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有個參加了一戰的中國勞工,娶了法國太太,活了一百多歲

有個參加了一戰的中國勞工,娶了法國太太,活了一百多歲

原標題:有個參加了一戰的中國勞工,娶了法國太太,活了一百多歲


一戰爆發後,中國也於1917年宣布對德斷交參戰。不過,參戰歸參戰,但中國並未出兵而只是派出了十幾萬勞工前往歐洲從事戰場後勤等工作。


在歐期間,儘管中國勞工付出了辛勤的汗水甚至生命,但歐洲人對他們的評價卻迥然相異。其中,一些人認為中國勞工吃苦耐勞,適應能力超強,十分可靠。

如英國記者韋克菲爾德就說:「每一位華工都是頂呱呱的多面手,能忍難忍之苦,工作風雨無阻、冷熱不懼。他們善於學習,對英國遠征軍的各種工作需求,都能應付自如。」


英國陸軍部也在一份報告中說:「中國勞工是所有外國勞工中最優秀的。……大多數勞工都能熟練地工作或說能很快掌握工作技能,而且他們一直都在鐵路、兵工廠和坦克車間高效率地工作。」


法軍總司令福煦也在寫給法國總理的信中說:「(華工)是非常好的勞工,他們可以成為最好的士兵,在炮彈的狂射之下他們能保持很好的姿態,毫不退縮。」


但是,也有一些歐洲人帶著種族主義的優越感看待中國勞工,他們甚至輕蔑的表示:


「當黑鬼、中國佬不工作時應被監管起來,在他們被合理使用時就不會引起什麼麻煩。他們花樣很多,但是既不會知足也不會犯下暴力的罪行。他們很順從、很聽話。」


某英國日報也這樣評價受雇於英方的中國勞工:「不論他們實際幾歲,每個人的心理年齡都不會超過10歲。」


在中國勞工方面,由於英法當局違背了之前的合同約定,其生活條件之惡劣,工作條件之嚴峻,加上身處異國,語言不通,他們的失望、苦悶與憤怒可想而知。


在此情緒下,中國勞工在1916年至1918年間至少爆發了25次騷亂和罷工,以求改善自身待遇與地位。

經歷了兩年甚至更長的戰火洗禮後,「一戰」終於在1918年底宣告結束。



據統計,英方監管下的中國勞工在停戰時約96000人,其中8萬人仍在繼續工作,從事填平壕溝及破損的路面、或將先前運到前線的大量物資重新裝船運回英國等工作。


這些勞工,大多待到1920年左右才被遣送回國。而在法國方面,中國勞工直到1922年才得以回國。


回國前,一些勞工獲得了英方頒發的「一戰勝利紀念章」,這枚直徑3.6厘米的銅質印章正面鑄有英國國王喬治五世的頭像,背面則是手持利劍、騎在一匹奔騰戰馬上的赤身戰神,馬蹄下還踩著骷髏及飛龍怪獸的盾,表示敵人必然失敗。

這枚紀念章,製作工藝精緻細膩,至今仍有保存。


1919年9月,首批中國勞工在完成任務後開始啟程回國,他們仍舊按照來時的路線返回,即先乘海輪到達加拿大的哈利法克斯,之後坐火車橫穿美洲大陸前往溫哥華,最後橫渡太平洋歸國。


遺憾的是,由於戰後國際匯率的急劇變化(尤其是法郎的貶值),加上勞工們的薪水被大量地匯入中國興業銀行,而後者在戰後因資不抵債而導致很多勞工未能將薪水取回。


如此,經過數年的磨難後,很多倖存的中國勞工在經濟上並沒有太大的改善。

當然,能夠安全回國的勞工還是幸運的,畢竟他們活著回到了故鄉。


與他們一起同赴歐洲的勞工中,大約有一萬人死在了這場他們也許從來沒有理解過的戰爭中。


在英國加萊省的胡明岡和波特爾、法國濱海的努瓦耶爾,英法當局都修建了葬有大量華人勞工的公墓,每年的「一戰」紀念日,當地的中英、中法友好協會都會去祭奠那些永遠長眠於異國的同胞。



除此外,還有數千華工留在了戰後勞動力嚴重匱乏的法國,一些人還幸運地與當地女子結婚甚至又參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其中,一位名叫朱桂生的華工與法國姑娘巴蒂斯特相愛結婚,並在「二戰」中加入法軍抗擊德國法西斯的侵略。


2002年春,這位來自江蘇丹陽的老華工以106歲的高齡在法國拉羅謝爾市仙逝。事後,當地報紙評論說:「他的辭世,標誌著一段歷史的結束。」


值得一提的是,在巴黎和會期間,仍留在法國的中國華工與留學生為抗議不公正的《凡爾賽條約》而舉行了聲勢浩大的抗議活動。


正式簽字的前一天,為防止中國代表團妥協賣國,來自山東萊蕪的華工畢粹德給代表團團長陸征祥郵去一把手槍,其中警告說:


如按日本要求籤字,「即以此槍自裁,否則吾輩必置爾於死地。」


其言語或許激烈,但可貴的是那些身處異國的同胞們,他們都有著一顆寶貴的中國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騰軍師 的精彩文章:

二戰時,日本如何對待負傷不能走路士兵?
慈安太后之死:和慈禧情同姐妹,死於腦中風而非被謀害

TAG:騰騰軍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