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我眼中的「一加手機 6」

我眼中的「一加手機 6」

拿到這部「一加手機 6」已經有段時間,剛好現在有空,那就簡單來和大家分享一下初步的體驗感受吧。

在聊產品之前,我想先談一加這個品牌。

差不多是在 2013 年底的時候,當時一加的朋友拜訪了數字尾巴,傳遞了許多關於一加的品牌理念和未來規劃等等,於是滿懷好奇的我決定親自出席一加在 2014 年 4 月 23 日舉辦的「一加手機」發布會。

在 2014 年的手機圈當中,新晉選手除了一加外,還有 IUNI、鎚子科技等品牌,可謂是相當熱鬧。

而要說一加和它們之間有著什麼樣的區別?就當時而言區別還真的是蠻大的,雖說大家都是做手機,但是起點都不一樣,多數品牌都是選擇先做系統,開放給其它手機品牌的用戶去刷機嘗鮮,而一加則是專註在硬體上,系統則是用了定製版的 Cyanogen OS 和 ColorOS 。

而後沒多久,一加便推出了氫 OS和氧 OS,一個面向國內用戶,一個面向海外用戶。

同時,一加還接二連三的推出一些周邊產品,這些周邊產品在用戶的評價當中非常高。正如一加創始人劉作虎在 2014 年接受數字尾巴訪談時談到的:

「我並不希望一加僅僅只是賣手機,我們更希望去推崇一種生活方式和生活品位。我自己會做很多生活周邊的東西,像現在一加做的收納盒、手工肥皂等小玩意,還有在世界盃期間推出的『一加速效救心糖丸』,其實都是花了很大心思的。很多看似不起眼的東西,其實都是我們在貫徹『不將就』的理念,因為我們會願意去享受這種生活,未來可能還會有一些智能化產品,但那些都是後話了。」

是的,如果我沒記錯的話,一加原本是希望成為科技界的無印良品。那麼時隔多年後的一加,又是變成什麼樣了呢?

我想,一加大概已經渡過了最艱難的時刻,現在活得還蠻滋潤,尤其是國外市場,一加已經成為最受歡迎的手機品牌之一,這不,在我發表這篇文章之前,一加就宣布「一加手機 6」開售 22 天,全球銷量正式突破 100 萬台,如此成績可以說是相當喜人的。

縱觀「一加手機 6」,用迄今為止最好的一加手機來形容它絲毫不為過。得益於納米蝕刻工藝,一加這次在玻璃材質的運用上相比其它品牌擁有不一樣的思路。例如亮瓷黑配色的「一加手機 6」和其它旗艦機相比,玻璃的手感和觸感是基本相似的,然而到了我手中這部月牙白配色的「一加手機 6」時,無論是觀感還是觸感均不像玻璃,確切點說,它更像是第一代「一加手機」的 BabySkin 材質。

事實上早在第一代的「一加手機」時,一加就已經這麼干過,後來「一加手機 2」甚至允許用戶自行更換不同材質的後蓋。因此這次一加在「一加手機 6」上所作出的嘗試並沒有讓我感到意外,反倒是他們能夠將玻璃運用得如此優秀才是真正讓我感到意外的。

說到這裡,我基本上就沒有太多想要分享的內容了,為什麼?因為在我看來「一加手機 6」相比前一代產品而言,最大的變化不外乎還是外觀設計,至於硬體配置那些都是屬於例行的更新迭代,並沒有太多聊的價值。

不過,我想我還是可以從曾經的一加忠實用戶來聊聊「一加手機 6」的優劣之處,這些看法都是基於主觀角度,僅供參考。

與其它旗艦機相比,一加最大的不同是什麼?在我看來一加就是原生 Android 黨的最高性價比之選。這也是為什麼許多國外用戶會喜歡一加,它更具有折騰的價值,你只要去 XDA 論壇就知道一加有多受歡迎。

並且無論是啟動應用、切換應用等幾乎所有的操作,「一加手機 6」都擁有極為流暢的表現,這一點我相信所有體驗過「一加手機」的用戶都是極為認可的,畢竟一加的「全速旗艦」宣傳語不是隨便說說,他們本來就是 Android 陣營中在「速度」這方面的表現是出類拔萃的。

以上優勢恰好也是我過去為什麼能夠堅持把「一加手機」和「一加手機 3」作為主力機用了兩年多的最大原因,總結下來不外乎就是:原生 Android ,快得嚇人。

有優勢自然也就有劣勢。

原生 Android 在國內市場就是一把雙刃劍,只不過現在看來一加採用原生 Android 的做法無疑是明智的。就在國內各大品牌爭相研發自己的 Android 定製系統時,一加則是傾注所有精力放在硬體研發和全球市場上,這也使得一加在海外市場的地位不斷得到提高。

客觀來看,如果你想要在一加上獲得猶如 MIUI、Flyme 或 Smartisan OS 等極具特色的功能體驗,想要藉此享受到諸多貼心的本地化服務,那麼說實話,「一加手機 6」並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而且我也不想多費口舌去解釋原生 Android 到底能不能用,好不好用,它的好壞本來就是因人而異。

其次是屏幕,我在過去使用「一加手機 3」和「一加手機 5」時並沒有「辣眼睛」的感覺,然而自從我將 iPhone X 作為主力機用了大半年後,重新回來感受「一加手機 6」時,我現在變得難以接受這塊屏幕的素質。畢竟屏幕真的是一種回不去的體驗,所謂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就是這麼一回事。我只能寄希望於下一代「一加手機」能夠採用更好的屏幕,藉此解決從「一加手機 3」以來屏幕一直被詬病的問題。

除了屏幕外,「一加手機 6」的觸感反饋體驗也是非常糟糕,對此我是這麼看:

一加從很早以前就開始採用「無需按壓」的正面 HOME 鍵,然而同樣是無需按壓,iPhone 在觸感反饋的體驗上就遙遙領先一加。而這正是「橫向線性馬達」的巨大功勞,這也使得 Apple 寧願在 iPhone、Watch 上犧牲更多內部面積來換取更好的觸感反饋。

觸感反饋能夠帶來什麼樣的體驗?在全面屏時代下,智能手機早晚會走向無任何機械按鍵的形態,同時正面也會完全由一整塊屏幕構成。那麼這個時候,我們衡量一部手機的手感時,已經不再只是握持著這部手機的感覺,還包括了我們操控這部手機時的手感,這裡我所指的便是觸感反饋。

我不想在這篇文章中展開聊太多觸感反饋所能帶來的優秀體驗,我只希望一加團隊在重視一部手機的握持感的同時,能夠同時也將屏幕的操控手感一併納入到「手感真 TM 爽」的體驗當中。

最後是全面屏手勢,現在 Android 陣營中,哪一家手機廠商的全面屏手勢做得最好?我個人是絕對要投 MIUI 一票。為什麼?MIUI 通過實現全局側面返回,從而讓所有的第三方應用都能和 iOS 一樣支持手勢返回,這也使得它在 App 中進行頁面返回時擁有更舒適的操控感。同時,MIUI 回到桌面和觸發多任務界面的體驗也基本上和 iOS 相近,可以說是一種極為自然的交互體驗。

反觀一加的全面屏手勢,雖說並不算差,但也絕對談不上是最好的。我個人一直覺得上滑底部左下角和右下角是不符合人機交互的邏輯,以「數字尾巴」Android 版為例,我們剛好做了應用內手勢返回,那麼這裡就順便用手勢返回和左下角返回做一番對比,大家看看下面的動圖。

所以,如果其它應用沒有手勢返回的話,那麼我便要費勁的挪動大拇指到指定的位置才能返回……對此我只能說,這絕對不是最好的全面屏手勢。

說到這裡,我想該聊的差不多也聊了。這原本就應該是一篇千字左右的文章,只是我沒想到會越寫越多。

正如The Verge 在「一加手機 6」評測中所談到的:OnePlus』 latest is still a great value, but still has the same old problems 。

是的,它仍然是一款極具競爭力的 Android 旗艦,只是正如我在這篇文章中所談到的,它的老問題依然沒有得到解決。我想,一加是時候要再進一步提升旗艦的標準了,而這事他們顯然就一直在這麼干,從最早的 1999 元賣到了現在的 3199 元,希望下一部「一加手機」能夠順著國產手機越來越走向高端的趨勢變化,去創造出體驗更棒的「一加手機」,並牢記那句「不將就」的口號。

你可能還喜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數字尾巴 的精彩文章:

凱迪拉克說:你在高速開車時可以睡覺了
視頻播放長達 28 小時?Intel 開發低功耗顯示技術

TAG:數字尾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