊雁翎就學于山東藝術學院和中央美院,可謂科班出身。從學院畢業後,雁翎順利進入畫院,卻很長時間找不到創作的突破口。眼看雁翎像大多數藝術院校的畢業生一樣,以告別藝術創作來收場,卻因為一些偶然機緣,讓她重新煥發了創作熱情。

在楊雁翎近來的創作中嘗試過各種花卉,最終在雞冠花找到了感覺,將自己的創作熱情釋放出來。或許雁翎看重的,是雞冠花的單純與豐富,讓她的繪畫語言有了用武之地。與大多數花卉的花冠由單薄的花瓣組成不同,雞冠花的花冠非常厚實,且結構複雜,便於做反覆刻畫和皴擦。雁翎經過長期摸索形成的兼工帶寫的筆墨語言,在表達雞冠花時顯得得心應手。

策展人彭鋒說他看重的是雞冠花特有的皺褶和塊莖。自然的雞冠花本身就具有皺褶,雁翎在描繪的時候特意將皺褶突顯出來。皺褶成了雁翎雞冠花系列作品的標誌性圖像。雞冠花肥厚的花冠,事實上是由許多細小的花瓣層疊而成。儘管它們不是根,卻有塊莖的特徵。雁翎樂此不疲地描繪雞冠花,在花冠的皺褶和塊莖上的刻畫上投入巨大的時間、精力與熱情。

楊雁翎的案例,可以讓我們思考,科班出身還需要什麼因素才能成為藝術家。

藝術家Bill致辭

展覽中的另一位藝術家Bill Claps畢業於哈佛大學,在那裡學習繪畫和藝術史,後來又在紐約和佛羅倫薩學習繪畫和素描,現在活躍在紐約,從事視覺藝術、電影和文學等方面的創作。展覽中把他當作異科班出身的代表。這裡的「異」,既包含大學與專業藝術學院的不同,也包含西方藝術教育與中國藝術教育的區別。

Bill Claps喜歡背著照相機,徒步行走在中國的嵩山少林,古巴的熱帶雨林,喬治亞高加索山脈,加利福尼亞的約書亞沙漠地區,新漢普森的白樺林,科羅拉多的阿斯彭森林……Bill是一位實驗性的自然主義畫派的靈性分子。他的哈佛經歷,體現在嚴謹的構圖上,他的練習武術的錘鍊,體現在表現對白樺林傲骨的形式上,他的禪宗修養,體現在畫面陰陽能量的平衡上,他的美國和義大利雙重文化的背景,體現在畫面的樸實和古典的融合中。儘管我們這次只是展出Bill的架上作品,但是他的跨界實踐極大地拓展我們對於學院藝術的理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民藝術 的精彩文章:

盛夏里的桃花源五感之旅:JC Penot大型多媒體裝置藝術展
「一個天才的心相」,走進忻東旺的藝術世界

TAG:人民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