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假節鉞是什麼,有多大的權利?

假節鉞是什麼,有多大的權利?

原標題:假節鉞是什麼,有多大的權利?



假為「借」的意思,代表短期代理,非為真假之意。節代表皇帝的身分,凡持有節的使臣,就代表皇帝親臨,象徵皇帝與國家,可行使權利。鉞為斧鉞,一種刑具,專屬於君王。《孔叢子·問軍禮》:「天子當階南面,命授之節鉞,大將受,天子乃東面西向而揖之,示弗御也。」

「假節鉞」代表皇帝的出行,凡持節的使臣,就代表著皇帝親臨,象徵皇帝與國家,可行使相應的權力。武將「假節」的話,他在戰時狀態就不必左請示、右彙報,可以直接斬殺自己軍中觸犯軍令的士卒。在君王所有的授權方式之中,「假節鉞」的規格是極高的。擁有了「假節鉞」的權力,不但可以隨意斬殺觸犯軍令的士卒,還可以代替君主出征,並擁有斬殺節將的權力。


「使持節」則可以在地方上自行誅殺二千石以下的官員。二千石,漢官秩,又為郡守(太守)的通稱。太守是秦朝至漢朝時期對郡守的尊稱。漢景帝更名為太守,為一郡的最高行政長官。



歷史上那些牛人們

作者:劉繼興 著


最重要的是,假節鉞還有發動戰爭的權力,無需請命。


在蘇武持節不降、還有馬日磾受袁術所欺,被騙失節而死,各臣所持有的這根節扙,實物上為長八尺的竹竿,最上頭裝飾著旄羽,顏色上在漢初為赤、後來易黃。節材在後來也有金質銅身,類似金刀鐵券之類,極盛裝飾之能事,不全為竹。


《三國志·關羽傳》建安二十四年,先主為漢中王,拜羽為前將軍,假節鉞。是歲,羽率眾攻曹仁於樊。


曹操派大將于禁率領七軍援救襄樊:遷左將軍,假節鉞,分邑五百戶,封一子列侯。

《吳志·陸遜傳》載:「乃召遜假黃鉞,為大都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代歷史 的精彩文章:

左慈戲曹操的故事

TAG:古代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