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草民,好官,壞官與皇帝

草民,好官,壞官與皇帝

1

乾隆爺那會兒,對百姓還是挺好的,但是這種好有一個限定條件。

乾隆經常給百姓大幅減稅,在賑災時撥款撥糧的力度相當大,但是他做這一切,都是希望草民們能安心做底層,什麼都別想。

也就是說,乾隆對百姓的好是經濟上的,而不是人權上的。別以為一個國家經濟發展得好,老百姓的小日子過得不錯,就代表這個國家在人權上也做得很好。

不對,這是兩個相對獨立的概念。經濟是經濟,人權是人權,國家可以允許你有錢,但不允許你胡思亂想。

乾隆年間,有一個退休回河南的官員,名字叫彭家屏。這個彭家屏在乾隆南巡時,向乾隆爺講述了河南好幾個縣的水災情況,他建議皇上好好查一查河南巡撫,他認為此人是在瞞報災情。

要知道,河南巡撫是滿人,而彭家屏是漢人,乾隆雖然在即位時對滿漢官員一視同仁,但他後來卻把很多漢人官員都說成是有二心的,畢竟他們以前是明朝的臣子。

乾隆後來問話河南巡撫,對方辯稱沒有這回事,是彭家屏在搞事,乾隆爺就聽信了河南巡撫的話。

後來在南巡的過程中,不斷有災民攔路,上報水災影響生活的事。望著眼前瘦到脫形的災民,乾隆就感覺這事有蹊蹺,於是命親信去河南走一遭。

令乾隆沒有想到的事,災民的話不光是對的,而且真實的情況比災民們所反映得還要嚴重。有不少災民甚至要靠低價賣孩子來買糧食過活,這讓乾隆感到很震驚。

事情既然已經水落石出,乾隆爺是可以立即處理好此事的,但是當時他腦子裡有一個顧慮。如果此事正常處理,那麼他害怕以後底層的老百姓只要出了點事,就會越級彙報,而這個風氣一開,很可能難以剎住。

在乾隆爺看來,官員是草民的父母官,而自己則是草民的爺爺輩。要是這當孫子的草民一有事就來找爺爺,那不就是對外宣稱父母官都沒用嗎?

2

思慮了很多,最後乾隆對外宣稱,自己在南巡過程中發現了河南的災情,會嚴肅處理。也就是說,他沒有提及災民上報的事。

不光不提災民上報,乾隆還令人關押災民,讓他們說出幕後指使是誰。因為乾隆爺明白,餓得吃不上飯的災民,哪能知道乾隆的蹤跡啊,這背後肯定有人在指導他們。

後來災民報了一個人的名字,乾隆再命人繼續跟進,最後揪出此事和彭家屏也有關聯。

彭家屏當時體恤災民,既給了他們一定的糧食,又給他們出了這個告御狀的點子,而乾隆則認為這樣的方法是在鼓勵草民造反。

但是呢,光靠這一點沒辦法給彭家屏定罪,於是乾隆又想到了另一個方法。那會兒是乾隆二十二年,當時乾隆為了把滿人奪權和殘殺漢人的事給掩蓋掉,就下令舉國上下都要搜書,把不利於大清朝的書通通銷毀掉。

這一次,還是老辦法,讓河南巡撫去彭家屏家掘地三尺找書,最後雖然沒找到書,但逼得彭家屏承認自己家裡以前確實有幾本明朝末年的野史。

這下,兩個罪名合一起,就可以明正言論地說彭家屏是早有反清復明之心,才找民眾去告御狀的。

乾隆爺大手一揮,就把彭家屏家給抄了,並賜了他一個自盡。而那個隱瞞災情不報的河南巡撫,卻因為抄家有功,反而沒有受到真正的懲罰。

乾隆在玩弄權術上非常厲害,而針對這件事,他高明的地方在於他把原本屬於彭家屏家的地全部分給了當地的災民。

並且,乾隆還免了災民們的稅。一時之間,草民們都對乾隆感恩戴德,與此同時,對曾經幫過自己的彭家屏則大肆唾棄,認為他死有餘辜。

我不能說透過這個案子,你就能多麼深刻地理解草民,好官,壞官和皇帝。不過,它確實是一個真實的側面,而歷史這個玩意,你讀的明明是發生在過去的事,可擱到現在,怎麼感覺(___)。

要不,括弧裡面的詞,還是你們自己來填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乾隆 的精彩文章:

她與孫女一起嫁給皇帝,一人登上皇后,一人孤獨到老!
大清乾隆官窯青花瓷器 擅仿永宣青花 精於工巧創新

TAG:乾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