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留給孩子們的中國記憶

留給孩子們的中國記憶

民族文化是一個民族區別於其他民族的獨特標識,具有跨越時空、超越國度的永恆魅力。說起中國歷史和傳統文化,我們中國人很是自豪,畢竟中華文明是唯一延續至今的古老文明,光輝燦爛的中華文明曾對世界文明產生過重要影響。

但是,當我們和孩子閱讀的更多是外版引進繪本,讚歎著西方文明的輝煌時,是否也意識到中華兒女的「中華情」需要地道的中國故事來滋養?那麼,我們如何才能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達給這些已經適應了繪本閱讀的孩子們?傳統的歷史課程顯然無法滿足這一要求,也無法展示歷史的全貌,這就對我們當下的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提出了一個嚴峻的挑戰——我們的歷史留給了孩子們怎樣的記憶。

能觸摸與想像的歷史在哪裡?在文物中,在古籍文獻中。然而,這些遙遠、冰冷的載體與孩子們的生活太遠。只搖頭晃腦地背誦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也是遠遠不夠的,孩子們需要看到的是人們真實的歷史生活。

於是,《兒童歷史百科繪本》誕生了。

本套圖書採用了以手繪插圖為主,輔以文物和互動遊戲的方式,再現了歷史生活的風貌,並從孩子生活的角度出發,講述了中國人的家族起源,中華民族誕生的領域,以及中國的飲食文化與發展文明等。

在書中,我們還能看到72件國寶,以下列舉幾例:

南都繁會圖

犀牛尊

陶船

貨郎圖

知識類繪本的創作,在要求視覺美觀的之外,更要求內容的精準、權威。每一副插圖的復原,都需要對細節一一落實,都需要大量的考證,將知識點構建成有生活氣息的畫面。如果沒有強大的資料庫和專家團隊,要再現幾千年來的生活場景,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中國的故事,需要中國人自己講述。中國精神的傳承,需要每代人創造性地詮釋和傳播。

以歷史為綱,為文物為證,以朝代為線索,通過大量插圖加上少量文物照片的方式,分別講述了家族、飲食、交通、大河和商貿5個日常生活主題,勾畫出一幅幅百姓生活的畫面,從這個夏天開始,我們終於有了一套屬於自己的中國歷史百科繪本。

2018年6月2日下午,《中國國家博物館兒童歷史百科繪本》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召開。一批新鮮出爐的圖書,送到孩子們手中,這是一個美好的開始,我們開始有了自己的原創歷史繪本。

全民閱讀倡導者、領讀人,韜奮基金會理事長聶震寧先生再次強調,我們要在家庭、學校和社區中推廣閱讀,閱讀不僅僅是故事、詩歌、散文,更有科普知識的閱讀,而歷史知識對我們了解現在、展望未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正如國家圖書館少年兒童館館長王志庚所說:它屬於此後的每一個六一兒童節。這套書能讓孩子們體味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它創造性地詮釋了中國傳統文化,是一套可以提高青少年文化自信的優秀讀本。

噹噹網副總裁陳立均先生則提醒大家,這是一套燒腦的書,裡面還有一些生僻字。大家可以先閱讀繪本,再來博物館參觀,參觀之後,再重讀繪本,會有更多的發現。沒錯,這就是一套可以反覆閱讀的繪本。

給孩子講講中國故事,給孩子一段真實的中國記憶。

周末值班編輯:鄭志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仙游報道 的精彩文章:

TAG:仙游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