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讀博士的後遺症

讀博士的後遺症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在畢業一周年之際,除了感恩這十年的光陰所帶給我的一切,更是應該三省吾身。

這一年經歷的很多事情讓我深刻的意識到那些曾經帶給我的除了收穫之外,原來還有致命的後遺症。

不過好在所有癥狀均處於早期,發現及時,尚有葯可醫,也望大家共勉。

1

後遺症第一條:脾氣急躁

博士畢業難這一現象已是公認的事實,尤其是自然科學類,要畢業就一定要做出成果,發表文章。

作為一名碩博連讀五年,沒有延期畢業的博士來說,我並不認為是自己有多幸運,或是拿到的課題足夠好。只不過是用了五年的時間做了別人六年甚至更長時間才能做完的工作。

博士期間同時做很多個課題,每天要花相當多的腦力安排每個課題的實驗,能在今天做完的事情絕不拖到明天。

要把一個問題說明白要有很多實驗論據的支撐,並且最好做到無懈可擊,所以要順利畢業就只能把實驗往前趕。

如果研究的是熱門領域更是不能鬆懈,還要防止國際上的同行在你之前發表類似研究內容的文章。

然而,做過科研的人都知道,很多事情不是做了就能出結果,實驗做不出來是常態,做出來了是意外。

但時間並不會因此停下腳步。

一個實驗可以做上半年的時間,然而不到兩個月就會輪到自己在組會上進行工作彙報;

實驗做不出來自己已經急的像熱鍋上的螞蟻,還要面對導師明裡暗裡的催促;

眼睜睜地看著同一個實驗室的小夥伴們文章順利發表,再想想自己猶如一團亂麻的實驗結果;

這些無形的壓力就像一隻大手推著我們向前跑。所以,就在不知不覺中,這種對待工作的態度逐漸被自己帶到了生活中來。

有些時候心態不夠平和,遇事愛著急,總是期望馬上出結果。

對症下藥:放緩腳步,享受過程。

工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餘下來的時間讓我們以一個平和的心態去對待周圍的人、事、物。

拋開忙碌和焦慮,內心一定要有一塊靈魂可以棲息的地方,寧靜、安詳。

2

後遺症第二條:愛較真兒

做科研容不得半點馬虎,每個實驗都要嚴謹、科學,自然科學領域裡從來沒有一個含糊的結果。

同一個實驗結果必須經過反覆驗證以確保真實性,一旦發表就不能再更改,否則一輩子的聲譽毀於一旦。

你以為已經做的很完美,但總是會有審稿人雞蛋裡挑骨頭。只有再補實驗,填滿所有的漏洞。

有時候對於一個問題要跟審稿人解釋很多次,只有最終達成一致文章才能發表。

久而久之,我們學會了先跟自己較真兒,用邏輯性思維思考一切。

然而有些時候,在不必要的事情上太過較真兒,就像是渾身長了刺,別人和自己都會痛。

對症下藥:難得糊塗,退一步海闊天空。

水至清則無魚。在生活中,在人與人相處的過程中,很多事情並沒有道理可講。退一步,其實是對自己的成全。

3

後遺症第三條:總是希望事情按照自己期待的方向發展

通常來說拿到一個課題,要先進行文獻調研,對這個課題有一個整體的實驗規劃,然後在設計每一個實驗的同時,就會對結果有一個預期。

當沒有做出預期的結果,我們便會想方設法的調整方法,變換條件。總之,就是盡量讓結果能夠合理化,否則就無法再進行下去。

除此之外,作為師兄師姐的我們還要承擔起帶師弟師妹做課題的任務,教他們做實驗,幫助他們找課題。

我們總是希望能夠教出像自己一樣,甚至比自己更為優秀的科研工作者,然而並非每一個人都能心安科研,過於苛求只會讓大家都覺得累。

生活中的不可控因素太多了,但我們好像總是希望周圍的人、事、物都能順自己的心意。

對症下藥:順其自然,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手捧一把沙子,越是用力,失去的越多。那些我們特別在意的事情,往往會由於用力過度而適得其反。

做工作需要一個積極的態度,而過生活需要一顆佛系的心。

(圖片來源於網路)

親愛的,如果你身邊有一位博士,請包容他們的小缺點~請相信他們一直都在努力做到更好~

祝大家端午安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楓香荏苒 的精彩文章:

TAG:楓香荏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