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略論「蹴鞠」中的傳統文化元素

略論「蹴鞠」中的傳統文化元素

淄博職業學院 稷下研究院 王書敬

國際足聯主席約瑟夫布拉特曾深情地說:「足球是文化,是人類文化的一部分」,而蹴鞠作為中華文明史中一個靈動的文化元素,在我國兩千多年的傳承中,漸次由日本、韓國傳向西方,被學術界和國際足聯公認為世界足球運動的最早起源。蹴鞠活動中包含了豐富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元素,卻因種種原因,蒙上了過多的歷史煙塵,有待後人去蕪存菁加以承揚。

一、尚武好勇

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上,除卻特殊時期的幾個朝代,歷來不乏尚勇好武精神,英勇善戰、不懼犧牲、敢於「亮劍」的人物可謂車載斗量。春秋戰國時期的齊國更是尚武好勇的典範。《管子》說「齊民貪粗而好勇」「士民貴勇而賤利」。《史記·蘇秦列傳》記載:「三軍之良,五家之兵,進如鋒矢,戰如雷霆,解如風雨」,又說「齊之強,天下莫能當」,可謂對尚武精神的最好寫照。而這種崇軍尚武精神無不體現在社會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即便是作為古代的體育項目和娛樂方式的蹴鞠,也處處體現著軍事訓練的價值和尚武精神的培育。

劉向在《別錄》中說:「蹴鞠,兵勢也,所以練武士,知有材也,皆因嬉戲而講練之。」蹴鞠是軍事訓練項目,靠它來檢驗士兵的訓練水平,並且是通過嬉戲遊樂的方式來講練,以達到因材施教和順其習俗的效果。而尚武、好勇、好田獵、擅技擊也恰恰是競技和遊樂活動的內在驅動力和精神內涵。可以說,齊地尚武好勇、好技擊、好勇力的社會風習衍生了蹴鞠,而蹴鞠則進一步強化了齊地軍民酷愛練武競技和研究兵法,促進了賽馬、比劍、比射、角力等充滿了軍事色彩的體育運動。

漢代以對抗競賽為主的蹴鞠形式,歷來是軍事訓練的重要內容。劉向的《別錄》說「因其陳力之事」「勞人體,竭人力」,運動量大,因此在軍中流行,成為軍事訓練的輔助手段。因蹴鞠的對抗性、攻防性等軍事功能,可以充分展示一個人的智慧和運動能力,這種軍事功能的開拓使得蹴鞠的社會地位得到了空前的提高。蹴鞠在軍中的主要使命是練兵,娛樂僅僅是很小的一個方面,如何晏的《景福殿賦》中說「將以行令,豈唯娛情」。《漢書·霍去病傳》記載:「其在塞外,卒乏糧,或不能自振,而去病尚穿域踏鞠也。」齊國自第一代國君姜太公開始,尚武教戰作為一種傳統一直延續,出現了如太公、管仲、王子城父、孫武、司馬穰苴、孫臏、田單等一大批傑出的軍事家。在齊國眾多的軍事活動中,軍事訓練自然是其中必不可少的內容。《管子七法》說「以能擊不能,以教卒練士擊驅眾白徒,故十戰十勝,百戰百勝。」正是在齊國「教卒、練士」的軍事訓練中,蹴鞠活動得到進一步發展,蹴鞠的多種多樣功用,使其在軍事領域有一席之地,這也是蹴鞠生命力的具體體現。

二、規則意識

所謂規則,就是用來規範人們行為的一些通則,它說的不是一個客觀的事實,或是一種客觀的規律,而是說「什麼是應當做的,什麼是不可以做的」。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國人比較習慣使用「規矩」一詞,所謂「無規矩無以成方圓」,而對「規則」一詞使用較少,大概從加入WTO之後,才逐漸為人們所熟知。

現代法治社會需要良好的規則系統加以維繫。法律即是多種規則的混合,其中既有技術規則,也有遊戲規則,更有道德規則。一旦離開了對規則的遵循,也就沒有了社會秩序可言。十八屆四中全會就全面依法治國做了專題研究,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強調「加強公民道德建設,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法治的道德底蘊,強化規則意識,倡導契約精神,弘揚公序良俗。」這一論述突出強調了「強化規則意識」在公民道德建設中的重要地位。

蹴鞠中的「有組織」「有紀律」「有規矩」以及「有所為、有所不為」的記載,是對中國古代「遊戲規則」的最早記載,也是對當今「規則」意識的最為古老的詮釋,值得現代人認真研讀和傳承發揚。

蹴鞠運動的規則意識首先體現在專門社團組織的成立,類似於現代足球運動的俱樂部制度。史書記載,至少在南宋時期,宋代的蹴鞠藝人就組織了自己的團體,叫做「齊雲社」,又稱「圓社」。這是專門的蹴鞠組織,專事負責蹴鞠活動的比賽組織和宣傳推廣。

其次,蹴鞠遵循規則,講究求平、公正。兩漢三國時期,出現了競爭性的蹴鞠比賽,一般設有鞠場,鞠場呈長方形,一般為東西向,設有坐南面北供觀賞的大殿,四周有圍牆,稱為「鞠城」。具體的蹴鞠規則在東漢李尤的《鞠城銘》有所說明:「圓鞠方牆,仿象陰陽。法月沖對,二六相當。建長立平,其例有常:不以親疏,不有阿私;端心平意,莫怨其非。鞠政猶然,況乎執機!」在這裡,對球場的大小,雙方人戶的多少,身體的合理衝撞等都做出了明確的規定。特別是「建長立平,其例有常」,更是建立標準,公平競爭的集中體現。「建長」即設立裁判,「立平」意即建立標準,引申為建立蹴鞠時裁判的公平規則。「例」是規章制度。由此可見,漢代的蹴鞠已經設立了裁判主持比賽,遵循統一、完備的規則章程。「不以親疏」「端心平意「說的是裁判要公正執法,不能因親疏關係偏袒任何一方,用現代的話說就是「不吹黑哨」,因此不論輸贏都能心服口服,無有怨言。

第三,古代蹴鞠運動體現「德才並重」。蹴鞠是一項運動,公平完備的比賽規則固然重要,難能可貴的是,蹴鞠儼然將「道德準則」上升到更高層次,遠非西方的「費厄潑賴」所能比擬。如齊雲社制定的《齊雲社規》,其中有「十緊要」:要和氣,要信實,要志誠,要行止,要溫良,要朋友,要尊重,要謙讓,要禮法,要精神。「十禁戒」:戒多言,戒賭博,戒爭鬥,戒是非,戒傲慢,戒詭詐,戒猖狂,戒詞訟,戒輕薄,戒酒色。宋人談到蹴鞠的價值,稱讚」蹴鞠成功難盡言,消食健體得安眠。本來遵演神仙法,此妙千金不易傳。」又說:「巧匠圓縫異樣花,智輕體健實堪誇。能令公子精神爽,善誘王孫禮義加。」社規的制定不但能令人通過蹴鞠健身、愉快,還有助於領悟禮義,體現了蹴鞠的社會教化作用。

三、樸素的男女平等思想

中國古代男權社會長期存在「男尊女卑」的思想,正因如此,任何對女性、女權的些許尊重與鼓呼都備受現代人推崇。而蹴鞠,無疑是中國古代尊重女性、倡導女權、解放婦女運動最大尺度的踐行和嘗試。

漢代畫像石刻中多有女子蹴鞠的場景以及參加樂舞的蹴鞠表演,表明至少在東漢時期,就有女子從事蹴鞠活動。據出土的唐代文物世界最早的蹴鞠女銅像,也證實了唐代女子蹴鞠的事實。五代時期,後蜀主的妃子花蕊夫人喜好蹴鞠,還把自己教宮女蹴鞠進行比賽的情景和姿態栩栩如生地寫成詩歌。宋代的女子蹴鞠更加盛行,《文獻通考》記載:「宋女弟子對一百五十三人,衣四色,綉羅寬衫,系錦帶,踢繡球,球不離足,足不離球,華庭觀賞,萬人瞻仰。」

宋代以後,女子蹴鞠依然盛行,甚至可以男女對踢,但後來逐漸演變為閑極無聊的消遣和女子取悅於男子的手段。乃至到了明代,女子蹴鞠依然成風,明代畫家杜堇的《仕女圖》局部就描寫了貴族女子蹴鞠的情景。文人們因極愛觀賞女子蹴鞠,在詩文歌賦中不吝辭彙大加褒揚。《太平清話》中就將女子彭雲秀稱讚為「女流清芬」。

需要指出的是,女子蹴鞠雖然在唐宋時期廣泛流行,但不能就此說明當時女子地位有多大提高。封建社會絕大部分時間裡,三從四德、三綱五常仍然是男權社會壓制廣大婦女的不二法寶。特別是皇宮中的蹴鞠女子、市井江湖中的蹴鞠女子,都只是紙醉金迷、花天酒地的男人們消遣的玩物。蹴鞠在普通下層民眾中間並不普及。但是我們評價任何一件事物,都不能割裂歷史,都應將其還原到它本來所屬的時空中去。相對於在政治、科舉、經濟活動、文化教育、家族事務等等中的毫無地位而言,女性在蹴鞠活動中的地位和表現可謂絕無僅有的「男女平等」之「碩果「。再者,若把女子蹴鞠看作是一種娛樂體育活動在其發展歷程上的範圍擴大或普及,則更具有了不同尋常的現實意義。

四、追求卓越與創新

齊文化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源頭之一和重要組成部分,包含了變革、圖強,追求卓越以及發展創新等優秀的文化特質。齊國「粟如丘山」「冠帶衣履天下」,齊國的造車、造船、制箭、冶鐵、制陶技術天下無雙。諸此種種敢為天下先的「精工、良器」思想、精準、惟一意識,在蹴鞠活動中也多有體現。

首先體現在對蹴鞠的痴迷

愛一行才能幹一行,也才能精一行。蹴鞠雖然只是一種遊戲娛樂,但要想踢出水平和特色,首要的條件便是愛好。歷代痴迷於蹴鞠的帝王將相不勝枚舉,唐宋二代的帝王大多是蹴鞠高手。上行下效,由此民間更是出現了「寧要球,不要命」的「球迷」——項處。《史記·扁鵲倉公列傳》記載:「安陵阪里公乘項處病,臣意診脈,曰:『牡疝。』牡疝在鬲下,上連肺。病得之內。臣意謂之:『慎毋為勞力事,為勞力事則必嘔血死。』處後蹴鞠,要蹶寒,汗出多,即嘔血。臣意複診之,曰:『當旦日日夕死。』即死」從最高統治者到市井村夫無不痴迷蹴鞠,擁有如此廣泛的群眾基礎,蹴鞠運動的水平必然日精月進,這對現代足球乃至其他體育項目的普及與推廣實具啟發借鑒意義。

其次體現在蹴鞠的製作改進

最早的鞠只有兩瓣兒或四瓣兒,略顯橢圓形,中間填充毛髮之類物件,外部用明線縫製,外形比較粗糙。實際使用過程中,鞠不斷完善革新,後來出現了六瓣兒、八瓣兒的,形狀也逐漸變為圓形。到了唐代還出現了一種內中充氣的鞠,一則可以使球體變輕,二則增加了球的彈性,使球變得輕靈,玩起來更有趣。充氣圓鞠的關鍵之處是內中的氣膽,當時是用動物的尿脬來充當。雖然彈性比不上現代足球,但比起毛髮填充的實心圓鞠,已是前進了一大步。氣膽之外是皮質的外殼,先將皮子分割成瓣狀,再將他們縫製起來,形成一個平滑過渡的圓球。充氣鞠的誕生是中國體育史上一樁了不起的發明創造。這種結實、輕巧、富有彈性的鞠的出現,使蹴鞠活動的技術和規則獲得突破性的進展,從而成為一項既娛樂健身又方便推廣的體育活動。

第三體現為蹴鞠運動的演變

封建社會中後期,蹴鞠因受傳統儒家文化及其它人為因素的影響,對抗性、實戰性逐漸淡化,技巧性、表演性漸趨佔主導地位。直接表現形式就是從漢代的直接對沖式激烈對抗演變為後來的隔著球門間接對抗,再到後來的以踢高、踢出花樣為能事的「白打」。對此,專家學者見仁見智。但不可否認的是,儒家強調的內在涵養與外界處世的和諧,強調清醒自身、靜觀自身,含而不露、壓抑極端情緒的種種理念在後期的蹴鞠中得以充分體現。蹴鞠逐漸不再強調激烈的競爭,逐漸發展為一項溫文爾雅的活動,講究禮儀和修養。其實這並非偶然,早在《齊雲社》規矩中「無仁者不可同行,無義者不可同商,無禮者不可同居,無智者不可同謀,無信者不可同談」等條文就顯然將儒家「仁、義、禮、智、信」都融到了蹴鞠活動中。如此,蹴鞠就成了「能令公子精神爽,曾誘王孫禮儀知」的健身、進身、娛樂的活動。

蹴鞠運動的演變還表現為活動形式的演變。踢毽子便是由古代蹴鞠演變而來的一種遊戲。現在依然流行的踢毽子活動與蹴鞠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唐宋時期的「白打」的許多解數融入到了踢毽子的花樣和動作中,如「外廉、拖搶、聳膝、突肚、佛頂珠、剪刀拐」等動作,都是從蹴鞠的解數中直接演化而來的。蹴鞠在唐代還直接影響了馬球運動,可以說馬球就是蹴鞠的變種。

考古學大師夏鼐先生認為:已經發現的可以認為「有」,未曾發現的不要輕易認為「無」。隨著考古資料的不斷完善和眾多學者的不輟研究,蹴鞠活動中的傳統文化價值元素必定會越來越多地顯現,也必定能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找到最佳契合點,從而更好地古為今用,推陳出新。

蹴鞠,全民運動~

編輯排版:趙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淄職稷下研究院 的精彩文章:

TAG:淄職稷下研究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