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想通了!這些國家趕乘中國快車,最積極的竟是這個「老冤家」

想通了!這些國家趕乘中國快車,最積極的竟是這個「老冤家」

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圍繞中國的「一帶一路」廣域經濟圈構想,日本企業已經開始為尋找商機加緊行動。在6月14日的中國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外交部發言人耿爽表示也看到了有關報道,並表示,越來越多的日本企業正在把對參與「一帶一路」倡議的積極態度轉化為實際行動,國際上有越來越多的人對「一帶一路」建設的前景充滿信心。

更多的實踐也表明,面對「一帶一路」倡議的巨大影響力,西方國家正逐漸丟掉「包袱」,趕乘「一帶一路」快車。

這一次,日本成為「急先鋒」

《日本經濟新聞》報道稱,德國西部工業城市杜伊斯堡是連接中國和歐洲的貨運列車的終點站之一。在佔地面積20萬平方米的站內,滿滿堆放著五顏六色的集裝箱。2011年,往來於中歐之間的列車僅有20班次,到2017年已經增至3000班次。新的物流手段層出不窮,日本企業也開始行動起來。日本通運公司於2018年5月開通從日本經中國到歐洲的運輸服務,日中之間有海路和航空兩種方式。

德國西部城市杜伊斯堡DIT貨運場站

報道稱,郵船物流公司在杜伊斯堡擁有日企中規模最大的倉庫。在中國,日本和歐美企業擁有很多核心工廠。將在中國生產的零部件運到歐洲組裝的加工貿易熱度不減。郵船物流公司據此認為,中歐物流業務增長將給日本企業帶來充裕商機。

有輿論指出,日本企業有如此動向並不突然。早在一年前,日本政界就早已流露出對「一帶一路」倡議的「好感」。《日本經濟新聞》曾報道稱,針對「一帶一路」倡議,日本政府去年6月表達了願意進行合作的姿態,日本企業由此開始加速尋找商機。日本《讀賣新聞》也注意到,涉及中國「一帶一路」倡議下的合作,日本政府明確提出日中應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開展合作。

資料圖片:2017年6月,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第23屆國際交流會議「亞洲的未來」上發表演講。關於中國「一帶一路」倡議,他表示如果條件成熟將進行合作。

日本緣何在參與「一帶一路」倡議方面如此積極?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王義桅在接受參考消息網採訪時分析,從政府層面而言,一方面,自特朗普就任美國總統後,日本愈發感覺到西方漸失「核心」,並對日美同盟疑慮加深。在此背景下,日本嘗試通過自身方式找到出路,「兩面下注」,以減少對美國依賴、對沖美國風險。

另一方面,日本所提出的「四方機制」難以成形,其需要重新思考與中國的相處方式。從企業層面而言,在中國企業大批量「走出去」的背景下,日本企業感受到壓力。日本企業及政府都越來越認識到,只有參與「一帶一路」倡議,才有可能在今後影響其規則制定、走向,確保自身利益。

參與背後折射多重考量

有媒體觀察到,除日本外,在西方發達國家陣營中,越來越多國家表示出對「一帶一路」倡議的支持,採取「擁抱」姿態看待,甚至直接參与這一「中國倡議」。

據澳大利亞《悉尼先驅晨報》網站報道,澳大利亞貿易和投資部長史蒂文·喬博近期就在講話中對中國的重要政策「一帶一路」倡議表示了支持。報道援引喬博的話說:「澳大利亞和中國有著改善地區基礎設施的共同目標,對『一帶一路』能對地區基礎設施所作的貢獻,澳大利亞非常歡迎。」

史蒂文·喬博

除政界層面外,來自西方國家的行業巨頭也對這一倡議頗為看好。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網站報道稱,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正越來越多出現在世界各國公司的財報電話會議上,其中包括美國公司。至少15家公司在電話會議上列舉了這項龐大的地區開發項目作為業務擴張的機遇。英國《經濟學人》周刊網站也報道稱,2016年,美國通用電氣公司從「一帶一路」倡議獲得價值23億美元的設備訂單,是2015年訂單總額的近3倍。通用電氣副總裁約翰·萊斯預計,未來幾年,該公司在「一帶一路」倡議沿線的營收將實現兩位數增長。這家英國媒體注意到,「一帶一路」倡議的名單上還有一長串西方企業的名字。

王義桅表示,西方國家對「一帶一路」倡議態度的轉變,考量與原因複雜:一方面,越來越多「一帶一路」倡議的項目逐漸落地,更多國家切實參與其中,成果與進展超過預期;另一方面,美國不斷「退群」後,中國逐漸填補「真空」,一些西方國家精英認識到,需要正視「一帶一路」倡議。

王義桅同時指出,推進「一帶一路」倡議,西方發達國家的參與是其中的重要一環。儘管西方國家對這一倡議持「擁抱」姿態,但疑慮依然不可忽視。對此,中國方面可以嘗試打造與西方國家合作開拓第三方市場的模式,逐漸消除西方國家疑慮,吸引其參與其中。

轉載自:參考消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資訊嘗鮮 的精彩文章:

漂泊18年!曾經最大的冰山即將消失
萌化了!快來看小兔子帽帽秀

TAG:資訊嘗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