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他們眼中的尼泊爾—幸福國度的「灰塵」

他們眼中的尼泊爾—幸福國度的「灰塵」

什麼叫幸福?為什麼要去尼泊爾尋找幸福?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答案。但在我看來,尼泊爾的幸福來自於他們對於信仰的虔誠,來自於他們對於生活的熱愛。80後作家鮑鯨鯨在小說《等風來》中曾這樣描述在尼泊爾尋找幸福的過程:靜靜地等待一縷清風吹拂掉心靈的灰塵。

《等風來》劇照

圖片來自於網路

這或許就是尼泊爾人對幸福的定義,在默默的等待中,一切幸福都會來到。於是,這個國家充滿著對幸福的嚮往、憧憬和熱愛。這種濃濃的幸福感包圍著每位前來朝拜的遊客,但作為旁觀者,我們也時不時能感受到這些幸福所無法掩蓋的「瑕疵」。

「每次回到加德滿都,我都會咳嗽"

第一次去尼泊爾時,一位在中國留學的尼泊爾人與我同行。在北京一直很健康的他,在加德滿都總是咳嗽不斷。後來他向我解釋說,他在加德滿都時會得咽炎,因為加德滿都的空氣質量太差了;還是北京的空氣質量好,所以他在北京一向健康。這件事我不止一次講給北京的朋友聽,他們大多只是一笑而過。但這個笑話真的算不上「好笑」。

Pokhara-踢球的學生

攝影@龔平

尼泊爾是一個山坡上的國家,其森林覆蓋率達到60%以上。由於礦藏的貧乏,靠天吃飯的尼泊爾人民將木材作為取暖、做飯的主要燃料。而木材的明火燃燒,是大氣氣溶膠(如PM2.5)及其他眾多污染物的主要來源。

提到PM2.5,國人自然會想到眾所周知的北京霧霾,但在國際環境學界,南亞的「大氣棕色雲」(Atmospheric Brown Carbon, 簡稱ABC)更為出名。

在冬春季,因為取暖的需要,當地人民燃燒了大量的木材;再加上並不利於擴散的風向,這就使厚重的大氣氣溶膠及氣態污染物聚集在喜馬拉雅山南坡(包括尼泊爾)上空。

季風期前後喜馬拉雅南麓生物質燃燒的分布狀況(基於MODIS衛星觀測)

引自Cong et al.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2015

此外,防治瘧疾等熱帶傳染病的滴滴涕(DDT)等有機農藥也在尼泊爾等南亞地區大量使用。儘管季風期的大量降水可以沖刷掉一些氣溶膠,但其對於滴滴涕等氣態污染物卻無能為力。

更不幸的是,由於喜馬拉雅山的阻攔,尼泊爾上空中的這些污染物很難隨風飄散,大量的污染物都只能持續漂浮在喜馬拉雅山南面的天空中。

NASA製作的青藏高原周邊大氣氣溶膠光學厚度分布圖,喜馬拉雅是氣溶膠擴散的明顯界限

正因如此,不論是大氣氣溶膠還是滴滴涕,其在尼泊爾甚至整個南亞次大陸大氣中的濃度都比全球其他國家高得多。所以,我的尼泊爾朋友在這種環境中咳嗽也就不足為奇了。

喜馬拉雅,西藏的保護神

冬季的喜馬拉雅成為阻礙尼泊爾污染物擴散的屏障。但到了夏季,來自於熱帶海洋的暖濕氣團經南亞次大陸一直衝上喜馬拉雅山,翻山越嶺到達西藏。於是,搭著季風這個「快車」,污染物們試圖向青藏高原發起「總衝鋒」。山坡上的國家尼泊爾自然也就成為了污染物與喜馬拉雅女神「交鋒」的「前沿陣地」。

大氣污染物跨喜馬拉雅傳輸的示意圖

引自Cong et al.Scientific Reports.2015

Nature對此項工作以News的形式進行了專題報道

儘管有季風加持,但在低溫和高降水兩個武器的夾擊下,大多數污染物的「衝鋒」都被喜馬拉雅女神輕鬆擊退,殘留在尼泊爾山區。喜馬拉雅山,就像一個屏障,保護著原始、美麗的青藏高原不受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地區的人類活動所侵害。

滴滴涕等污染物在喜馬拉雅山南坡的主要環境過程,高海拔的降雨和降雪清除了傳輸中的滴滴涕,使其沉積到地表

製圖@龔平

當然,即便喜馬拉雅再「努力」,依然會有少量「漏網之魚」。它們或穿行過海拔相對較低的峽谷通道,或翻越了高聳的屏障,最終到達青藏高原。

2009年3月觀測到的大氣污染物跨境傳輸事件,

污染物僅用12小時便從尼泊爾到達青藏高原腹地的納木錯地區

引自Lüthi et al. 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 2015

儘管他們的數量少到可以忽略,但人們也會擔心,這年復一年的積累,最終是否也會積少成多、危害一方。正因如此,青藏高原這片「凈土」越來越受到環境污染專家們的關注。

從人口密集區到人跡罕至的崇山峻岭,從全球最高密度的污染區到全球最潔凈的地區,喜馬拉雅山南麓這個海拔陡然升高的「前沿陣地」在短短几百千米的範圍內濃縮了污染物全球循環的主要特徵區域,尼泊爾藉此一躍成為「多快好省」研究污染物全球循環的理想區域。

青藏科考隊聯合國際山地綜合開發中心、尼泊爾當地大學等機構

在尼泊爾-青藏高原區域建立的跨喜馬拉雅大氣氣溶膠監測網路

青藏科考隊建立的跨喜馬拉雅半揮發性污染物監測網路

至此,尼泊爾環境污染的研究,再不僅僅是為了讓虔誠、幸福的尼泊爾人民不再咳嗽,而是為了從全球角度尋找人類破解地球污染問題的「金鑰匙」。顯然,除了掃除心靈灰塵的清風,尼泊爾也需要更多「風」來吹拂人類活動帶來的環境危害。

博卡拉湖邊愜意的情侶

攝影@龔平

明天更美好

根據著名的環境庫茲涅茨曲線,GDP較低的國家往往環境質量呈現惡化趨勢,待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環境質量會有所好轉。

尼泊爾作為全球最貧窮的國家之一,其嚴重的污染狀況並不讓人意外。隨著尼泊爾政局的日趨穩定和旅遊業的持續增溫,尼泊爾這個剛剛受到地震打擊的國家正在逐漸恢復。

可喜的是,儘管經歷了種種磨難,尼泊爾這個開放的國度始終堅持著與其他國家的溝通交流。一方面,出國留學在尼泊爾年輕人中蔚然成風,一旦這些人才歸國,必將強力助推本國的發展。另一方面,越來越多的國際科學家開始在尼泊爾開展科研工作。除了久已成名的國際山地綜合開發中心(ICIMOD)以及日本、瑞士、法國等國的科學家,中國科學院在南亞的海外研究中心——中國科學院加德滿都科教中心(Kathmandu Center for Research and Education, CAS-TU)也已經開展了近5年的研究工作。

更為重要的是,以「守護世界上最後一方凈土、建設美麗青藏高原」和「推進國家生態文明建設、促進全球生態環境保護」為宗旨的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在啟動伊始就已經將縱跨印度、喜馬拉雅和青藏高原南部的「南亞通道」作為重點研究區域。

中國,這個尼泊爾的鄰居,也必將攜手當地科學家為當地甚至全球的環境研究做出更大貢獻。

珠峰南坡恬靜、美麗且幸福著的Namche小鎮

攝影@龔平

若以鮑鯨鯨方式進行描述,尼泊爾內外的科學家們也在合力凝聚成一股風,慢慢吹拂掉蒙在幸福基石上的一縷灰塵。幸福國度更幸福的明天指日可待!

來源: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科院之聲 的精彩文章:

原位化學氧化修復有機污染土壤的作用機制研究取得進展
研究人員在氧化石墨烯拮抗污染物毒性研究中取得進展

TAG:中科院之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