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端午時節濕氣重,腹瀉吃啥最管用

端午時節濕氣重,腹瀉吃啥最管用

嘀嗒嘀嗒,嘩啦嘩啦,雨季來啦了……梅雨季節是一年中濕氣最盛的時候,很容易出現胃腸不適,脘腹疼痛,噁心嘔吐,四肢沉重,惡寒發熱,食欲不振,怠惰嗜卧,肢體浮腫,舌苔厚膩等等癥狀。

梅雨時節最讓人困惑的是:肚子總是不舒服,大便不容易成形,甚至腸鳴腹脹,腹痛腹瀉,輕者一日2—3次,嚴重者一日數次,很多人以為是吃了不幹凈的食物引起,殊不知大多數是因為體內濕氣重而造成的。

無濕不作瀉

腹瀉其實是體內的濕氣在作怪。濕邪為陰邪,阻遏氣機,損傷陽氣,重濁粘滯。濕邪對應長夏,進入梅雨季節後,自然界濕氣加重,體內的濕氣也就會比平時多一些。

脾對於體內水液的平衡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中醫認為,脾「喜燥而惡濕」。濕邪最易傷害脾,脾不能運化水濕,多餘的水液停滯在我們的大腸中,就容易出現腹瀉腹痛等癥狀,也就是中醫所說的「無濕不作瀉」 。

腹瀉吃什麼?

一、中成藥

香砂平胃顆粒、藿香正氣膠囊、參苓健脾顆粒、丁蔻理中丸、桂附理中丸、五苓散、糊葯、參苓白朮散等。

二、食療方

1、薏米山藥芡實粥

【組成】炒薏仁米60克,山藥30克,芡實30克。

【做法】將上三種食材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溫水,煮熟即可使用。

2、生薑紅糖水

【做法】生薑半塊切絲,加入適量紅糖煮沸,趁熱服用。

三、外療方

藿香艾葉泡腳

取藿香及艾葉各30~50克(鮮品用100克),加水2000毫升用大火煎煮至沸後改用小火煮至1000毫升左右,濾出汁液,藥渣再加水2000毫升煮至1000毫升,混合2次所煎汁液,倒入盆中,待水溫40℃左右時浸泡雙腳,時間以15~20分鐘為宜。

作者簡介

秦竹:二級教授,研究生導師,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教學名師,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教師,國家全民健康素養巡講專家,雲南省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業技術人才,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二五」重點學科帶頭人,首屆「雲嶺教學名師」,雲南省名中醫,雲南省優秀教師,雲南省師德先進個人,雲南省科普工作先進個人,雲南省高校首屆教學名師,雲南省先進教育科研工作者, 雲南省高校「秦竹名師工作室」,雲南省科普創作特別貢獻獎,雲南省首屆教育功勛獎獲得者。現任雲南中醫學院方劑學教研室主任、中醫藥文化宣教中心首席教授,中華中醫藥學會方劑學分會常務理事,中華中醫藥學會科普分會常務理事,雲南省健康教育協會中醫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雲南省中西醫結合學會心身醫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雲南省醫師協會養生醫師分會副主任委員。主編出版教材專著17部,公開發表學術論文180餘篇,榮獲國家和省部級獎勵30餘項。

責任編輯/陳思思排 版/李艷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南中醫 的精彩文章:

補腎的方子那麼多,但這個特別的方子豈能錯過?
經濟實用的美容小方法——愛美必看

TAG:雲南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