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化解了劉備與關羽的最大矛盾,但終其一生沒受重用

他化解了劉備與關羽的最大矛盾,但終其一生沒受重用

文/媯滿聰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對劉備來說是人生中最大的轉折,這一年他拿下漢中,稱王。並非是因為劉備非要著急稱王,而是因為他的手下人,跟他這麼多年,都需要名與利,所以需要劉備稱王。劉備稱王后,面對團隊的封賞問題。

第一個難題是對關羽的封賞。關羽奉命守荊州,對拿下益州,尤其是漢中,沒有直接的貢獻。如何給關羽定級等問題,困擾了劉備一段時間。最終,劉備封關羽為前將軍,排列在將軍層級的第一位。不過,在其他的封賞方面,諸葛亮、法正等人與關羽是沒有區別的。

表面看,關羽排列在五虎上將的首位,但是這五位將軍的級別是相同的。所謂的前將軍,在軍銜上與後將軍是沒有區別的。當時,擔任後將軍的是老將黃忠。然而,黃忠在漢中之戰中立功卓越。劉備的這個封賞,讓諸葛亮非常謹慎。

諸葛亮認為,這個封賞必然惹怒關羽。劉備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但是他早已在諸葛亮之前想好了對策,那就是派費詩去給關羽授封賞,並勸說關羽。關羽憤怒地說:「大丈夫終不與老兵同列!」併當場拒絕了費詩的授銜。

費詩不慌不忙地勸道:「立王業者,所用非一。昔蕭、曹與高祖少小親舊,而陳、韓亡命後至,論其班列,韓最居上,未聞蕭、曹以此為怨。今漢王以一時之功,隆崇於漢室,然意之輕重,寧當與君侯齊乎!且王與君侯,譬猶一體,同休等戚,禍福共之,愚為君侯不宜計官號之高下,爵祿之多少為意也。仆一介之使,銜命之人,君侯不受拜,如是便還,但相為惜此舉動,恐有後悔耳!」

費詩是如何勸說關羽的呢?如果仔細解讀下發現,這根本就不是勸說,而是直接威脅。費詩的這段話有這麼幾個意思:第一、成就王霸的人,不可能靠用一個人成功;第二、漢代名相名將並沒有誰像關羽一樣心胸狹窄;第三、不要計較官號大小,不然你會後悔的。

這一番話說完,關羽立即就明白了。費詩作為一個普通讀書人,不會跟關羽說這些話的。既然費詩說完,關羽就立即道歉,並接受了封賞,足以說明,這段話是劉備的意思,而關羽已經領悟到了是劉備的意思。

這件事導致關羽產生了巨大的不安全感,所以也促使他倉促北伐,最終敗走麥城,兵敗被殺。關羽認為,如果一直在荊州守著,打天下的功勞都被很多小輩拿走了,自己成了無用之人。萬一拿下天下,關羽如何立足?

費詩的表現非常好,劉備也開始重用他。不過,這人非常耿直。劉備想當皇帝時,他直接阻攔,說了很多大道理。劉備不聽,將他貶為小官。劉備死後,諸葛亮想拉攏已經投降魏國的孟達,費詩阻攔,諸葛亮不聽。

一直到死,費詩也沒有受到過任何重用。他很有才華,也很有聰明。他勸劉備不稱帝,非常有道理。如果當時劉備不稱帝,很容易團結更多的人。遺憾的是,劉備不聽。他勸諸葛亮不要搭理孟達,孟達反覆無常,不可能與他合作。孟達之死說明,費詩判斷正確。

從費詩的案例可以看出,與上級溝通是需要技巧的。一味地直言勸阻基本上是沒有機會的。費詩空懷一身本領,最後只能遺憾地告別這個世界。今天讀到費詩的故事,依然為之遺憾,為之感慨。

參考文獻

1.《三國志》;

2.《諸葛亮與漢末政權》;

3.《李嚴興廢與諸葛亮用人》;

4.《蜀漢中央官制研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怪譚 的精彩文章:

法正的謀略在諸葛亮之上,僅以用許靖一事便可以看出
如何評價劉禪?蜀國舊臣李密:比齊桓公略差一點

TAG:文史怪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