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鴉片戰爭中兵力佔優的清軍為何仍敗給英軍?

鴉片戰爭中兵力佔優的清軍為何仍敗給英軍?

鴉片戰爭中,面對英國的堅船利炮,武器裝備落後的清軍節節敗退。可是清朝擁有當時世界上最龐大的常備軍80萬人,而英軍遠征軍兵力大概2萬人。在軍隊數量占巨大優勢清軍,為什麼仍打不過英軍呢?

鴉片戰爭圖

這個問題我們不能用今天的軍隊整師、整團、整營地作戰去想像鴉片戰爭中的清軍,而要從清軍的性質和布防情況分析。如果用今天的眼光來看,清軍事實上並不是一支純粹的國防軍,而是同時兼有警察、內衛部隊、國防軍三種職能。其中國防的色彩最淡,警察的色彩最濃。

鴉片戰爭中的英軍

這個性質決定了清軍的布防。清軍駐防主要分為以下四類:一是黑龍江、吉林、盛京一帶,以保衛龍興之地;二是察哈爾、熱河、密雲、山海關一帶,以監視北方的蒙古族,保衛京師;三是戍守西北邊疆地區;四是監視內地各行省。其中監視內地各行省是最重要的,分去了絕大部分的駐防力量。

作戰中的英軍

在這樣的情況下,一旦遇有戰爭,從各處抽調兵力成了清軍集結的唯一方法。鴉片戰爭時期,各將軍督撫就是從本轄區調兵增援戰鬥地點。但是戰爭的到來並不能取消各地守軍平時的駐防任務,相反,局勢惡緊張使得統治者更有必要監視民眾,防止生變。因此,抽調的兵力必然有限。據統計,鴉片戰爭中,清軍集結的軍隊數量大概是10萬。

第一次鴉片戰爭

相比於80萬,10萬是個小數,但比起2萬的清軍仍然佔優。問題在於,清軍在鴉片戰爭中失去戰爭的主動權,只能在陸地上被動地等待英軍的進攻,然後再進行調度兵力增援。英軍的船艦不僅是進攻利器,也是高效的運輸手段。戰鬥一打響,清軍在陸上的調兵速度比不上海上的英軍。有時候戰鬥已經結束了,清軍的援軍還在路上賓士。所以具體到某場戰役中,清軍參戰的人數不僅不佔優,有時候反而不如英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山裡人 的精彩文章:

TAG:山裡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