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咸甜之爭?粽子節為何會引發地圖炮

咸甜之爭?粽子節為何會引發地圖炮

原標題:咸甜之爭?粽子節為何會引發地圖炮



文章授權轉載自地球知識局(ID:diqiuzhishiju)


作者:江初月


又到一年一度端午節,鑒於這個節現在已經成了粽子節,每年到了這個時候也就到了甜咸粽子大戰,甜黨和咸黨互開地圖炮的時刻。

甜粽子 or 咸粽子


其實


管他呢,反正都是吃的





一直很好奇一個問題,為什麼南方人酷愛甜食,粽子的主流卻是咸粽子?為什麼北方人基本都吃鹹的,在粽子上卻非要整個甜的?這個問題困擾了我很久,今天試著從兩個因素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出現的原因。


糯米


糯米的種植越來越少,尤其是北方的糯米越來越少,讓粽子只能成為不常吃的一種點心。


一大碗糯米



大量的考古發掘表明,中國的水稻栽培起源於距今約萬年前的長江流域,距今約四五千年前水稻已經陸續北上進入黃河流域。


在那個時候,糯稻是中國古人的主食。



如《詩·周頌·豐年》:「豐年多黍多稌,為酒為醴,烝畀祖妣。」


醴即是用稌米釀的甜酒。古代黃河流域也稱稻為稌,那時的稌或稻,主要都指糯稻,是有粘性的,而不是現在我們日常吃的秈米或粳米,都是沒有粘性的。


古代非糯的秈稻或粳稻的栽培要比糯稻為少。彼時北方的氣候也比現在溫暖潮濕,適合糯稻生長。


河南古稱豫,有一種觀點認為,豫字在甲骨文中,便是人牽著大象。


這就說明,在3000多年前的河南還有大象出現。河南省博物院迎門大廳里,矗立著一個巨大的金黃色雕塑,一個顯然是原始部落的男子漢,伸開兩隻有力的胳膊,把兩頭大象推開在身體兩邊。

雕塑




直到公元五世紀時北魏,當時編寫的《齊民要術》水稻篇里,就記載了當時黃河流域栽培的 24個水稻品種,其中粳稻 13個,糯稻 11個。


但黃河流域幾千年來的氣候變化一直是向著乾旱化的方向發展,隨著氣候的轉旱,雨水減少,河流湖泊逐漸乾涸,水稻的種植面積也不斷縮小,旱地的小麥取而代之,所以今天北方人以麵食為主。


唐朝是南北稻麥消費的轉折點,唐朝以後南方的稻作農業蒸蒸日上,趕超北方,唐王朝及此後歷代王朝都依賴運河漕運大米到長安、洛陽。



當時間到了宋朝,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回憶北宋首都開封的城裡各式各樣的豐富點心,種類十分繁多,但是提到的糯米食品只有端午的粽子、春社、秋社及重午、重九的社糕,還有最熱鬧的馬行街鋪席供應的糍團、糰子等數種。


吶,粽子



南宋首都臨安(杭州)記錄的糯米點心,琳琅滿目,有豐糖糕、乳糕、鏡面糕、重陽糕、棗糕、拍花糕、糖蜜糕、裹蒸粽子、栗粽、巧粽、金鋌裹蒸茭粽、蒸糍、元子、湯糰…等數十種之多。


額,現在的糯米糍




到了清朝之後,一些北方人把糯米稱為江米,估計是因為北方徹底的不種糯稻了,全都要從江南運過來吧。


可是為什麼氣候一直溫暖濕潤的南方,我們現在日常也不再食用糯米食品了呢?


這是因為現在的兩湖和江南一帶的糯米栽培面積急速減少。


糯稻為什麼越來越少?


如果說北方是因為氣候乾旱不得已放棄之,那麼南方減少的原因就說法繁多。

我們現在能看到的現狀,就是不論南北方,都捨棄了糯米作為主食的地位,因此糯米種植就越來越少了。現在全國糯稻的栽培面積迅速下降到只佔水稻總面積的 3%~5%。


而南方雖然糯米的種植減少,但畢竟比北方要多,在時令季節依然可以作為主食,所以做出各種咸口味,既是點心,也可以作為飯菜的替代品。


偷懶不煮飯


而把粽子當正餐的


南方小夥伴應該是不少的




廣州的市場也常有粽子賣



可見,無論南北,有粘性的稻米食物都曾經作為過中國人的主食,但現在因為種植的減少,都成為了應節的食物,只不過北方量更少一些而已。



在古代,糖是比較難以獲取的。


遠至十字軍東征,騎士們嘗到糖的味道都以為上帝顯靈。


近的來說,祖輩們都願意給小孫孫塞糖,因為在他們由小時候記憶形成的潛意識中,甜的糖就是最好的最珍貴的東西。



所以,甜這種味道,只有在待客時採用,因為珍貴。南方人尤其是江南人嗜食甜味,也有顯富的原因。


更重要的是,南方是甘蔗主產區,獲取蔗糖非常容易,比如珠三角的糖水鋪林立,而北方就沒有出現過糖水鋪這種主營項目的小店類別。


街邊隨處可見的糖水鋪



街邊的糖水鋪+1


&


一碗雙皮奶




當然,也少不了一眾的連鎖甜品店




北方的主要糖來源於甜菜,但由於地理氣候原因,糖產量比較低。吃糖、甜食機會很少。


北方粽子只作為點心,過節為了應景,所以使用平時吃飯時不吃的甜食。因為糯米和糖的雙稀缺,造成了北方的糯米類食品基本上都成了配合白糖食用的點心,幾乎已經成了固定搭配。


幾乎已成固定搭配....




即使是南方,蔗糖的大規模種植也要到明朝,那麼明朝之前怎麼做甜粽子?


唐韋巨源燒尾宴菜單中,有一道賜緋含香粽子,使用的糖是蜂蜜不是蔗糖漿,這可不是唐代普通市民能享用的。


這種蜂蜜涼粽子的主要原料是糯米和蜂蜜,把糯米用水洗凈,在水中泡一泡,將粽葉窩成底尖上圓的錐形兜,放上糯米包嚴,用麻繩扎牢。


然後放入鍋內,倒入足量清水,大火煮熟。煮好後撈出粽子,一個個擺開,收干表面的水分。


最後調好蜂蜜、桂花醬備用。

蜂蜜涼粽子食用時很講究,要用絲線或竹刀割成小片,放在碟子里,淋上蜂蜜或玫瑰、桂花糖漿。甘甜的蜜汁,配合著涼糕軟軟的口感,吃起來甜而不膩,芳香可口,沁人心脾,別具一番風味,真是夏日理想的一種解暑佳品。


由賜緋含香粽子


演變而來的如今的涼粽




地圖黨們要和諧


有好事者曾經編過一個咸甜粽子地圖,地圖黨們對號入座,開始互掐。



但是咱可是一個幾千年歷史,領土縱橫幾千公里的大國,這種甜咸南北的對立,其實一直處於動態變化中。


南北粽子口味的融合創新,有據可查的,從宋朝就開始了。


一隻似乎澆了糖的肉粽




北宋疆域內物產富饒。汴京食品兼具南北方特點,端午節「紫蘇、菖蒲、木瓜,並皆茸切,以香葯相和」。


蘇東坡有:「不獨盤中見蘆橘,時於粽里得楊梅」。現在我都沒見過楊梅粽子。。。。


江南的人口匯聚汴京,豐富了粽子的味道。


南宋時北方人口從北方向東南遷移, 麵食習慣造成麥價猛漲。


近百年的蒙宋戰爭,四川豪族也順江而下。


人口和農作物的改變,使東南地區的食品也有一些變化。 據《瑣碎錄》記載:「蜀人遇寒食日,采陽桐葉,細冬青染飯,色青而有光」,這種飯明代人認為即是「青白糰子」。溫州也有「黑飯」記載:「端午懸蒲艾於門,造角黍,黑飯以饋遺親戚者」 「黑飯」是盛行川、黔的一種糯米飯。


移民產生的城市人口的增加,也給粽子帶來了各種各樣的口味。


時至今日,移民更加廣泛,南北四方的融合更為普遍。廣式粽子甚至出現了咸甜同體。


咸甜同體粽!




無條件的認為自己家鄉的東西最好,是寄託鄉愁的一種方式,但如今,不論我們身在何方,都能吃著產自江淮的糯米,裡面包裹著來自各地的物產,口味紛呈,融合激蕩,這不正是生在一個歷史悠久幅員遼闊國家的樂趣么?


圖片來源:地球知識局


編輯:蔡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時代周報 的精彩文章:

「一對一」會談後,特朗普:將「解決一個大問題」
1.2億拿下世界盃贊助,這家VR科技公司什麼來頭?

TAG:時代周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