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邊緣計算開發——雲廠商新的遊戲規則誕生!

邊緣計算開發——雲廠商新的遊戲規則誕生!

「邊緣計算(MEC)正在成為下一輪CDN技術升級路徑中的戰略要道,也是CDN服務商搶佔新一輪市場機遇的兵家必爭之地。」某CDN廠商曾這樣感慨。如今,邊緣計算的關注度與日俱增,成為CDN/雲廠商刀兵相見的重要賽道!

邊緣計算開發——雲廠商新的遊戲規則誕生!

雷鋒網梳理了目前主流雲廠商對邊緣計算的布局:

阿里雲發布了首個IoT邊緣計算產品Link Edge;

華為發布了基於邊緣計算的物聯網EC-IoT解決方案;

騰訊雲採取了「CDN+雲」的路線讓CDN具備智能計算的能力;

網宿科技推廣社群雲,CDN節點升級為邊緣計算節點;

微軟發布了Azure IoT Edge服務和開源Azure IoT Edge Runtime;

亞馬遜AWS也已發布了邊緣計算服務Greengrass;

Facebook建立了自己的全球服務系統Sonar搭建邊緣伺服器以及邊緣路由器;

Akamai與IBM在其WebSphere上提供基於邊緣Edge的服務;

高通提出「全面提升終端側的AI計算能力」(人工智慧的邊緣計算能力的提升);

LimeLight允許用戶在邊緣端進行本地內容輸入;

AT&T等在積極探索網路邊緣機房DC化改造和業務承載;

CloudFlare支持用戶在邊緣端使用交互...

邊緣計算大戰一觸即發!

雷鋒網了解到,眼下,自愛立信宣布推出其UDN(統一交付網路)計劃已過去兩年,近期其宣布將成立獨立運營UDN的公司,來大力推廣這一技術,進一步利用全球一級網路服務提供商的計算機化邊緣設施來支持「滿足下一代需求的基本功能OTT視頻和物聯網生態系統」。這意味著邊緣設施在網路基礎協作中的作用將更加突出。難怪愛立信UDN總經理Marcus Bergstrom驚呼:「我們所知道的CDN即將結束。在邊緣執行計算是一個總的遊戲規則。」

邊緣計算並非是一個新鮮詞。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分散式計算服務商之一,Akamai早在2003年就與IBM合作「邊緣計算」,當時它承擔了全球15-30%的網路流量。在其一份內部研究項目中即提出「邊緣計算」的目的和解決問題,並通過Akamai與IBM在其WebSphere上提供基於邊緣Edge的服務。

邊緣計算技術如果取得突破,意味著許多控制將通過本地設備實現而無需交由雲端,處理過程將在本地邊緣計算層完成。這無疑將大大提升處理效率,減輕雲端的負荷。由於更加靠近用戶,還可為用戶提供更快的響應,將需求在邊緣端解決。融合網路、計算、存儲、應用核心能力邊緣智能服務,將滿足行業數字化在敏捷聯接、實時業務、數據優化、應用智能、安全與隱私保護等方面的關鍵需求。

的確,傳統自動控制是基於信號,而未來邊緣計算則是「基於對信息的控制」。隨著工業物聯網等不斷縱深發展,邊緣計算在工業領域將率先實現突破。從產業角度來看,華為、英特爾、ARM早在2016年牽頭組建了邊緣計算產業聯盟(Edge Computing Consortium),旨在迎接數字化建設的產業革命中,推動OT和ICT產業開放協作,孵化出最佳的商業實踐。從參與單位來看,基於工業的設計研究是當前邊緣計算關心的重點。

邊緣計算開發——雲廠商新的遊戲規則誕生!

運營商是否獨具優勢呢?

雷鋒網認為,從4G到5G的演進過程中,邊緣計算成為多種新業務的必備技術。運營商作為邊緣計算的關鍵一環,無論在硬體方案還有軟體方案等方面都做了深入的準備。基於近些年NFV、SDN、編排器和5G技術的成熟,支持MEC的邊緣雲方案有望逐漸成熟。

中國移動在邊緣計算領域做了多項技術研究,並同時在硬體設備的籌備與未來邊緣機房的部署,也都進行了長期的規劃。中國移動基於已有的C-RAN已有的成果,致力於將人工智慧技術引入到未來無線基站中來,積極推進無線網路智能控制器(RIC)、集中單元(CU)、分布單元(DU)及射頻單元(RU)間等重要介面定義上。中國移動正在嘗試構建基於邊緣TIC的MEC端到端方案驗證平台,驗證MEC、邊緣雲、管理編排、5G與MEC協同、能力開放、策略和計費等可運營可管理方案,從而為MEC在5G時代真正廣泛商用做好準備。

中國聯通主導的《IoT requirements for Edge computing》國際標準項目成功立項,成為ITU-T在IoT領域的首個邊緣計算立項。中國聯通正以混改為契機,在加強管道能力的基礎之上,積極探索和研究邊緣計算業務平台的建設。目前,中國聯通秉承開放合作的理念,聚焦大視頻、VR/AR、工業物聯網、車聯網等高帶寬、低時延業務,已開啟天津、上海、杭州、廣州、重慶、成都6個城市的MEC試點工作,並建成全球最大的邊緣雲虛擬化平台測試床,處於國際引領地位。

中國電信對邊緣計算進行了三重關註:第一是整體的IDC/CDN資源布局與業務規劃,中國電信天翼雲逐步構建「2+31+X」的資源布局,中國電信CDN節點數1800個,並積極進行端局DC化改造;第二,在運營商網關/設備方面,運營商政企網關/家庭網關/機頂盒/攝像頭等引入邊緣計算,並開展物聯網邊緣網關研究;第三,在邊緣平台與邊緣雲方面,網路中引入MEC,推出基於MEC的業務平台及解決方案。中國電信深入打造邊緣計算開放平台ECOP,構建邊緣雲網融合的網路服務平台及應用使能環境,推進邊緣業務應用創新發展。

觀點:邊緣計算「四大門派」

藉助運營商的觀點,邊緣計算的實施主體分為公有雲提供商、網路通信提供商、專業服務提供商以及工業設備/服務提供商四類:

·第一類:公有雲提供商將公有雲服務延伸至終端設備,當前重點是IoT,還將包括CDN等雲服務,例如AWS IoT無縫擴展至設備,百度雲IoT服務延伸到設備;

·第二類:網路通信提供商在網路重構以及5G網路建設構建中推進網路雲化,在通信網路邊緣引入邊緣計算節點,例如中國電信、聯通、移動、AT&T等在積極探索網路邊緣機房DC化改造和業務承載;

·第三類:專業服務提供商如視頻監控提供商、CDN提供商等專業服務提供商進行計算升級;

·第四類:工業設備/服務提供商推出適應邊緣場景的伺服器/網關和微型數據中心設備/服務升級,例如研華推出IoT邊緣智能伺服器,提供集中式數據管理、邊緣分析及雲連接等服務。

可以看出,目前業界對邊緣計算的分類已經十分明確,這對於技術產業化非常必要,細分領域及應用將會促進新一輪資源爭奪戰的打響。

邊緣計算未來規模巨大 但挑戰仍在

根據IDC的預測,到2021年全球物聯網的規模將超過萬億美元;到2025年全球人工智慧規模將超過350億美元,2016年—2025年,全球人工智慧市場規模將增長50倍。物聯網的發展也在持續推動邊緣計算的發展。具有超強計算和存儲能力的智能路由器、智能音箱、智能NAS越來越普及;安防和無人商超領域大量的人臉和圖像識別會消耗極大的帶寬;車聯網的高可用性要求極低的時延等等...

邊緣計算開發——雲廠商新的遊戲規則誕生!

2018年將會有40%的數據需要在網路邊緣側分析、處理與存儲。每個物聯網節點都會產生大量的實時數據,這意味著雲服務商要在邊緣端布局40%左右的計算能力,投入規模和時間周期都是巨大的挑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雷鋒網 的精彩文章:

谷歌母公司質疑 Deepmind:醫療部門盈利模式尚不明朗
開放再升級,平安AI造福開發者賦能中小企業

TAG:雷鋒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