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未曾被盜卻鮮有文物出土?——九連墩戰國古墓

未曾被盜卻鮮有文物出土?——九連墩戰國古墓

簡介

九連墩戰國古墓群位於湖北省棗陽市吳店鎮東趙湖村,由9座大中墓葬封土堆組成,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這座古墓是戰國中後期、楚國鼎盛時期的墓葬,是中國已發掘的楚墓中保存最完好的,還是湖北發現的最大的夫妻墓,墓葬規格都在封君以上。

發掘過程

古墓正在發掘之中,從已經發掘的情況來看,有中國迄今為止發現的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最壯觀的車馬坑。

已出土的部分文物中有數量驚人的戰車,而且車輪牙、車幅、車軾、屏泥等都基本保存完好,車身上的油漆和文飾都清晰可見。

這座墓葬還是罕見的真馬陪葬,馬匹的屍骨保存的也很好。

專家認為,這個古墓是中國繼湖南里耶秦簡之後的又一重大考古發現。

對整個墓葬主的身份認定還要等到對該墓的出土文物進行綜合鑒別與研究後,才能做出判斷。

墓主身份

九連墩古墓是湖北發掘的最大楚墓,發掘的1號墓,發現了長52米、寬12米的車馬坑,有33輛車。

這是中國迄今為止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車馬坑,其中包括與周天子齊尊的6乘(6匹馬)車。

專家分析墓主人是楚國封君級人物。墓主人等級和身份越高,出土珍貴文物的可能性就越大。

規模巨大

考古人員在1號墓封土層發現了盜墓的直洞,但墓室的槨蓋板上沒有盜墓的痕迹,按常規推測被盜的可能性很小。

疑為1號墓主人妻子的2號墓封土和青膏泥層完整,保存完好。楚人素有厚葬傳統,棗陽附近的隨州曾侯乙墓就出土了震驚世界的國寶級文物編鐘,荊州楚墓出土了保存千年完好的絲綢。

沒被人「騷擾」過的九連墩古墓,出土大量高級別文物的可能性很大。

未曾被盜

建國以來楚文化研究成果頗豐,從最初20世紀五十年代的長沙墓到六、七十年代的江陵墓,已發掘了6000多座楚墓。

考古工作者的積累對楚文化內涵和分期研究都相當有深度,規律性的東西已找到,這為九連墩古墓的發掘提供了知識支撐。

根據發掘情況及以往楚墓發掘經驗,一般會有青銅器、漆器、玉器、紡織品、樂器甚至竹簡等陪葬品出土。

但考古有時會「捉弄人」,有時抱著很大的希望去發掘但發現平平,這種偶然性、不可預料性也是吸引人們關注的一個重要原因。

歷史傳說

棗陽縣誌上有「棗陽東南,有大墳數座……」寥寥數字的記載,而縣誌「墓陵」這一章記錄較為詳細:「道光甲辰(筆者註:公元1844年),吳家店滾河北岸有古墓傾陷,鄉人下視之,磚牆橫長數丈,轅門三處,其內堙塞,不可入。此即古代所謂隧道也,非王侯不宜有此制,並聞附近烏金店等處如此之類甚多。」

在民間還有一個流傳甚廣的說法。傳說古時候有一個清正廉潔的大臣,其為人耿直,剛正不阿,為此得罪了不少貪官污吏,被貪官污吏視為眼中釘、肉中刺。曾因直面進諫,惹得皇帝不高興,貪官污吏藉此機會大加陷害,皇帝一怒之下,斬下了大臣的頭顱。貪官污吏為解心頭之恨,立即銷毀了大臣的頭顱。事後,皇帝幡然醒悟,悔恨自己錯殺了忠臣,下令厚葬大臣,然而,再也無法找到大臣的頭顱。為給大臣一個全屍,皇帝下令為大臣鑄造了一顆金頭。為了不讓盜墓賊盜走金頭,皇帝又下令,在大臣下葬的當夜,建造了九座相同的墳墓。

從興隆至吳店,一字擺開有9座墳墓,綿延有5公里。由於這些墓葬均建在山包上,站在這9座墳墓的任意一座上,依次可以看到另外的墳墓。

正在建設中的孝襄高速公路正好經過此處,孝襄高速公路是湖北「大三角」高速公路主骨架的重要一邊。途經孝感、隨州、襄樊3個省轄市的7個縣(市、區),主線全長243公里。為了避開九連墩墓地,專家想了很多辦法,但還是從1號主墓的附墓正上方通過,不得已才有這次發掘。

1992年,九連墩古墓群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此刻讀書尚好 的精彩文章:

TAG:此刻讀書尚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