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他師法王羲之,其行草書《久別帖》書法更為遒勁險峻

他師法王羲之,其行草書《久別帖》書法更為遒勁險峻

我們都知道,李邕是唐代著名的書法家和朝廷官員,官至知府,因在北海任職,造福當地百姓有功,被傳為佳話,百姓不願直呼其名,而尊稱他為「北海」,李邕的書法成就在唐朝時期的影響是很大的,他把自魏晉起碑文必須寫成楷書,但自他開始開創了改為行草書的風格,面目一新,他一生書寫了800餘塊碑文,大多數都得以保留,這些碑文的書寫對後世的學習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知名的蘇東坡、黃庭堅、米芾、王鐸等人都是學過他的書法。

李邕《久別帖》

釋文「久別,懷仰增深,即日奉。惟動靜安勝。邕,此不足言,,言兒至彼多日。何時可令還家?謹狀,五月四日。李邕。」

李邕師出王羲之書法,擅長行草書,所留下的書法作品很多,其中影響最為廣泛而深遠的要數《李思訓碑》和《麓山寺碑》,這兩個都屬於行楷書,但還有很多諸如草書或行草書也都是很有學習的價值。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是李邕在進入晚年時期所寫的《久別帖》,這個帖,具體說也宋朝時期的一個拓本,原文不知何方,現在流傳的都是這個版本。

王羲之《十七帖》局部

《久別帖》全文共計39字,屬於行草書,字字獨立,完全是得王羲之真傳,而不同於王獻之的書風。我們知道,王羲之的書法追求逸趣,字字不連,而王獻之則不同,他也是一位創新派,改進了父親的書風,實現了多字相連的書寫風格,被稱為「一筆書」。因此,完全可以看出,李邕書之所出為王羲之。

王鐸《擬山園帖》局部

從這個帖中,我們可以看到李邕的書法功底十分深厚,無論是結體還是筆法,盡得王羲之書風,但李邕並不是一個守舊的人,他也提倡和踐行創新,師古而不泥古,寫的再像,畢竟他不是王羲之。因此,他在字形的結體上進行了進一步的改造,左低右高,正如李後主說:「李邕得右將軍之氣而失於體格。」《宣和書譜》說:「邕精於翰墨,行草之名由著。初學右將軍行法,既得其妙,乃復擺脫舊習,筆力一新。」

王鐸《秋興八首》局部

如果沿著書法史,我們可以看到,後來的蘇東坡、米芾、王鐸等人的書風,基本上都離不開李邕書法的形、趣、神,只不過後者在此基礎上也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創新,形成了自己的面貌風格。王鐸的行草書《擬山園帖》、《秋興八首》冊頁等都頗具其神,而更加率真、活潑。

學習李邕的書法要從王羲之的《蘭亭序》、《懷仁集聖教序》等字帖開始,進而臨寫《十七帖》,掌握了其用筆、結體後,轉而再臨摹李邕的行書或者行草書作品,這樣更能準確把握他書體脈絡,對於推進自己的學習是有很大幫助的。

聲明:本圖文由「太一智慧書畫藝術」企鵝號原創,作者:郭宗吾。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太一智慧書畫藝術 的精彩文章:

同樣是王羲之的集字,但這個卻更顯其風采,可惜知道的太晚
學文化搞書法,這個人是不能迴避的

TAG:太一智慧書畫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