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什麼樣的老爹才教出了蘇軾這樣的兒子?

什麼樣的老爹才教出了蘇軾這樣的兒子?

今日詩詞

名二子說

蘇洵(宋)

輪、輻、蓋、軫,皆有職乎車,而軾獨若無所為者。雖然,去軾則吾未見其為完車也。軾乎,吾懼汝之不外飾也。

天下之車,莫不由轍,而言車之功者,轍不與焉。雖然,車仆馬斃,而患亦不及轍,是轍者,善處乎禍福之間也。轍乎,吾知免矣。

今天父親節,來說說蘇軾的父親,蘇洵吧。

這篇散文是蘇洵解釋蘇軾蘇轍名字的由來寫的。

車輪、車輻條、車頂蓋、車廂四周橫木,都有著明顯的作用,唯獨「軾」,看似可有可無,卻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轍字,行車必有車轍,然而車走的快慢、一路順暢或是車仰馬翻都和車轍沒什麼關係,禍福不與。

蘇洵對於二子的本質都了解得通透,於是給他們起名字時,就把希望和告誡蘊含在了裡面。

軾過於外露,轍卻可以無痕。

蘇軾性情豪放,蘇轍則性格沉穩。

「轍兒的性子我放心,我擔心的是軾兒你不會隱藏自己的鋒芒。」

可以說蘇洵作為一個父親真的是用心良苦了,而且非常稱職。

傳聞,為了讓兒子們對讀書有興趣,避免重蹈他年輕時的覆轍,蘇洵會在蘇軾蘇轍玩兒的時候,找一個他們能看到的角落看書,然後成功把兩兄弟吸引過去之後,蘇洵就假裝慌慌張張地把書藏起來,於是小孩兒就更好奇了呀,就想方設法去看書。

當爹的也真是不容易。

不僅自己要以身作則,還要寓教於樂。

不過蘇洵年輕的時候也不這樣,他小時候天性放蕩不羈,終日嬉遊,不知生死之悲,也不願讀書。

蘇洵的父親蘇序也是一個挺有想法的老爹,也不管蘇洵,心想:隨他去吧,兒子天性如此,我管也管不來,等他想讀書的時候自然就會去讀了。

於是蘇洵到了25歲,差不多是等到有了蘇軾,才開始收心發奮讀書。

也許是父親這個角色讓他成長了吧。

都說男生永遠是個孩子,大概能讓孩子成長的就是孩子了。

在我們面前永遠像棵大樹似的可以依靠的父親,其實也是有幼稚的一面的,只是那一面一遇到我們就自動消失了。

不過當我們已經不再是孩子的時候,那一面可能會慢慢得顯露出來。

你做好準備了么?

沒話找話

現在快換我們接手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自白屋 的精彩文章:

TAG:自白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