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人物 > 最賺錢的便利店:全球擁有七萬家門店,利潤比肩馬雲的阿里

最賺錢的便利店:全球擁有七萬家門店,利潤比肩馬雲的阿里

在零售業有一種說法:「世上只有兩種便利店,7-Eleven便利店和其他便利店」。在互聯網無情衝擊實體店的今天,7-Eleven卻一直保持著強勁的增長。數據顯示,7-Eleven在全球17個國家和地區擁有超過7萬家門店,是全球最賺錢的連鎖便利店集團。

7-Eleven的名稱則源於美國,藉以標榜營業時間由上午7時至晚上11時,後由日本零售業經營者伊藤洋華堂於1974年引入日本,從1975年開始變更為24小時全天候營業。

在鈴木敏文手中,7-ELEVEN這個源於美國的品牌被發展成為日本最大、亞洲最大、全球第四大的零售王國,富可敵國,閃爍的7-ELEVEN便利店LOGO已經遍跡全球。在便利店領域,711的地位都是不可撼動的,無論是商業模式還是發展規模,經歷40多年各種經濟周期的7-Eleven日本保持著穩定的增長步伐。

『船小好調頭』的街邊便利店,應充分遵循差異化經營理論,不要和大超市大商場拼品種(庫存),拼打折(資金),而應該採取嚴控庫存、小批量進貨、單品管理、24小時營業,永遠以顧客的立場去思考問題,養成發現顧客需求的經營意識等措施,兢兢業業地經營下去。」零售帝國7-Eleven的締造者——鈴木敏文曾在《我的零售人生:鈴木敏文自傳》中這樣透露他的經營秘訣。

作為7-Eleven日本的創始人,鈴木敏文被稱為「日本零售之父」,他的零售哲學是指引7-Eleven發展壯大的精神內核,基於顧客立場的單品管理是其中的精髓。

高效供應鏈=特色物流+高科技信息系統。獨具特色的「共同配送」模式:7-11便利店按照不同的地區和商品群劃分,組成共同配送中心,由該中心統一集貨,再向各店鋪配送。

從全球零售行業的發展趨勢來看,隨著人均GDP增加、老齡化水平上升、單身者和雙職工家庭增加、生活工作節奏加快導致消費時間碎片化,布局於城市中的小型零售業態比如便利店將成為順應消費者需求變化的主流業態。

從1987年推出代收電費服務開始至今,7-11便利店推出過50多種便利服務,涵蓋了票務代售、費用代繳、ATM、快遞和多功能複印等諸多類別,一個便利店可以解決大部分生活服務需求。便利店商品以快消食品和日用品為主,其中食品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具備良好品質且方便食用的便當、麵包、三明治、關東煮等鮮食,是吸引消費者進入便利店消費的主要賣點。

鈴木敏文先生認為「若是網點不能夠密集就不能算方便」。在日本,7-11便利店幾乎無處不在,已然成為日常生活中不能缺失的一部分。

品牌和選址的角度,集中開店策略有利於提升連鎖品牌在區域內的認知度和認可度,從而提升門店客流量。由於區域內適合便利店經營的店址和門店容量是有限的,集中開店可以減少競爭對手開店的機會,星巴克的密集開店也是這個邏輯。

他們基本沒有自己的直營商店,也沒有一個工廠是自己的,更沒有一個配送中心是自己的,卻成為近百億人民幣利潤的零售企業。通過用 8000名核心員工帶動總數超過 40萬人的經濟體,7-11在它的平台上完成了信息、物流、採購、金融的共享,加盟店和總部不僅是傳統的利益共同體,更是長期抱團的命運共同體。

7-Eleven日本公司8000多名員工,2016年創造了近百億人民幣的利潤,人均創造利潤接近120萬元人民幣,堪與馬雲的阿里巴巴比肩。後者2016財年3.6萬多名員工,創造427億元利潤,人均創造利潤117萬人民幣。

這些年,7-Eleven還走向了消費升級,跟上了馬雲提出的新零售概念,在2018年6月台北松江路開設了首間運動複合型店 7-ELEVEN X BEING fit。1層是24h便利店, 2層則是 BEING fit 健身房。不過,這並不是711第一次嘗試複合店——BEING fit 由統一集團的全新美妝品牌 K?Seren 推出,不久前的5月底,K?Seren 也與711聯合開啟了美妝複合店,旨在幫助消費者選擇真正好用的美妝用品。除此之外,7-11門店也在小範圍試水外賣業務。

從互聯網到實體零售是非常難的,但從實體零售走向互聯網其實是很簡單的。因為線上平台具有的優勢的是物流和數字化系統。有業內人士指出,正因為日本7-ELEVEN擁有全世界僅次於NASA資料庫的情報分析系統,可進行消費者每天購買行為的預測及分析,所以能「以消費者需求」為出發點,在市場飽和、競爭激烈的情況下,仍能創造佳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柳先說 的精彩文章:

中國最低調的科技大佬:十年投入研發3900億,營收比BAT之和還高
2018年世界盃贊助商:中國品牌成最大金主,贊助金額全球排第一

TAG:柳先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