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拉票、暗中交易、間諜戰…俄羅斯是如何拿下世界盃舉辦權的?

拉票、暗中交易、間諜戰…俄羅斯是如何拿下世界盃舉辦權的?

世界盃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但在外界的一片驚嘆和讚譽之聲中,仍有一個唱反調的——來自英國《衛報》。英國球迷和俄羅斯球迷是「老對頭」,而這場聲勢浩大的2018年世界盃,其實也一度是英國和俄羅斯的爭奪目標。於是在俄羅斯得意的檔口,《衛報》刊出長篇文章,揭露起俄羅斯拿下世界盃舉辦權背後的「黑暗交易」。


勝券在握的英格蘭vs為面子執著的俄羅斯

2010年,世界多國開始了對世界盃舉辦權的角逐。美國、加拿大和卡達在角逐2022年世界盃舉辦權,而英格蘭、比利時和荷蘭、葡萄牙和西班牙,以及俄羅斯都在角逐2018年世界盃。在他們之中,比利時和荷蘭、葡萄牙和西班牙互為競爭對手,而英格蘭和俄羅斯這對「敵人」的實力則相差懸殊一些——大家都認為英格蘭會贏。

英格蘭代表團當時的表現十分優秀。他們擁有十幾個世界級球場、健全的交通和眾多酒店來承辦這次盛會。而英國也為了申辦活動付出了不小的代價,政府拿出了210萬英鎊補貼預算,威廉王子、貝克漢姆、時任首相卡梅倫等都公開為自家拉票。當時英國媒體極其樂觀的分析,英格蘭憑藉技術實力、基礎建設和綜合能力(榮譽)能夠輕鬆拿下舉辦權。

俄羅斯與之相比,能力就稍顯遜色了。俄羅斯代表團由俄羅斯足協主席Alexey Sorokin帶領,但競爭成果不佳,而且還因為輸給斯洛維尼亞丟掉了2010年世界盃參賽資格。但俄羅斯十分希望能夠一舉成功:剛剛拿下2014年冬奧會舉辦權的俄羅斯在過去10年中經濟穩定發展,普京政府非常希望藉此時機重塑、展現俄羅斯大國形象——被數億人觀看的世界盃絕對是高效手段。

但是,俄羅斯正在玩一個不一樣的遊戲。


「幕後交易」悄悄展開

如果競選實力不夠,就用金錢為自己加碼,FIFA的拉票活動讓俄羅斯很快找到了機會。當時,FIFA舉行了所謂的「競選展覽」(Bidding Expo),這個活動類似一個為了世界盃的商業博覽會,9個競選國家將與來自全球的代表會面,包括所有的委員會成員。

就在展覽開始的幾小時前,切爾西足球俱樂部所有者、俄羅斯大富豪羅曼·阿布拉莫維奇(Roman Abramovich)乘坐私人飛機抵達約翰內斯堡,走進了會展中心,陪在他身邊的是俄羅斯第一副總理伊戈爾·舒瓦洛夫(Igor Shuvalov)。如此財力雄厚的人物難得換上正裝,為俄羅斯在一眾委員會之間周旋。在展會結束前,他還與FIFA主席布拉特(Sepp Blatter)走出大廳說悄悄話——已經在位12年的布拉特深知競選的門道。不過,大家都忙著看貝克漢姆幾乎沒人注意到他倆。

「抱團獲得選票」也是俄羅斯的對策之一。2010年4月,俄羅斯副總理伊戈爾·謝琴前往卡達討論大規模天然氣開採項目。同時,俄羅斯競選團隊也「恰巧」在卡達。英國事後調查稱,除了天然氣開採的談判,俄羅斯當時以支持2022年卡達舉辦世界盃為條件,換取了對方的選票。還有傳言稱,俄羅斯競選團隊還從冬宮埃爾米塔日博物館拿出價值不菲的畫,送給執行委員會(ExCo)的委員。

美國也有可能參與了抱團拉票的行動。據報道,美國代表團的高級足球官員查克·布拉澤(Chuck Blazer)將自己的選票投給了俄羅斯而非英格蘭,並對是卡達而不是美國贏得了2022年世界盃舉辦權感到震驚。


英國得罪了不該得罪的人?

除了俄羅斯的積極運作,英國本身犯下的一個錯誤可能也導致他們與2018年世界盃失之交臂。就在FIFA執行委員會投票的前幾天,BBC播放了一則紀錄片,指控執行委員會的3名委員從一家體育公司收受了上百萬美元賄賂。紀錄片還指責中北美州及加勒比海足球協會(簡稱CONCACAF)時任主席傑克·華納(Jack Warner)在2010年世界盃時,通過倒賣門票非法獲取了超8萬美元。

這位傑克·華納可是世界盃舉辦權競選流程中的關鍵人物。FIFA中掌握各國足球事業的208名代表基本上分別加入了6個協會,擁有35名代表的CONCACAF就是其中之一。儘管在他的成員中只有墨西哥的足球勢力出眾,但在足球政治中,CONCACAF手握大權,而其中的原因就在於他們的時任主席傑克·華納。

這位出身貧寒的主席是位天生的政治家,能夠讓協會成員全部統一投票。這種紀律性不僅增強了CONCACAF的影響力,也讓他成為足球界最有權的人之一。當時,他不僅是FIFA第三副主席而且還是24人的執行委員會(ExCo)中任職最久的成員,而這一執行委員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舉辦權的去向。

每個為舉辦權競爭的人都知道傑克·華納和執行委員會的重要性,所以英國鬧出的紀錄片問題當時被不少競爭對手嘲笑,並且很可能為此付出了代價。但不幸也是幸運的是,英國人在競選最初就防了一手,並最終憑此扳倒了FIFA。


「間諜偵探」的神來一筆

當時的英國人也明白,競選並不是「靠實力」那麼單純。於是,支持英爾蘭競選的個人和單位聘請了一位曾在莫斯科從事卧底行動的間諜,克里斯托弗·斯蒂爾(Christopher Steele),他的任務,就是幫英國弄清其中的門道。

斯蒂爾後來還揭露了許多關於特朗普的黑料,被美國民主黨當做指責「通俄門」的資料。

這位敬業的「偵探先生」用幾個月的時間搜集到了俄羅斯的各種「小花招」,比如和卡達簽秘密協定、行賄等等。當斯蒂爾把這些消息報告給英國時,英國團隊震驚了:他們永遠比不過俄羅斯,他們為了不在國際場合輸掉面子準備好了一切。

但英國雖然準備好輸了,斯蒂爾卻認為如此寶貴的情報不能白白浪費,於是他找到了新的合作方——FBI。這些情報正好給了美國一個調查俄羅斯的理由,未來會震驚全球的國際貪污和洗錢調查就此拉開了帷幕。在隨後的5年中,美國國稅局(IRS)和FBI組成的調查小隊秘密開展對國際足壇的調查,直到2015年5月27日,這場暗中調查隨著7名FIFA高官在蘇黎世被逮捕而公之於眾——FIFA貪腐案暴露在世人面前。


iWeekly+FIFA的「遊戲規則」是如何形成的?

進入20世紀後,足球運動快速發展,不同國家的俱樂部開始舉行比賽,但規則和玩法尚不統一,人們需要一個單獨的管理機制確保足球比賽的公平性。

英國四個足球協會——他們自認為是足球發明者和最偉大的參與者——不願意向其他權威低頭。於是,法國、比利時、丹麥、荷蘭、西班牙、瑞典和瑞士7國決定不帶英國,在1904年成立了「非盈利組織」FIFA(Fédération Internationale de Football Association)。不到幾個月,德國只交了50法郎年費加盟。隨後是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和北愛爾蘭。南非成為首個非歐洲成員國,阿根廷和智利在1912年加入,隨後是美國。

1928年,為了推動足球在奧運會上的熱度,FIFA在成員的壓力下宣布籌辦第一屆世界盃。5個國家宣布競選,但烏拉圭足協承諾鑒定組旅費、自費建立體育場並與FIFA分享盈利。這些提議讓烏拉圭成為首屆世界盃舉辦國——7萬球迷觀看了烏拉圭與阿根廷的決賽。

但這一盈利並沒有讓FIFA大幅增收。在最初的幾十年,FIFA大多依靠成員會費和國際賽事門票盈利。1954年首次電視轉播權還是免費送給的瑞士,到了1974年,絕大多數收益還是依靠賣門票。

FIFA在蘇黎世的總部,地下5層地上3曾。從外部完全看不到內部構造。據說,ExCo的會議廳是一個房中房,沒有任何自然光進入。

直到現代通訊技術和廣告的發展改變了這一切,電視轉播和冠名打開了收益的大門。他們的盈利從1974年的2000萬美元,增長到6.3億美元。世界盃從此成為了規模最大、最奢侈的足球運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Weekly周末畫報 的精彩文章:

日韓吃貨圈battle,論發掘黑暗料理,五郎絕對贏了!
好萊塢不需要「小崔」?那裡明星也逃稅

TAG:iWeekly周末畫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