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場令人咋舌的文創展:我們從未見過這般文藝的寬窄巷子

一場令人咋舌的文創展:我們從未見過這般文藝的寬窄巷子

藝術野子

藝術野史

報社多年前曾做過一次獨特的報道:追蹤一塊徽州古宅的老磚,流傳變成傳奇。舊時代中它從宅上被卸下,亂世中顛沛流離,輾轉多年,入贅美國某家博物館。後來徽州老宅的族門後人,偶然知道這塊磚的身世,洽購回國,植入自家新建的別墅。空間變成符號,符號凝聚身世,身世轉移成為文化族脈的延續。

文化傳燈,大多如此。

那晚被請到太古里博舍後面朱明辦公室,他正式身份是職業空間設計師和成都朱成石刻藝術博物館副館長,也是著名雕塑家朱成的公子。

彼時,文創與寬窄的相遇:「以微見度--寬窄拾年文創展」的展示稿正在投影上冒著熱氣。

6月19日,「以微見度--寬窄拾年文創展」將在寬窄巷子東廣場開展。此次展覽在寬窄巷子十年之際,將寬窄巷子的街巷、院落、磚牆等建築特點微觀呈現在展廳內,同時邀請藝術家、詩人、設計師以及藝術機構為此次展覽帶來了包含詩歌、雕塑、水墨、影像、工業設計在內的多種藝術形態的作品。著名詩人翟永明、公共雕塑家朱成、畫家王川等將展出為本次展覽特邀的創作和過往代表作。

朱明說,文創的本質是社會學。我認同。按照我的理解,這場展覽可從全新角度認識已經被反覆提及的「文創」。專研空間設計的朱明,這次決意用「全息容納」的方式在寬窄巷子為「文創」造出一場詩意——一首詩寫在天空,照樣是詩,也可以不用文字,詩像雨水一樣降落,則是詩意。此次展覽,幾乎涵蓋了有關文創的視覺、聽覺、觸覺、味覺,而最終讓各位觀眾在深度體驗中拋卻「幻覺」,重新領略文創的「感覺」。值得強調的是,本次展覽特別推出一款文創膠帶,從文化屬性出發,以對「寬窄之道」的嶄新理解,成功將寬窄巷子十年變遷的影像、個體理解、人文精神、社會觀照等等濃縮在膠帶圖像之上,電影膠片一般回溯過往,推向未來。

寬窄有度,都在其中。

以微見度:「微」,縮影,小切口觀察,帶有以管窺豹的效果,「度」,寬窄有度,這是寬窄巷子從民居思維到中國人處世哲學的提煉與轉化。

簡單來說,這場以「文創」為名義的展覽,將很可能從此為寬窄巷子烙上「文創」主題街區的烙印。在更多遊客、觀眾心裡,寬窄巷子凝聚的是成都生活方式的菁華,「成都之美」,也必然有來自「寬窄」膚質的光華,而一再被叫響的「文創」,本不應該是某種特定影像、標誌性符號在手機殼、鑰匙扣、筆記本、T恤衫等簡單物件上的附著圖案,它應該是抽象的歷史雲煙、文化教養、藝術內涵、土地風物的外延和擴展。並不誇張地說,這裡開個畫廊,就是全國人流量最大的畫廊,開家火鍋,就是全國客流量最大的單店火鍋。寬窄巷子以極具成都情調的生活場景展示,成為民間傳播口碑的最強音。而在文化層面,「寬窄」所展示的文化屬性也足夠吸引天南海北的知音。

寬窄巷子之「寬窄」,成為其文化風物的本土化特徵並成為人與人關係的生命智慧。我能夠想像的是,「以微見度」以濃縮的建築精華和寬窄歷史來呈現「微寬窄」的概念。朱明和策展團隊欲用獨具寬窄文化屬性的展覽空間,將寬窄巷子的建築景觀濃縮在這五百平方米的展區里,與寬窄十年(2008-2018)影像展一起呈現寬窄民居的建築特色和歷史面貌。寬窄巷子的巷、院、門、牆、柱、磚、瓦文化元素被運用到展覽空間的設計,以空間內的人和事交融,形成新的空間境象與延展。

展廳俯瞰就是「10」的阿拉伯字元,一進院落形態,包含院、巷和寬窄巷之間的「徑」等概念,用與寬窄巷相同的磚、牆、柱和門將寬窄巷子挪至到廣場。入口處的設計源自寬窄巷子中最具辨識度的「愷廬」;金屬製成的寬窄形態的磚延展到展廳外圍。將寬窄巷子中的元素提煉、整合,除去店鋪、人聲,「微寬窄」能使大眾能更加清晰地觀察寬窄的建築細節。

「微寬窄」的展品讓人目不暇接。此次共有12位創作者,藝術家、設計師、畫家、詩人、雕塑家、攝影藝術家和空間、工業設計師等。他們將展出為本次展覽特邀創作的作品或過去的知名作品。

中國當代著名詩人、寬窄巷子白夜酒吧創辦人翟永明,1984年以其組詩《女人》震撼中國當代文壇,於2011年獲義大利Ceppo Pistoia國際文學獎。此次展覽並非翟永明第一次將詩歌文字視覺化呈現,其詩歌曾呈現為戲劇《隨黃公望游富春山》。而此次是又一次詩歌與文創的融合,難得的是將與大眾零距離。

公共雕塑家朱成,井巷子《磚文化博物館》的創作者,將會展出為這堵耗時2年的藝術景觀牆所特製的金屬小稿;雕塑家吳玥將為此次展覽專門創作,安置於「院」的中央,與場域共享一個忠心。「傷痕藝術」代表畫家之一王川、畫家李金遠將帶來以寬窄為主題的紙上水墨作品,也為文創的演繹提供了寶貴的創作素材。

攝影藝術家們則會用影像展示四川的人文風景、傳統文化。攝影藝術家陳錦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深入拍攝大量反映蜀中生活的作品,此次的茶館的歷史影像空間,嘗試構建一個關於記憶的影棚。2013年三影堂大獎獲得者、攝影藝術家李俊將展出他鏡頭下的川劇演員,極具現實與過去交疊的意味。攝影藝術家姚瑤的作品《成都字記》將引導觀眾從城市字體看城市生活與變遷。

除此之外,策展人、空間設計師朱明將展出他曾經構想的寬窄「平巷子」設計稿;工業設計師易承桃、平面設計師李俊濤、甜品設計師陳夢也將展出結合寬窄主題的設計作品。

除了展陳與展品,多方機構的聯動體現著此次展覽的創意部分。本次展覽邀請四川師範大學美術學院、ROSSO國際藝術教育機構、印事文創機構、寬窄商家參與互動,由文創展延展品、「寬窄十味」、「一卷寬窄」、與設計沙龍等構成。

寬窄巷子里創新、有趣的文創產品數不勝數。包含翟永明、朱成、朱明、王川等藝術家展品的「寬窄拾年」主題延展,從白夜、詩婢家、見山書院等商家中甄選出的寬窄商家文創品組成的「寬窄十味」都將在文創延展中展示。

本次展覽特別呈現由印事文創設計出品的寬窄文創系列,其中最值得期待的是以三位參展藝術家--翟永明、朱成、朱明的參展作品為元素,延展設計的詩歌圖像建築系列。同時,以展現寬窄磚牆文化、兵營文化、川劇文化、茶館文化、古琴文化及老成都市井文化等本地文化特色為內涵的蜀牆磚語、墨畫川戲帽、其樂蓉蓉、成都食味等不同文創延展系列,也將在展覽中同期展出。

由ROSSO國際藝術教育機構的導師及學生組成的平面組、服飾組和建築組,將用不同的設計概念和材料來表達寬窄巷子或成都特有的文化如茶文化、寬窄地圖、寬窄十年建築肌理的變化等,作品也將作為展品展出。此外,李俊濤與陳夢將與川師大美院研究生合作,共同創作寬窄主題甜品。

展覽期間,設計沙龍也將向公眾開放。義大利時尚文化中心CEO魏典、Vogue義大利時尚趨勢藝術總監Marianna Redaelli、紐約藝術聯盟CAA成員雷雪將作為沙龍嘉賓參與討論。

此次展覽將開展至7月14日,是寬窄巷子十年時光歷程的回顧,也是對未來寬窄巷子再生的展望。從少城的空間格局,到建築的磚牆文化,到磚牆博物館雕塑與人文表達,再到形成一隻杯墊,一個小小的膠帶,「以微見度」是對寬窄文化的分解,也是對它的解讀與傳遞。

策展人簡介:

朱明,職業空間設計師,策展人。2001年-2008年留學紐西蘭,就讀奧克蘭理工大學空間設計專業,2008年獲空間設計碩士學位。2008年-2010年授課於西南交通大學美術學院,現為石築營造聯合設計事務所創始人、成都朱成石刻藝術博物館副館長、四川省雕塑協會理事長。於2007年獲得紐西蘭最佳設計(Best Awards)金獎;2012年獲得A』Design Awards(Anarkhos Design Team)國際設計競賽金獎。

文:謝禮恆 圖片由展覽方提供美編:西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藝術野瘋狂 的精彩文章:

英國十九世紀經典作品展16日迷情開幕:重見英倫百年流華

TAG:藝術野瘋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