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廁所英雄》真有大家捧得那麼好嗎?太未必了

《廁所英雄》真有大家捧得那麼好嗎?太未必了

原標題:《廁所英雄》真有大家捧得那麼好嗎?太未必了


隨著《摔跤吧!爸爸》在中國的爆火,印度電影突然就成了中國市場的「熱銷品」,尤其是現實主義題材,常被拿來同中國社會進行比較,被粗暴代入,賦予某種對照意義,似乎印度人更勇於批判,更善於反思,然而,這其實是隔岸觀火的誤讀。


不可否認,這種精英式的自省,對陳弊的揭露,需要阿米爾·汗這樣的大明星來推動和倡導,平民化的電影是很好的媒介。然而,並非每部同類作品都能做到足夠犀利,一針見血地抓住問題的實質,同樣是為女性吶喊,《廁所英雄》在立意上的完全正確,仍無法遮掩其在敘事層面上的粗糙,尤其是與印度高層政策的順勢暗合,最終的反轉都有些急功近利了。


如今,女性權益是全世界的熱門話題,阿米爾·汗在《摔跤吧!爸爸》和《神秘巨星》里連續挑戰了印度社會對女性的偏見,那些女孩因天賦被挖掘,很幸運,很勵志,但終究是帶有傳奇性的個案,反倒不如《廁所英雄》里那麼普遍。在整個印度,今天仍然只有三分之一的人使用廁所,也就是說還有10億人口沒有固定的廁所可用,他們大多是在野外隨便找個地方解決,情景不敢想像,難怪有外媒形容印度就是一個大廁所。男人可以在後院或牆角,但女人卻要在深夜裡去樹林里,又遠又危險以致不得不老少結伴而行……這就是《廁所英雄》展現的印度農村現狀,對於我們來說很陌生,甚至是難以理喻——即便自家沒有廁所,那幹嘛不晚上用馬桶早上去倒,何必讓女人大半夜跑老遠,村頭建個旱廁也不是啥難事兒呀。這其實就是文化差異的巨大之處,一個廁所在印度人眼中成了宗教和文化傳統,甚至可以上升到英國殖民的民族主義層面,被綁上了文明的價值觀衝突。古老的經書上說不能在家中排泄,就只能讓污穢之物灑在外面,一邊是這種完全沒有公共衛生概念的傳統,思想還停留在一百年前;另一邊卻是大屏的智能手機,非常便捷的溝通方式,頗有些現實魔幻主義的混搭風,構建出了印度特有的庶民風情畫。


這種陋習當然與印度當局追求的現代化進程背道而馳,不用外人來圍觀,電影里受過良好教育的精英階層就已站出來駁斥了,其背後所代表的,正是莫迪上台時發起的「清潔印度」運動。值得仔細咀嚼的是,當凱沙夫怒氣沖衝去地方官員那兒問責時,卻被告知政府早就為村裡準備了排污管道,只是村民們自己不願意接通,擅自將廁所改為它用。影片最後也是因為總理的一紙批文,讓糾結了兩個多小時的「廁所危機」迎刃而解,就連強勢的公公也突然轉性,張開雙臂擁抱兒媳和廁所。所以,到底誰才是「廁所英雄」?是上過大學的媳婦賈耶?愛妻的小老闆凱沙夫?還是在幕後下一盤大棋的印度總理?在早已鋪下管道,坐在辦公室里運籌帷幄的印度高層來看,女人們的抗議和離婚威脅,不過是一個點燃民意的契機,正好通過她們來給地方保守派施加壓力,趁勢打通官僚體系,把政策的執行力貫徹到基層。


甚至可以說,這部《廁所英雄》是莫迪政府推進公共衛生改革的「宣傳片」,一部從個人角度切入,佐以愛情的「主旋律」。人物是生動鮮明的,情節是重新編排的,按部就班的鋪墊矛盾,時不時流於滑稽和煽情,歌舞慢鏡都不缺,從情節和審美上評判,這就是標準的兩個半小時印度片,還專門為觀眾上廁所留出了中場休息時間。可現實並沒有電影里那麼「燃」,字幕最後出現的真實原型,並沒有得到國家從上而下的支持,他們最終只是在某個慈善家的幫助下造了個小廁所,論輿論影響力,遠不如這部由阿克謝·庫瑪爾主演的喜劇。作為印度首屈一指的動作巨星,庫瑪爾現在也成了女性的保護神,片中這個窩囊的小男人,只在廁所被毀時一展身手,大部分時間他都夾在父親與妻子,開明與保守之間,代表著絕大多數印度民眾的態度。不過,這倒顯得人物更加真實,相比阿米爾·汗的主動決然,甘當配角的庫瑪爾,有一個漸進覺醒的過程,從蹭火車廁所,偷移動廁所,到迫求村委會造廁所,莫迪政府要的就是這種啟發民智的效果,畢竟大部分底層群眾都不是汗或賈耶,像個街頭政治家那般能說會道,敢於挑戰所有的世俗陳規。



為了完整地塑造賈耶,這個決不妥協的現代「女權主義」形象,導演不惜花了40多分鐘來講述小兩口的情史,各種誤會和浪漫,這也是影片被詬病太拖沓的原因。電影技法上的陳舊,其實也是為了照顧普通觀眾的口味,一到灑紅節就毫無節制,配角表演總是很浮誇,似乎沒必要使用那些時髦的、乾淨的鏡頭語言,村裡人就愛看這種「家長里短國王判」的套路。



飾演賈耶的布米·佩德卡身上有種叛逆感,尤其是那眼神,有點像法國當紅女星萊雅·賽杜,演技上是符合角色設定的。可若從社會階層來分析的話,她膽敢如此革命性的抗爭,沒有廁所就離婚,性格之外還有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她娘家的身份、地位和經濟條件。所謂經濟條件決定了家庭地位,身為婆羅門的賈耶是下嫁給凱沙夫的,而且不需要賠上嫁妝。有了開明的娘家人撐腰,賈耶可不用像《神秘巨星》里的媽媽那樣,必須臣服於丈夫的淫威,任他驅使打罵,更別提反抗和離婚了。莫迪也不得不承認的現實是,女性如果沒有經濟獨立,是沒有多少人敢於叫囂「沒廁所就離婚」的,電影更像是把個案理想化了。她們雖然是衛生改革的受益者,但實際上的推動者還是政府,還是男性,即便是出於國家建設的戰略層面考慮,這種改革推進至少能快速提高外國遊客的印象,降低潛在的強姦率,這也算是最有「面子」的文明進步吧。

文| 董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青藝評 的精彩文章:

我們以為的殘碎 他們心中的芳華

TAG:北青藝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