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兩三千一斤的魚,被一個家庭主婦養成了!

兩三千一斤的魚,被一個家庭主婦養成了!

2011年以前,許雲英一直是一名家庭主婦,生活重心就是在家照顧兒子。但就在那一年,兒子考上了大學,不需要再照顧兒子了,許雲英的生活有些單調無聊。

在家裡閑的時間久了,許雲英有了要創業的想法。過去天天跟鍋碗瓢盆打交道,但創業可是要一下子投入到社會中,她是如何打算的?

後悔投資農業

許雲英先跟丈夫說想蓋個農家樂,養養魚種種菜。丈夫於士明在外地經營一家安裝消防器材的公司,生意一直很紅火,他估計蓋農家樂也花不了多少錢,就同意了。

但於士明沒想到,許雲英會建起一個佔地3000多畝的養殖場,養上了一種有毒的魚——河豚。

從沒觸碰過養殖業的許雲英為什麼要養河豚?

江蘇省揚中市被稱為河豚島,當地人特別喜歡吃河豚,可吃的河豚絕大多數都是從外地運來的,許雲英看中的就是在揚中養河豚的商機。

算盤打得是挺好,但這夫妻倆萬萬沒想到,這會讓他們在兩三天內賠進上千萬元。

2014年的一天,工人剛喂完河豚,就發現魚塘里一陣翻騰。不一會兒,水面上就有河豚漂了上來。工人趕緊把河豚撈上來一看,發現每隻河豚身上都有傷口。

剛養上河豚的許雲英不知道這裡面有些什麼門道,只知道養越多越賺錢,沒想到河豚魚密度過大,導致40多萬尾河豚為了搶食互相撕咬。

河豚魚的牙齒很鋒利,有時候互相撕咬時會傷及內臟,短短的兩三天時間裡,就有30多萬尾河豚迅速死亡,損失超過一千萬元。

許雲英看著養殖場水面上浮起來的死魚,心痛不已,沒想到投資農業會有如此慘重的代價。

越難養 越想養

她想趕緊把剩下的河豚都賣掉,這才發現還有一個更大的問題,河豚不能直接賣到國內市場,大部分都出口日本和韓國。可當時的出口價格比養殖成本還要低。繼續養河豚,市場又不可控,可要不幹了,投入就都打了水漂。許雲英感覺邁進了養河豚的無底洞,還越陷越深。

就在進退兩難的時候,許雲英做了個讓大家出乎意料的決定,她要養一種更難養的魚。

長江刀魚,人送外號天價魚

有多貴?

個頭在二兩左右的,大約兩三千一斤,如果多長一兩肉,價格幾乎能翻倍。

長江刀魚難捕撈,而且出水即死。因為稀少,所以價高。可江南地區吃刀魚的傳統一直保留著,所以刀魚價格一直走高,甚至達到了嚇人的「天價」。許雲英又從中看到了商機。

她覺得養河豚雖然技術問題好解決,可市場價格不可控。而刀魚價格高,並且供不應求,要能規模化養殖,肯定能賺錢。許雲英提出要養長江刀魚,卻沒有一個人看好她。

因為刀魚的養殖難度絕非一般,這種魚應激性強,稍微有點刺激都會頭部充血,內分泌紊亂,甚至拚命掙扎把頭撞破,導致死亡。

可許雲英硬是想靠這個項目翻身。

這次她的打算是,自己家如果把刀魚養出來,就算只賣市場上一半的價格,1斤也能賣1500多元錢。即使養殖成本很高,也能賺不少錢。養河豚虧的1000多萬元很快就能賺回來。

任何困難都能解決

經多方打聽,許雲英得知無錫有家專門的研究中心已經成功繁育出長江刀魚,她立刻開車趕了過去,想跟對方尋求合作。可研究刀魚的科研人員很乾脆地回絕了她。

但許雲英卻得到了兩個很有用的信息。在研究中心,她親眼見到了活的刀魚魚苗,這讓她看到了養刀魚的希望。並且她還得知,刀魚和河豚都是長江里的洄遊性魚類,生活習性相似,養刀魚能直接用養河豚的魚塘和設備。

許雲英多次上門向科研人員請教養刀魚的技術問題,又把科研人員請到自己的養殖基地,展示了自己的養殖規模和養殖設備。最終許雲英用誠意和決心打動了研究刀魚的科研人員。

2014年,許雲英小心翼翼運回了30多萬尾刀魚種苗,這一次,許雲英特別上心。不僅給刀魚模擬長江里的居住環境,還開闢了幾個池塘,專門給刀魚飼養活餌。除了讓刀魚吃得好住得好,每天晚上,許雲英還要到刀魚大棚巡邏幾遍才放心。

可就在2015年8月的一天晚上,前半夜許雲英剛巡邏完,後半夜就出事了。一場大雨伴著驚雷從天而降。許雲英趕緊爬起來,冒雨衝進養殖大棚里,刀魚的應激反應果然出現了。

整個養殖大棚里,刀魚就像炸鍋了一樣亂蹦亂撞,很快就浮出水面翻了肚皮。一下子兩萬條沒有了,又損失了400多萬元。

這下,心疼又著急的許雲英蹲在塘邊哭,但哭過之後,許雲英卻暗自下了決心,一定要把刀魚養好。

刀魚的應激反應太大,是限制刀魚規模化養殖的最大原因。經過科研人員指點,許雲英琢磨出了一套馴化刀魚變膽大的方法。

她讓工人在喂刀魚的時候,在旁邊一頓猛敲。讓刀魚從小適應餵食時候的聲響,然後逐漸加大馴化力度,讓工人經常在刀魚塘里拉網趕網。經過不斷訓練,刀魚膽子變大了,性格也變得溫和了很多。

經過近三年的精心呵護,2017年,許雲英的刀魚養成了。第一年試銷售時,許雲英想了個辦法,只拿出2000條刀魚,就迅速打出了名氣。

許雲英的基地除了養魚,還開發了垂釣和旅遊觀光。許雲英發現每次捕撈一些魚放進垂釣池時,都有很多遊客圍觀。許雲英乾脆就把觀看捕魚設為固定表演節目。

在2017年刀魚上市前,許雲英基地里每次捕魚,都告訴遊客,他們要在2017年清明節前,捕撈「天價」刀魚。活的「天價魚」難得一見,消息越傳越廣。刀魚第一次捕撈時,很多遊客都慕名前來。

變膽大的刀魚不僅幫許雲英積攢了人氣,還給了她賺錢的啟發。她找到科研人員,設想能不能把鮮活刀魚賣出去。在科研團隊和許雲英的共同努力下,打破了市場上只賣冰鮮刀魚的傳統,創新實現了刀魚能經過長途運輸,存活24小時以上。

刀魚帶來的人氣越來越旺,許雲英還開了一家餐廳,讓顧客不僅能看刀魚,買刀魚,還能立刻品嘗到新鮮的刀魚。許雲英核算養殖成本之後,把2兩大小的長江刀魚定價為400元一條。即使比野生長江刀魚便宜一半左右,但利潤還是相當可觀。

今年清明節前,許雲英的刀魚已經銷售了2萬多條,刀魚銷售額800多萬元。

隨著刀魚產量不斷增大,許雲英還希望刀魚定價越來越低,讓曾經天價的刀魚不再昂貴,走上更多人的餐桌。

許雲英把養殖和餐飲、旅遊結合起來,整個基地一年銷售額達到近3000萬元。曾經是家庭主婦的許雲英通過創業找到了自信,她的夢想也越來越大。

從今天起

《致富經》欄目將推出端午節特輯

那些在端午節當中尋求商機的故事

等待你來了解

每晚21:17 CCTV7 《致富經》

不見不散

| CCTV-7《致富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CCTV致富經 的精彩文章:

TAG:CCTV致富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