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不要搞錯 龍舟是唱的不是用來扒的

不要搞錯 龍舟是唱的不是用來扒的

端午節,吃粽子、祈平安,「扒龍船」。在珠三角尤其是舊時羊城以及南番順一帶,極少有人講「龍舟」,通常只講「龍船」。即使是爭奪錦標的「賽龍船」,「扒手」的講法比暖男還溫柔,叫「扒龍船」而不講「賽龍舟」。「扒龍船」和「唱龍舟」完全是兩碼事。只是現在外來的人多了,各地文化相互交融,很多人把鬍子當成了鼻毛。

即便如此,活在南粵不管來自何方,也應該知道「龍舟」不是用來「扒」的,而是用來唱的。「唱龍舟」這種說唱藝術形式在清乾隆年間就已經有了。說「扒龍舟」等於在地道廣府人面前,出賣自己是「外江佬」。

不過,出賣了自己也無須驚慌。粵人素來就有海納百川心胸,不管你是 「外江佬」還是「過江龍」,抑或是「過江蟲」,照樣和睦相處。你有你發財,我有我搵食,要是你真發財了,廣府人也不會眼紅,照樣恭喜你,為你開心。

唱龍舟,不一定要在端午,不用擇吉日,不必選時辰,想唱隨時隨地都可以 「卜卜卜鐺,卜卜卜鐺」敲響小鑼鼓,張口就唱。不用化妝,無須伴奏,不用跟班,就全憑一張嘴。至於唱詞,當然以廣州方言方主。此說唱形式由順德公發明,順德腔才至為正宗。唱詞一般由4句或6句為一段,平仄押韻,能敘能唱,腔調簡樸、草根氣息濃郁,唱的大都是百姓生活,民眾心聲。

龍舟說唱有四件行頭,首先是服裝,當然不是牛仔褲西裝波鞋那種,要麼穿漢服,要麼穿唐裝,接下來就是龍舟鑼、龍舟鼓和龍舟棒了。不過,龍舟鼓可不是隨便敲便行的,鼓法有諸多講究。比如,有打鼓邊的、有打鼓心的,有打鑼邊的、打鑼心的,還有鑼心和鼓心一起打的,一切視乎唱詞需要或渲染場景需要而定,就看說唱人功底夠不夠紮實,反應夠不夠醒目。

《廣州西關古仔》記載,舊時在西關經常可以看到一些上了年紀的人,面皺發斑,左手拿著一根木棍,橫頂著一直木雕龍船;龍頭龍鬚惟妙惟肖,龍身龍尾長約一尺;顏色紅黃相間,還有小羅傘、小船槳,船槳用繩索連著,只要扣動繩子,便一下一下地划起來,十分精巧。這些人就是以唱龍舟謀生的,坊間管他們叫「龍舟佬」。

據說,龍舟說唱的首創者,是一位佛山順徳龍江的破落子弟。乾隆年間,這老兄一心考取功名,赴廣州考舉人卻末能金榜題名,沒臉回去見鄉親父老便盲流廣州。那時候粵劇在廣州頗為盛行,聽粵曲成了有錢人時尚生活的一種消遣。這老兄從粵劇名伶中偷師學藝,學會了一些調子後,將其他一些曲藝元素揉合一起,拿來賣藝傳唱賺一些茶飯錢。

後來,人們發現這是一條謀生之路,學唱龍舟歌的人便多了起來。這些民間藝人手持杖頭,木雕龍船長棍,胸掛鑼鼓羅傘,遊走在茶樓,鄉渡或鄉村大榕樹下邊敲邊賣唱。所唱的,當然是討衣食父母歡心的平安祝頌語,讓聽者捧腹大笑的諧趣故事。以前,順德有個專唱龍舟歌的粵劇團,想搵外塊賺錢,就「游」到珠三角一帶去「唱龍舟」。直至1954年,這個劇團才解散。

有人說,廣州西關是粵曲搖籃。恩寧路永慶坊的粵劇博物館可以作證,一大批知名粵劇名伶就是從舊時西關的麻石巷裡走出來的。「龍舟舟,出街游,姐妹行埋莫打鬥。封封利是責龍頭,龍頭龍尾添福壽,老少平安到白頭。」這一首小曲,就是老西關「游龍舟」傳唱最為廣泛的曲子。

相傳清光緒末年,西關有個人曾經跟「鼓起南」,亦即靚少佳老爸譚傑南學戲,戲學得十分了得,誰知晚年潦倒無奈,只好以唱「龍舟」為生,由於早年師從名伶,喉功很好,唱「龍舟」自成一派,人稱「游龍桂」。「游龍桂」離世後,其弟子及親友齊唱「龍舟」為其送行,並將「龍舟王」三字刻在碑上。

上了年紀的老人回憶,舊時西關人一見到有唱龍舟的就會蜂擁圍觀,圍觀的,沒幾個甘願傻傻當吃瓜群眾。老人或師奶愛在龍船上插一炷香,左拜右拜,虔誠得很,說是拜龍王,訴求龍不翻天不攪水。更多的人則興奮地去摸摸龍頭,然後又摸摸自己的頭,寓意添福添壽。小屁孩在大家的指引下,要摸一摸龍鬚,說是摸了龍白須,將來會是好世界。

雖說吃唱龍舟這行飯的人大都是來自草根勞苦大眾,但在江湖上行走憑本事能賺了飯錢賺煙酒錢還賺足娛樂花費的,多為買賣兼睇相的「眉精眼企」醒目人。遇上衣著光鮮或家境富裕人家,通常會即興編唱一些詞句,讓聽官如做完桑拿按摩般舒服開心,然後邊向主家鞠躬「恭喜發財」,邊遞上鑼鼓收錢。主家往往都懂遊戲規則,關鍵是不差錢,尤其是大戶人家出手更為闊綽,還笑咪咪的把酬金放在鑼鼓上。

崔大倫幾年前以地道西關泮塘五秀創作的龍舟說唱,至今仍在坊間廣為傳唱。

早些年,龍舟說唱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這種民間藝術歷經了260多年至今仍沒變的是簡樸的腔調、濃濃的鄉土氣息;唱不盡的是點點滴滴的百姓生活,民眾心聲。不過,與其它「非遺」項目一樣面臨後繼乏人窘境。近年,發掘、整理和弘揚荔灣文化持續升溫,有關方面還在小學裡開辦「龍舟說唱」特色小組課外活動。

一些「老驥伏櫪」的老藝人重出江湖,為文化傳承奔走呼告,崔大倫便是其中之一,還創作了不少優秀作品。幾年前,他以地道西關美食品牌泮塘五秀創作的龍舟說唱,「鑼鼓響,唱龍舟,泮塘五秀,實在一流。第一秀是馬蹄,水份夠,皮薄肉厚,夠曬(真夠)爽口,蒸馬蹄糕,真正斗(純正)。仲(還)有馬蹄粉,食到順曬喉。」至今仍在坊間廣為傳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黃微言 的精彩文章:

TAG:小黃微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