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端午節為了紀念屈原?傳統節日中最大的誤解!

端午節為了紀念屈原?傳統節日中最大的誤解!

精品童書繪本超值購 | 原創微課故事免費聽

童書 故事 微課 動畫 遊戲 兒歌 任你選

我知道,每年這個時候你們都會想起我——有人是因為喜歡吃粽子,有人是盼著假期!

然而關於端午節的大BUG你們知道多少?

實在忍不住兮,必須一吐為快也!

屈原

屈原

我真的不姓屈!

老祖宗有古訓「行不更名,坐不改姓」。

我很少對外人說自己的姓,

寫出來你們也不認識,而我又不會拼音。

但是太低調了之後,麻煩就來了!比如…

(上圖:電視劇《思美人》劇照)

好吧,這種常識性問題有必要普及一下!

我叫屈原,但我真的不姓屈!

非要說的話,總被叫錯倒是挺「委屈」的!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為楚懷王左徒。

——西漢·司馬遷《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在我們那個年代,「姓」和「氏」是分開的,

有「姓」有「氏」,妥妥的是貴族才有的權利。

在貴圈兒里,關於「姓氏」有個潛規則,

男人一般都以「氏」相稱,女人才稱「姓」。

所以,「屈」是我的「氏」,而不是「姓」。

那我到底姓啥?

司馬遷都說了,我跟楚懷王同姓,

你不認識他,也應該認識他妹妹——

(上圖:《羋月傳》劇照)

現在你們知道了,我姓「羋」,

你們都認得,不用再標拼音了。

屈原

是我選擇在端午投江!

你們可能聽過一個故事——

因為我在五月初五那天跳江,

所以就有了端午節。

聽起來挺有道理的對不對?

當事人只能表示——呵呵~

屈原五月五曰投汨羅水,楚人哀之……今五月五曰作粽,並帶楝葉、五花絲,遺風也。

——南朝梁·吳均《續齊諧記》

最早把端午和我掛鉤的人,是樓上那位,

你們可能更熟悉他的《與朱元思書》。

他至少比我小750歲!!!

如果說端午真的是為了紀念我

那這七百多年人們都幹嘛去了?!

糉,蘆葉裹米也。從米,葼聲。

——東漢·許慎《說文解字》

這個很難寫的字就是「粽」的古字了,

《說文解字》大家都知道的吧?!

你看,就算是最早記載粽子的人,

也比我小400多歲呢!

講真,端午要紀念的人好多——

介子推、伍子胥、越王勾踐、曹娥……

這裡面除了曹娥,都比我大。

我是戰國的,他們都是春秋的。

所以說,不要給我太大壓力,

從時間上來看,端午真的與我無關!

屈原

「粽」橫江湖,與我無關

五月五日,以五彩絲系臂者,辟兵及鬼,令人不病溫。又曰:亦因屈原。

——《風俗通》

在東漢靈帝時端午習俗中就有了我的影子

後來,承蒙大家喜愛,

端午屈原說流傳的那是一發不可收拾。

但是呢,端午的來源和習俗,

真真與我無關。

它們,早在新石器時代就出現了。

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證實,

新石器時代的百越民族自比是龍的子孫,

以龍為圖騰。

不僅有「斷髮紋身」以「像龍子」的習俗,

每年五月初五還會做一次盛大的圖騰祭。

圖騰祭中一項活動就是在急鼓聲中

乘刻畫成龍形的獨木舟,

在水面競渡、繪圖騰神。

聽說現在,端午你們只干兩件事——

放假,吃粽子。

為啥放假?紀念屈原!

為啥吃粽子?紀念屈原!

啊,老身也有些許無奈。

-END-

文章來源於中廣國際教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你的權利,請聯繫我們刪除。

超值團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孩子教育網 的精彩文章:

TAG:孩子教育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