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園藝 > 端午要吃五毒餅,餅上花紋都是哪五毒?

端午要吃五毒餅,餅上花紋都是哪五毒?

說到端午,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粽子、龍舟和屈原,不過據考證,在屈原之前的春秋時期,楚、吳、越等地就已經開始固定在五月初五舉行儀式性活動了。這些活動的目的大多是為了驅邪辟祟,我們現在仍能看到這些活動的影子:佩香囊、掛菖蒲、焚艾草、飲雄黃等等都是古時為了驅逐邪毒而採用的手段。

端午可不只是賽龍舟。圖片:David Sun / flickr

在我國北方,端午節還有吃「五毒餅」的習俗,雖然這種餅不過是上面加蓋了五毒紋樣或者壓出了五毒形象的普通餅類糕點而已,但這也很好地反映了人們希望「吃掉」這些毒蟲,使其不能再毒害世人的願望。

在前天CCTV《朝聞天下》欄目里就出現了五毒餅。

那麼,「五毒」是哪五種呢?五毒餅上最常見的「五毒」花紋是蜈蚣、蛇、蠍子、蟾蜍和壁虎,讓我們來逐一認識下。

全文蟲恐、蛇恐預警

注意,這不是演習

!!!

蜈蚣

出現頻率:★★★☆☆

危險係數:★★★☆☆

少棘蜈蚣(Scolopendra subspinipes mutilans)又叫中國紅頭蜈蚣,主要分布於中國與日本,平均體長20厘米。圖片:wiki commons

哪怕初次見到蜈蚣的人,都會被它那修長多足的異類身形嚇一跳,而小時候「蜈蚣精」吸人腦髓的傳說也應該給我們幼小的心靈留下了不小的陰影。

多足,恐怕是蜈蚣留給人們最為深刻的印象了,因此蜈蚣也有「百足蟲」之稱。不過一般來說,蜈蚣的足通常沒有那麼多。就拿在江南地區比較常見的少棘蜈蚣來說,完全成熟的個體可見的只有21節(實際25節,其中第一節和最後三節小而極不顯著),蜈蚣們屬多足亞門(Myriapoda)唇足綱(Chilopoda),每個體節只具有一對足,因此除去頭部的觸角以及位於尾部的延長的尾足,少棘蜈蚣用來爬行的足只有20對,也就是40條而已

真正意義上的「百足之蟲」應該是同屬於多足亞門但歸於倍足綱(Diplopoda)的馬陸們,它們不但體節多,而且一節上有兩對足,足的數目可以輕鬆達到上百對。

葉子上修長、多足的蜈蚣。圖片:Palmfly / wiki commons

令蜈蚣榮登毒蟲之列的是它第一軀幹節的一對特化的足——顎足蜈蚣的顎足尖銳有力,並且和毒腺相連。在蜈蚣捕食時,先出其不意地用前幾對步足抱握住獵物,然後用顎足刺入獵物體內並注射毒液。蜈蚣的毒液主要包含多種酶類,如磷酯酶、蛋白酶、透明質酸酶等。其中磷脂酶被認為可以造成細胞膜,尤其是神經細胞膜的損傷;而蛋白酶和透明質酸酶則可分解獵物組織。

麥加拉帶狀蜈蚣(Scolopendra cingulata)腹面,注意它的顎足。圖片:Fritz Geller-Grimm / wiki commons

這些毒液成分對昆蟲和脊椎動物都有極強的殺傷力。在自然界中,蜈蚣以捕食其他昆蟲、鳥類和小型哺乳動物為食,而若不慎被蜈蚣咬傷,則可能發生皮下出血、水腫、組織壞死甚至死亡

出現頻率:★★☆☆☆

危險係數:★★★★★

尖吻蝮(Deinagkistrodon acutus),俗名五步蛇、七步蛇、百步蛇、蘄蛇,是蝰蛇科蝮亞科的毒蛇。圖片:Sam Martin

雖然傳統中的「五毒之首」是蜈蚣,但是要論每年咬傷致死的人數的話,毒蛇是毒中之王——要知道全世界每年有約5萬人因遭毒蛇咬傷而喪命。

對於整個蛇類家族來說,有毒蛇類佔到的比例約為1/3到1/4。在我國分布的200餘種蛇類中,大約有50餘種有毒。對人造成威脅的蛇類主要集中在眼鏡蛇科(Elapidae)和蝰[kuí]科(Viperidae)兩大類之中。「蛇虺[huǐ]」二字中的「虺」,通常認為指的就是毒蛇,尤其是蝰科的那些。

蝰科的福建竹葉青。圖片:Evan Pickett / wiki commons

毒蛇之所以可怕,來自於那銳利的毒牙和致命的毒液。眼鏡蛇類和蝰類之所以是造成中毒的主要類群,是由於它們的毒牙大,並且位於上頜骨的前端,在攻擊獵物時更容易刺入獵物體內。與此相對的,一些游蛇和海蛇雖然也有毒腺,但毒牙位於頜骨後側,並不容易刺入獵物體內,因此其危險性也相對較低。

對於眼鏡蛇類和蝰類來說,二者的毒牙和用毒方式稍有不同。前者的毒牙後面具有一道凹槽來運輸毒液,因此稱為溝牙;而蝰類的毒液運輸途徑則封閉為管道,稱為管牙。眼鏡蛇類的毒液中更多含有膽鹼酯酶、基多肽等物質,能夠阻礙神經衝動向肌肉的傳遞,因此被稱為神經毒;而蝰蛇類的毒液中更是增加了蛋白酶、透明質酸酶等,能夠大範圍地破壞組織,並造成溶血或凝血,因此被成為血液毒。當然,這「神經毒」和「血液毒」只是粗略的劃分,幾乎所有毒蛇都是將這兩類毒素搭配使用的

出現頻率:★☆☆☆☆

危險係數:★★★☆☆

帝王蠍(Pandinus imperator)是世界上最大的蠍子,體長達20厘米。相對於它的大小,它的毒性並不強烈。圖片:shutterstock

蠍與蜘蛛關係頗近,二者最顯著的差別在腹部:它們腹部不像蜘蛛那樣癒合成一個球狀的大肚子,而是逐漸變細,並且最後一節呈刺狀,內有毒腺。蠍子和蜘蛛一樣也是具有螯肢的,畢竟它們都是螯肢亞門的成員,只不過蠍子的螯肢並不和毒腺相連。

蛛形綱的基本身體結構:(1)足、(2)頭胸部、(3)腹部。圖片:wiki commons

蠍子毒液與蜘蛛毒液的成分十分類似,都是由小肽組成的。蠍毒素依據分子大小可分為兩大類,但兩類均作用於神經受體:一類分子量稍大,作用於神經表面的鈉離子通道;另一類分子量較小,作用於諸如鉀離子通道、氯離子通道等。兩種蠍毒素都能起到麻痹獵物的作用。

不過,蠍毒和蜘蛛毒在作用對象上差異較大。通過研究發現,占蠍毒含量約10%~50%的神經毒素對哺乳動物有很強的致死效應,而專門針對昆蟲的神經毒素只有約1%。為什麼蠍子要和哺乳動物這麼過意不去呢?一種可能的解釋是,蠍類從蛛形綱中分化較早,主要在地面活動,相對於後出現的、多樹棲的蜘蛛,碰到哺乳動物捕食的可能性更大,在哺乳動物的捕食壓力下,具有針對哺乳動物的「殺手鐧」的蠍子存活下來發展到今天也在情理之中。

在我國,你可能見到東亞鉗蠍。圖片:UniProt

在我國西北部,蠍子,尤其是東亞鉗蠍(Buthus martensi)算是比較常見的室內毒蟲了。不過幸好它在鉗蠍科(Buthidae)中算是毒力較弱的一位,被它蜇了大抵只是紅腫疼痛而已。而它的親戚們,例如以色列金蠍(Leiurus quinquestriatus)就不是那麼好惹了,由於它喜愛躲藏在衣服褶皺或鞋子里,因此常有被嚴重蜇傷的事例,對於兒童或虛弱的人來說有可能致命。鉗蠍科在蠍目中是有毒種類最多的一個科,大部分的有毒蠍類都屬於這個科。而一些塊頭更大,看起來更兇悍的蠍子,如帝王蠍(Pandinusspp.),毒性則很弱,更多的依靠兩個強而有力的螯來進行捕獵。對於蠍類來說,通常螯越發達,毒性越弱,反之則毒性越強。看來是偏向物理攻擊還是化學攻擊,也是需要考慮的呢。

蟾蜍

出現頻率:★★★★☆

危險係數:★☆☆☆☆

在古代,蟾蜍是一種讓人愛恨交加的動物。說恨,蟾蜍位列「五毒」之中,「癩蛤蟆想吃天鵝肉」也刻畫了人們對蟾蜍的鄙夷;說愛,人們又把蟾蜍看做吉祥的符號,尤其是三條腿的「金蟾」,被視作招財進寶的象徵。不過不管怎麼看,癩蛤蟆有毒是個共識。小時候老人們常說癩蛤蟆撒的尿會讓人長癬,而摸癩蛤蟆會讓人長像癩蛤蟆一樣的疙瘩,以此警告還是熊孩子的我們。那麼蟾蜍的毒有這麼厲害嗎?

大蟾蜍(Bufo bufo)是我國常見的蟾蜍種類之一。圖片:shutterstock

我國最為常見的蟾蜍,要數大蟾蜍(Bufo bufo)、中華大蟾蜍(B. gargarizans)和黑框蟾蜍(B. melanostictus)了,這三種蟾蜍的形象也頗為類似,共同構成了「癩蛤蟆」的經典形象。在這些蟾蜍的眼後都有一個巨大的隆起,稱為耳旁腺。耳旁腺分泌的白色乳液——蟾酥——就是蟾蜍毒性的來源了。蟾酥的化學成分較為複雜,包括蟾毒配基類化合物、蟾蜍毒素類化合物以及蟾毒色胺類化合物等。其中蟾毒配基類化合物大多具有類似強心苷的結構,能夠促使心率增加,心搏增強,而蟾毒色胺類化合物則多具有致幻能力。

中華大蟾蜍。圖片:DrewHeath / wiki commons

對於蟾蜍來說,分泌毒液的目的主要是自衛。這些毒性成分只有接觸暴露的粘膜,被吸收入血後才能起到效果,對於皮膚來說角質層就能很好地隔絕毒液。因此常見的中毒死亡事件往往發生在誤食、誤舔了蟾蜍的阿貓阿狗身上,而人類中毒的例子則多是因為嘴饞食用沒有處理乾淨的蟾蜍,或服用蟾蜍製作的土方藥物。至於蟾蜍的尿液,那隻含有水、無機鹽和少量氨,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

壁虎

出現頻率:★★☆☆☆

危險係數:☆☆☆☆☆

多疣壁虎分布於中國、韓國與日本,是屋室內外經常出現的壁虎種類之一。圖片:takuyamorihisa.com

相比上面幾位正兒八經的有毒傢伙,壁虎被列入「五毒」純粹是「躺槍」。在我國屋室內外常見的諸如無蹼壁虎(Gekko swinhonis)、多疣壁虎(G. japonicus)、蹼趾壁虎(G. subpalmatus)等都是無毒的。壁虎被古人們誤認為是毒蟲,大抵是因為驚異於它們大都晝伏夜出、能攀附在牆壁上寂靜無聲的爬行、受驚之後又會留下扭動著的尾巴等奇特本領罷了。當然,我們小的時候都聽說過壁虎的尿會弄瞎人眼、壁虎的尾巴會鑽進人耳把人搞聾等傳說,但事實上都是不可能發生的

拿壁虎尿來說——其實壁虎是不會排尿的。和鳥類一樣,壁虎的代謝產物是尿酸,它們的排泄物在通過輸尿管、膀胱等部位時,水分會被重新回收,而不溶於水的尿酸則和鈉、鉀等離子形成尿酸鹽,在進入泄殖腔後和糞便混合在一起被排出體外。正因為具有了這種高效的水分回收方式,才能使得壁虎和其他爬行類獲得了適應乾燥環境的能力。

中國常見的蹼趾壁虎。圖片:iNaturalist / wiki commons

壁虎的「斷尾」能力也讓人驚奇。壁虎在尾巴被捉住或受到驚嚇時,尾部肌肉強烈收縮,使得尾椎骨間的斷裂面脫開,完成「斷尾」。斷裂的尾部由於內部自發的肌肉收縮而扭動,從而吸引捕食者視線,使得壁虎更有機會逃脫。壁虎尾巴的扭動是無意識的,並不會像傳說中的那樣「鑽入耳朵」。對於斷尾的壁虎來說,雖然尾部能夠再次長出,但是新長出的尾巴內部不會再有椎骨,而是以一根軟骨管代替,肌肉的分布也會發生變化,使得新長出的尾部不會再次斷掉。此外斷尾還會對壁虎的繁殖造成一定影響,因為對於壁虎來說,尾部是儲存脂肪等營養物質的「倉庫」。由此來看,壁虎的這一「丟車保卒」的策略,不但讓自己丟了營養,還背上了「毒蟲」的罵名,這是所幸呢還是不幸呢?

本文來自物種日曆作者@飛雪,製圖@老貓。

日曆娘今日頭像

禾本科 糯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物種日曆 的精彩文章:

醒酒良方?護肝神葯?葛根才沒有那麼神奇

TAG:物種日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