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返回自性 本來具足

返回自性 本來具足

【花續靜修 返回自性 本來具足】

我們在做這樣的事:遇到問題,我們沒有解法。我們只負責告訴你,這裡有個路標,你該回了。

因為只有欲擒故縱,你才能發現自己、了解自己、信任自己。而信任自己,就是一切完美的素質。經過印證的信任,是提取了經驗資料的實戰。因為宇宙不允許不得法不得道的人得到幸福。這個真實不虛。

晶:昨天的問題一直困擾我:

老師耗費心力去幫助人,為什麼有些人治癒了,就頭也不回的走掉了,一份體驗報告都沒留下!

因為隱私?

這種靜修群的形式……

老師又那麼認真負責……

確實資源流失浪費嚴重

芹:@晶?花續公眾號里有報告

晶:報告也不多

麗:需要怎麼寫,我這裡有成功案例

雖然不是大病,但是通過考試的指導,我一個啥也不懂的給你我身邊兒兩個朋友給弄好了,而且立竿見影

禾:@麗?你總是如此這般 所以說你有我有全都有啊!這種氣質才叫江山無限

【花續靜修 不需要他人】

內求多遠

格局多大

內省多久

外物多足

每一份獲取與給予

時空都記到命運里

靜修群開啟後人就慢慢多了

來來去去的

我一直就要控制在幾十人內

現在繼續清理

我們會不忘初心

麗:大早去醫院給孩子看病,去了幾家

禾:多比較,動用直覺與腦袋分析······現在的醫療體制······

一上場,就沒人幫的了我們。全靠自己覺知。

麗:中場更沒人幫

禾:所以忠言逆耳

麗:中場最難打呀

禾: 所以死傷哀嚎可以預測

人不能過於自信

衎:精準

禾:@衎?咱有的是自己開心 要他們回報? 我還不如跟我的投資項目要利益。

不需要:關係的糾纏與各種情緒裹挾

我們在做這樣的事:遇到問題,我們沒有解法。我們只負責告訴你,這裡有個路標,你該回了。

因為只有欲擒故縱,你才能發現自己、了解自己、信任自己。而信任自己,就是一切完美的素質。經過印證的信任,是提取了經驗資料的實戰。因為宇宙不允許不得法不得道的人得到幸福。這個真實不虛。

自己不練,最終完蛋。

不信咱們以三百年一輪說事。

想拷貝你祖奶奶的活法都沒資本了。如今的男人都要靠母親姐姐系拯救了。

他們知道你們會掙錢了。專找會掙錢封建迷信女下手。

沒有來去、沒有對錯、沒有大小、沒有高下、沒有里外、沒有有無,都是空的,能量全都是平衡的。在北宋的時候,因為禪宗進來,大家尤其是悟性靈性比較高的人都在追求這些禪意的東西,像王維這種「行至水絕處,坐看風雲起」,能量都是平衡的,有覺悟的人都能看到這一點。所以陷入狹窄二維的時候,堅決不去狹隘的對沖或者怎麼樣,這不是說有沒有氣節的問題。

通道的:你像沈仙種姜這種,幾世幾生的來去空無的,這種能量守恆的定論。早就認證了。可惜有些局部的生命系統,他不信,不信因果的那就非常糟糕,他就會掠奪,就會自私,就會自以為是。這些東西能看到和不能看到是完全兩種歸宿。

要相信人的意識是有傳承的,一類人有一類人的覺悟方式,為什麼那麼多年前的天工開物,還有日本人的《一根稻草的革命》。現在,在我們中國人的這樣一個靜修群裡面,我們會引起共鳴,這就是意識能量。你只要載有了這樣的一個思想,你的形勢必然是從這個上面來的。所以人類循環往複,起起落落,來來去去,古今都沒有不同,就是一個印證。好多人她想去經歷,沒有關係,你經歷的話,把你的經歷提取一下,通一下天地,與宇宙鏈接一下,自然就會解決好,破解人生好多的問題和障礙。我們說的「遊戲、浮雲」,就是指人生的有些東西,來去都是空的。這是道理,印證一下,看是不是這樣。但印證以後,進去了以後,不動情緒的看著一切來去,你不就成大師了嗎。你返回去,你不就具足了嗎,你重新返回去,看你自己。

你見過人家了練太極的嗎,不是欲擒故縱嘛,前前後後,往往複復。那麼大的力量衝出去,遇到問題就縮回來嘛,回來看一下你的本性,從那個地方再起步,開始走,沒有那麼多複雜的東西。

5千年前老祖宗留下的東西好壞都有,我們在承擔,這些亂七八糟,大家看的可悲、可憐,唉嘆什麼,不都是幾千年老祖宗給造下的業,我們在受業,受男人的業,受女人的業嘛!

露:

來時無跡去無蹤,

去與來時事一同;

何須更問浮生事,

只此浮生在夢中。

--唐 鳥窠

這是唐朝鳥窠禪師的一首偈語。

「來時無跡去無蹤」,人的生與死都毫無痕迹可尋,不知道我從哪裡來,也不知道向哪裡去。

「去與來時事一同」,在死生之間,只有一件事是相同的。是什麼呢?就是迷惑。人從生到死,都無法擺脫迷惑。正如一個故事所說:

一個人在曠野中,被獅子追趕,無處可逃。正好看到一口枯井,就順著井中的藤爬了下去。爬到半途,看到井底有四條毒蛇吐著舌頭,上面又有黑、白兩隻老鼠在咬那支撐他的藤,一旦藤被咬斷,即使不跌死,也會被井底的四條毒蛇咬死。正萬分驚恐時,飛來五隻小蜜蜂,滴下了五滴蜜。蜜剛好滴入他的口中,滿嘴香甜滋味,讓他忘記了一切恐懼。

這寓言說的是人生。人被無常的獅子逼進了枯井,井下是生老病死、地水火風四條蛇,正在盤踞吞噬,而生命的藤又被象徵晝夜的黑白二鼠啃嚙著。五隻蜜蜂,則比喻五欲--財、色、名、食、睡。一點點甜頭,就能讓我們忘記危險,這樣的人生是多麼的被動,又是多麼不自由呀。

「何須更問浮生事,只此浮生是夢中」,如果不能看破生命中充滿了迷惑,那麼人就只能陷入迷中一再沉淪,到最後一無所得。

唐代杭州西湖喜鵲寺的鳥窠禪師,本名道林,九歲出家,於陝西韜光禪師門下當侍者而悟道。後來獨自到泰望山,在一棵枝葉茂盛,盤屈如蓋的松樹上結巢棲止修行,時人稱之為鳥窠禪師。 白居易非常敬仰鳥窠大師,有疑問即拜謁請教。

一日問曰:

「特入空門問苦空,

敢將禪事問禪翁。

為當夢是浮生事,

為復浮生是夢中?」

鳥窠大師回答說:

「來時無跡去無蹤,

去與來時事一同。

何須更問浮生事,

只此浮生是夢中。

來時無跡去無蹤」,人從生到死都是迷迷糊糊、無奈命何,根本不知道我從哪裡來,向哪裡去。所以說「靈魂不靈,須要修行。看破放下,天下太平」。

去與來時事一同」,在死生之間,只有一件是相同的、不變的。是什麼呢?主人公——妙明真心。 可惜凡人不知道,也不思考,從生到死,都無法擺脫迷惑。他們總是捨本逐末,象屠宰場里的動物仍舊貪吃貪睡貪玩,絲毫沒有危機感和宗教感。

何須更問浮生事,只此浮生是夢中」,如果不能看破放下,根本解脫,生命中充滿了迷惑,那麼人就只能陷入迷中一再沉淪,托胎六道,輪迴三界,赤條條地來,赤條條地去,萬般帶不去,惟有業隨身!

感恩禾意老師

此文收藏於2018-5-5

小編有個弱弱的請求:如果您覺得平台對您有幫助,請把文字分享出去,幫助更多的人,也請給小編點個贊,小編會繼續努力的。如果您有好的文章或者體會,歡迎來稿。

了解更多信息,請長按下方二維碼,

關注「花續」微信公眾平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花續 的精彩文章:

TAG:花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