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果斷出手!這幾家瘋賺暴利的公司被查了!

中國果斷出手!這幾家瘋賺暴利的公司被查了!

來源:洞觀視角

近日,中國反壟斷機構派出多個工作小組,分別對三星電子、SK海力士、美國美光三家公司位於北京、上海、深圳的辦公室展開「突襲調查」和現場取證。

對於此次中國的反壟斷調查消息,上述三家企業都給與了確認,並回應稱正在積極配合中國的監管部門的調查。

這標誌著中國反壟斷機構正式對三家企業展開立案調查。

此次反壟斷機關對三家內存公司的反壟斷調查,是國內企業及行業組織多次向有關部門反映、舉報的直接結果。

直接原因在於:這三家公司已經完全壟斷了全球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內存DRAM,我們電腦目前普通配置一般是4G或是8G,象華為等手機主流配置一般是4G或)晶元的供應。

2018的的一季度,受調查的這三家公司在全球的內存供應佔有率佔到96%,也就是處於絕對壟斷的地位。在過去的兩年中,這三家公司利用自己的壟斷地位,惡意炒高價格、謀取暴利。僅2017年,內存價格就上漲了47%。

全球最大的內存產品的進口國就是中國,全球20%以上的內存和25%以上的快閃記憶體由是中國公司消費,並最終由中國消費者買單。

這三家公司的半導體晶元IC業務2017在中國營收總計達到近447億美元,與2016財年的321億美元相比,增長幅度達到31.2%。

這三家壟斷企業獲取到暴利的同時,對於中國企業來說自然就是巨額的損失。

這一點是非常明確的,我們幾乎沒有聽說手機或電腦整機廠商漲價來應對內存價格的大幅上漲,這些廠商只能是自己企業消化成本的上升。如此造成的後果就是國內的手機或PC廠商利潤的大幅下滑甚至是虧損。

而這兩年來如果買過內存散件的朋友應該會是深有感觸,內存價格大幅上漲著實讓自己多花了不少冤枉錢。

在付出如此巨額的成本並承受如此巨大的損失後,中國的監管機構當然有理由對這三家公司展開反壟斷調查。監管機構的理由也是非常站得住腳的,就是促使市場健康發展,罰款只是一種懲戒,絕對不是目的。

韓國SBS電視台4日的報道稱,有分析認為,中國對三星等世界三大存儲晶元企業展開反壟斷調查,與推進中國「半導體崛起」不無關係。最近中國華為、小米等廠商通過包括智能手機在內的各種電子產品成功搶佔國際市場,但由此進口的半導體晶元也呈現「滾雪球式」的增長。去年中國在該領域的貿易赤字高達1900億美元,而三星電子一家就在中國創下253億美元的半導體晶元銷售額,中國市場份額高達46%。

而值得注意的是,美國的相應監管機構也在對這幾家公司進行同樣的調查。

據相關消息稱,今年4月28日,三星電子、海力士公司以及美光科技被指控串謀限制DRAM內存晶元供應,被提出集體訴訟。

律師事務所Hagens Berman稱,儘管DRAM晶元的需求創紀錄,但是三星、美光以及海力士之間的競爭能夠迫使晶元價格下滑。從2016年第一季度至2017年第三季度,這三家公司的全球DRAM晶元銷售額提高了一倍以上,原因是三家公司的產量下降,並串謀操縱晶元價格。截至2017年年中,三星、美光以及海力士總共佔據96%的全球DRAM晶元市場份額。法庭文件稱,當中國在去年底對晶元價格展開調查時,這三者的行為「突然改變」。

「我們揭露的DRAM市場黑幕是一樁經典的反壟斷、操縱價格案。在這樁案件中,幾家主要公司佔據了市場的多數份額,」Hagens Berman管理合伙人史蒂夫·伯曼(Steve Berman)表示,「三星、海力士以及美光並未按規則行事,為了獲得更大利潤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擾亂了市場。」

2017年,DRAM晶元價格大漲了47%,創下了30年來的最大漲幅。

這樁集體訴訟面向所有美國消費者,只要他們在2016年7月1日至2018年2月1日購買了使用DRAM晶元的設備,包括Mac、iPad以及iPhone。

據悉,若此次調查結果確認三家存儲巨頭確實存在價格壟斷等行為,依據《反壟斷法》、《反價格壟斷規定》,將針對其2016-2017年度銷售額進行處罰,罰金最多可達80億美元

我們在新聞中也經常看到歐盟不斷向谷歌、蘋果、高通等以壟斷理由開出巨額罰單。中國反壟斷機構由於人力、經驗不足等原因,對市場監管的力度、手段等還是顯得不足。

在不久前,新加坡的反壟斷機構也對日本電容企業的壟斷行為進行過處罰,而台灣、韓國也都曾經對高通的壟斷行為進行過罰款。

作為全球最大的電子產品製造基地及未來最大的市場,需要更強有力的市場監管機構保證公平、公正、有序的市場競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大國博弈 的精彩文章:

TAG:看大國博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