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喬曉華:在環塔,有艱苦卓絕,更有雲淡風輕

喬曉華:在環塔,有艱苦卓絕,更有雲淡風輕

2009年,喬曉華第一次參加越野賽,就是難度和強度不小的東川泥石流拉力賽和穿越羅布泊拉力賽。第一場比賽,喬曉華為車隊拿到了7個積分,緊接著在新疆又以全場第七的成績完賽,成功的處子秀點燃了這個越野新人內心的躍躍欲試,並從此與賽車結下了不解之緣。

與賽車結緣的另一個原因是他的同學、當時成績正處於上升期的韓魏的影響。韓魏在國內場地賽和拉力賽上不斷創造佳績,也讓成立不久的力伴電池俱樂部車隊短時間內就名聲雀起。

然而,企業經營畢竟佔去了喬曉華太多的時間,除了比賽,平時里根本沒有摸賽車的空閑,但植根於內心的那種對賽車的衝動和嚮往,從未消失,更何況,同學韓魏在這期間已經成為國內數一數二的越野名將,不關心都不可能。

於是,在每年從5月開始的東川拉力賽、環塔拉力賽和中國越野拉力賽上,人們開始看到以車手身份出現的喬曉華了,而他的座下戰車,也從普通的民用改裝級別升級到競技級別。「大大小小的比賽這幾年參加了17場,經驗和能力顯然有提升,這些都是我跟自己的對比,我希望提升成績,也是想超過自己的最好成績。」

2018年的環塔是喬曉華以車手身份連續參加的第四屆,在這之前,以他的企業命名的力伴電池車隊從2010起就從未離開過這個賽場。「每天能準時發車,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比賽,是我參賽的基本要求。」喬曉華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謙虛地表示。實際上,隨著經驗的積累,這名曾經的陪跑者已經成為擁有豐富經驗的老車手了。

6月2日,2018年環塔拉力賽展開了第一個長賽段的比拼,那一天,吐魯番地區的地表溫度接近70度。在賽段90多公里處的一個峽谷,駕駛132號賽車的喬曉華看到前方多部賽車停在賽道上,憑藉經驗,他知道這肯定是困難的路段。頭一次搭檔的領航員杜炫義沒有猶豫,跳出駕駛室手拿路書跑步開始為喬曉華導航,這一幕深深觸動了原本有些焦急的喬曉華。喬曉華賽後回憶說:「領航員在長距離越野拉力賽的作者用是舉足輕重的,最早,我的領航員一看我的身份,一般會以為我是來玩玩的,並不認真對待,直到後來與周國標搭檔,領航的作用就越發突出了。國標在比賽中除了導航,還會提醒我在駕駛上的一些應該注意的動作,幾場比賽下來,收穫很大。今年環塔,國標身不由己參加不了,年輕的小杜我一開始很擔心他,但幾個賽段下來,小杜的認真和負責態度給我留下深刻印象,整個比賽基本上沒犯什麼錯誤!」

完成一場高強度的拉力賽需要良好的心態和體能狀況。「以前跑100公里會有疲憊感,現在每個賽段300公里左右都不在話下了。」喬曉華自信地說。

作為一名企業家,喬曉華說環塔給了他釋放自己的新空間,「企業管理和經營,主要是與打交道,這方面就不能由著自己的心情來,要講策略,有時候會感到壓抑,而賽車可以讓你宣洩,讓你自由發揮。」

在緊張的比賽中,喬曉華既體驗了拉力賽特有的艱苦,又享受著衝過終點線的雲淡風輕。

比賽結束後,喬曉華在朋友圈裡寫了長長的一段環塔筆記,字裡行間透露出他豐富細膩的情感和沉穩包容的大局觀——

「我的又一次環塔行

5月30日下了飛機,坐車近70公里到達烏魯木齊縣的大營所在地。這是我第五次來到環塔,參加號稱『東方達喀爾』的環塔拉力賽。也是再一次來到志同道合的賽車兄弟們的隊伍中,這裡有亦師亦友的好兄弟韓魏,有一拍即合的好哥們朱暉,還有即將做我領航的沙漠小鮮肉杜炫義。『無兄弟,不環塔!』,我享受在這的每一天。

一進營地,已經做好被熱浪席捲準備的我,差點凍死在這下起雪來的大夏天。但那是我們接下來十幾天5000多公里賽程中念念不忘的「好天氣」。

比賽全程,車內溫度幾乎一直飆升在六十多度,地表溫度也在五十多度。雖然做足了準備工作,但是,在烈日狂沙面前,整個人都感覺隨時會被熱暈過去。每天比賽結束,都會看到有車手被擔架抬往醫院,甚至有車手禁不住酷熱直接半道退賽。在神奇的自然面前,我們是渺小的,我們敬畏生命,所以我並不以退賽的車手為恥,但同時我也感謝自己,我堅持了下來,並最終完賽,這是我一次又一次信念和意志力的挑戰。

除了極端的天氣,影響賽車成績的其中幾大硬體就是技術、車況和領航。去年至今,我一直沒有時間摸賽車,第一天排位賽,就被車給「欺負」了,在眾人面前來了個360度大亮相。不過,也幸好出了這個「丑」,讓我接下來的每一天都不敢掉以輕心,這種人被車控制的狀態直到一周後才調整過來,再次找回人車合一的感覺。但是,隨著技術的提升,車速的加快,爆胎、零件損壞、漏油……車子的毛病也是接連不斷。朱暉兄弟在被記錄了一次100+之後,全程都在做我的護駕,讓我的車在出現問題時第一時間得以修復,記得有一次,為了修後橋芽苞,我們是在差不多結束的時間最後衝出賽道。回到營地,後勤團隊通宵幹活,保證賽車第二天的正常比賽。還有我的領航,老搭檔周國標的缺席,讓我很是遺憾。其實,對第一次當領航的小杜並不抱太大希望,只是本身抱著只要完賽就行的心態來的,所以也不太在意。但沒想到,從小生活在沙漠的小杜,有著極強的賽道路書辨識能力,認真、踏實、沉穩,好幾次,都讓我們險中勝出,沒有誤入歧途。感謝兄弟們的付出,感謝這十多天累並快樂著的陪伴!

賽場中,還有一支特殊的隊伍,那就是媒體朋友。他們的敬業精神也是讓我佩服。為了找到一個最佳拍攝點,他們不顧驕陽蹲點數小時,等到車手回營地可以休息了,他們又要開始採訪、寫稿,真是不容易。感謝你們!

準備賽事,主辦方是認真的,每年路線的選擇、路況的勘測和路書的製作等一系列事情,都辦得有條不紊。賽前車檢,他們也是細緻到每顆螺絲,每一塊擋泥板,稍有不合格就不能通過。當然,這次的比賽由於人為因素,使得結果有些不盡如人意,這是大家都不樂見的。『友誼第一,比賽第二』雖然很老套,但卻很實在。賽場上的藍天是透澈的,任何一片烏雲的出現都會讓人覺得有煞風景。相信明年再見環塔時,兄弟依舊,藍天依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決賽圈兒 的精彩文章:

TAG:決賽圈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