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裝反的日晷,錯位的責任

裝反的日晷,錯位的責任

西安南門城牆上的一處新裝的日晷,一年前被發現有問題,晷盤裝反了,原本應該在上方的子時卻被刻在了晷盤的下方;位置也擺錯了,本應坐南朝北卻裝成了坐北朝南。原本應該立即糾正的事,可一年後,裝反的盤子還在老地方。

這讓人很不能理解,弄錯的事,媒體報道了,錯在哪裡專家也解釋得很清楚了,相關部門也承認,那為什麼不改呢?工作人員解釋,這是因為日晷是石雕一體的,晷盤和底座無法分離的,只能全換掉,那就換唄,一年的時間,應該夠折騰了吧?這一年時間裡,相關部門到底在幹什麼,怎麼處置的,能否跟公眾解釋一下。

哪怕重新製作需要時間,需要走程序,涉及很多單位,有很多不能不做的步驟,但搬走一個錯誤的日晷應該費不了多少時間吧?怎麼一年時間過去了,它還在城牆上呢?

一座千年古城、古都,中華文明史上光輝燦爛的城市,就這樣讓一個很低級的錯誤,日復一日地提醒遊客,製作管理水平如何拙劣,這心也太寬了點吧?相關部門難道不覺得這有損一座文明古城的形象嗎?

照理,這樣的錯誤本不該犯,製作單位在製作之初就應該對日晷有個詳細的了解,日晷歷史悠久,關於日晷的原理是什麼、如何製作,有豐富的史料可供查詢;日晷也是歷史上非常常見、使用廣泛的計時工具,有很多人明白是怎麼回事,還有很多專家學者可以諮詢,只要事先做好功課,要防止類似的錯誤並不難。製作單位不懂,還有負責改造的單位把關,改造單位不懂,還有相關部門、相關專家把關。像古城牆這樣的文物修繕、重建或者改造,每動一磚一瓦都極有講究,都需要專家的參與、嚴格的論證,它復原改造以後的面貌是否符合古制,是否合格,經得起歷史的檢驗,需要嚴格地評估,也就是說,只要相關單位把握嚴格,按程序走,各司其職,不走過場,這樣的錯誤就不會犯,犯了也能第一時間糾正,更不會讓它上了城牆,通過驗收,成為公眾談論的對象。

西安是座古城,這座城市被視為文明的代表,它深厚的文化積澱意味著,它比普通城市對這一類的錯誤有更低的容忍度,正因為如此,公眾才會對城牆上的一處日晷的刻度擺放問題如此關注,大家並非不能接受錯誤,而是不能接受錯誤存在的方式。看在眼裡的是失誤,但反映出的還是一座城市管理水平和管理機制的問題。

所以,這個錯誤的出現,不僅說明相關單位學藝不精,自以為是,也說明態度不好,不夠認真負責,而某種程度上說,後一種比前一種更讓人擔心。它往往是跟責任不清晰,制度執行不到位,專家的作用和意見沒有得到尊重,管理不精細不專業,糾錯機制失靈,反應機制不靈活聯繫在一起的。裝反的是日晷,但錯位的是責任。

這樣一座從製作到安裝都有問題的日昝立在城牆上,讓千年古城蒙羞,而有錯不糾,或者不能及時糾正,更是該打板子的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日科學 的精彩文章:

高分六號升空 中國「天眼」工程數據體系基本形成
柔性人造觸覺神經研發成功

TAG:今日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