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劉火:漢語的大度與保護

劉火:漢語的大度與保護

大橋藏書

由於英文全球化,曾人批評為「英文北大」(甘陽、劉小楓)。此批評似有危言聳聽的意味,但是,英文在中國的擴張,並非無中生有。聯想到好長一段時以來就一直吵吵嚷嚷的孔子學院在國外的「業績」與煩事(即被一些國家「抵抗」),兩者看似悖反,實則異形同構。即漢語在兼收並蓄的同時,也面臨保護,而且保護並不是一個已經解決了問題。

在歷史上,漢文化曾有過海納百川包容萬象的時期。那就是唐朝的貞觀年間到開元年間差不多一個世紀里。東到日本、西到波斯灣地中海、南到南亞東南亞,都在大唐的視野之下。無論經濟、文化、政治、軍事、風俗、宗教等,走出去、請進來,兼收並蓄,燦爛無比。當然也包括了語言。《大唐三藏聖教序》和《大唐三藏聖教序記》,除有一代書家褚遂良的漢字書寫,還有阿拉伯文和波斯文的書寫。

漢字對東亞的影響,直到今天依然還是事實。這是那一時代語言相互影響和包容的光彩奪目。到了近代,中國的國門讓英國人打開,中國社會性質發生了變化,漢語和漢字也「與時俱進」地發生了許多變化。特別是東洋日文和西洋英文的介入,以及包括其他斯拉夫語系和拉丁語語系的滲透,現化漢語,尤其是漢語辭彙的變化可謂「觸目驚心」。1984年由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的《漢語外來詞詞典》就收錄了漢語古今外來詞一萬餘條(如果當下要修訂,恐怕不止這些個數量了!)!這從一方面反映出漢語自古到今的雅量和氣度,但另一方面則反映出外來語「侵入」的事實。

《漢語外來詞詞典》一頁

二十世紀後期,中國與世界的關係發生了重大的變化,由於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政治社會的穩定和外交的從容,其經濟、特別是外貿、政治、軍事、外交、文化的交流與拓展,展示出中國經歷了從整個十九世紀到二十紀前半葉的屈辱、戰亂、貧窮到當下和平發展的自信。開放成了中國的國策必選項,中國加速匯進世界。由於英文在科技、商務、旅遊、互聯網等領域裡佔有「統治地位」,於是,中國人把學習英文看成是通向世界的必備條件之一。這大約應是無可厚非的事。問題是,當英文對中國語言和中國事務的介入、滲透,以及無時無地的「侵入」成了中國當代最重要的文化現象之一時,中國對自己的母語變得來「大不敬」,而對英文尊敬有加。不僅大、中、小學必學英文,連呀呀母語還在蒙學階段的幼稚園也在學英文,更不說不問青紅皂白地不問專業地考研必先過英文。現在連一些並不是旅遊城市的小鄉鎮的道路、街道、住宅等到建築標識標牌上,除了寫有漢字外,還有與漢字一般大小的英文。

我們知道,母語作為民族識別和文化的載體,對於多元文化和多元文明裡應是最高級別的認證。因此保護母語是任一民族和任一民族國家的頭等大事。由於歐盟、歐元和申根協定,在歐洲旅行時,只一申根協定簽署國簽證,便可在協定國之其它國自由旅行不再簽證。讓我奇怪的是,在法國的高速公路上的標識標牌只有法語,既無德語也無英語;在義大利高速公路上只有義大利語,既無法語也無英語;德國、荷蘭、比利時諸國都是如此。若干年前,筆者在歐洲作涉外旅遊短期培訓時,我對歐洲高速公路的標識標牌上只著本國語不沾它國語感到詫異。試想,貨幣都統一了,但各國的母語依然保護如昨,絲毫看不到語言文字統一(同化)的趨勢。尤其是法國,上至總統下到百姓和學者,反對英文對法文的褫奪和強暴。如法國著名哲學家米謝勒·塞爾就尖銳指出「現在巴黎牆上的英文比納粹佔領法國時的德文還要多」,因此,呼籲法國多個組織聯名上書總統立即採取措施制止英語對法國文化的參透。其堅決態度差不多讓非法語區的人們認為這種行為是極端民族主義了。

而當下中國,除中文外,一些地方、一些領域,英文儼然已成母語。譬如,鄉下的某些公共廁所,也標有漢英(以前WC,現在toilet)雙語。而且,把懂不懂英文看成中國人有無知識的考量,更是一些行業和社會認同的標識。

這不能不是一個值得討論的話題。漢語在它國的「熱」(據說「Tuhao土豪」、「dama大媽」等詞要收進《牛津詞典》),遮蔽了漢語母語保護(特別是漢語方言的保護)的重要性和不得不考慮的事——既是政府的事,也是學者專家的事,其實也是每一個使用母語漢語公眾的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柒月劉火 的精彩文章:

TAG:柒月劉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