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重磅!國產二代艦載機競標或揭曉:中型二代艦載機兩年內首飛

重磅!國產二代艦載機競標或揭曉:中型二代艦載機兩年內首飛

據媒體報道,我海軍的下一代艦載機究竟如何一直牽動人心,畢竟殲15戰機無論怎麼改進也是一款四代戰機,相對於F22、F35這種第五代戰機相差甚遠。為了在海上作戰的時候能保證足夠的作戰能力,我海軍必須要研發一款先進的第五代戰機,即和F35同級別,甚至可以碾壓的型號,這就帶來了另一個問題,那就是我海軍的第五代艦載機究竟選擇中型還是重型,兩種型號都各有好壞,實際上很難選擇。雖然對於大國海軍來說這個問題不難解決,畢竟其航母多,艦載機數量世界第一,即使採用戰鬥力較弱的型號,也可以通過數量來彌補,但我海軍未來20年內最多也只有6艘航母,一個選擇不當很可能就會造成對抗劣勢。軍事專家告訴記者,按照未來我方第二代艦載戰鬥機和配套作戰能力建設發展的規律判斷,我第二代艦載戰鬥機將在2020年前後首飛,2025年裝備部隊使用,其節點恰恰與003型航母下水服役的節點吻合,除此之外,作為我國彈射型航母的主要艦載機配套工程,類似的節點還有空警-600艦載預警機、殲-15S雙座彈射型戰鬥機、殲-15電子戰飛機、直-20反潛直升機、艦教=10艦載教練機等等。

據悉,由於中型艦載機的優勢就是在制空能力上不亞於重型機,且因為相對較小的體積,還能攜帶更多的數量,劣勢則是中型機的打擊能力不夠強,一般也很難滿油滿彈起飛,即使在彈射器的幫助下,可以滿油滿彈執行作戰任務,也很難保證足夠的航程和作戰半徑。重型機的優勢就是大多數都擁有極強的多用途作戰能力,一般情況下制空能力也略強於中型機,但問題就是成本比中型機要高得多,且因為相對較大的尺寸,根本無法在航母上攜帶多少,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也最多只能攜帶40架左右的重型機,其在作戰的時候往往只會攜帶2個中隊24架重型機,而數量則有中型機來彌補。

對於我海軍來說,無論怎麼選擇實際上都有不少問題,我海軍下一代航母的排水量僅在8.5萬噸左右,這個尺寸的航母即使攜帶戰機,也不可能攜帶多少重型機,而如果攜帶中型機,則可以保證50架以上的數量,而在執行制空任務的時候,數量甚至決定了一切。不過,一些觀點認為,如果使用中型機的話,那麼就未必能在F35面前佔據優勢了,究竟是應該保證質量優勢,還是用足夠的數量來保證對海域的控制能力,實際上是很難抉擇的,再加上我空軍已經服役了先進的第五代戰機殲20,只需要進行改進即可,而中型機FC31至今為止還未能投入現役,甚至沒有進入密集試飛階段。軍事專家告訴記者,殲20戰機改裝艦載機在技術上沒有難度,但在經驗上沒有優勢的情況下,鶻鷹戰機的艦載版本現在更具優勢,按照沈飛殲-15艦載戰鬥機總師所講,新型艦載機將在2020年前後試飛,顯然在這方面下足功夫的鶻鷹可能更有希望。

如果選擇這款戰機,想要讓其上艦形成作戰能力,至少需要10到15年時間,而這些時間甚至已經足夠將重型機改造完畢甚至部署至少2到3個中隊了。因此在航母上究竟需要部署哪種戰機還是個問題,尤其是面對大國海軍的福特+F35C的組合,先進的第五代戰機+電磁彈射航母才是必要的,繼續使用殲15戰機則很可能會被輕鬆打垮。第五代戰機和第四代戰機的差距實在太大,F35C在和F18E/F的對抗中甚至打出了十倍以上的交換比,我海軍自然也需要一款先進的第五代戰機提升海軍作戰能力,才能保證未來海上對抗中的制空、制海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圖說軍事 的精彩文章:

國產新一代155毫米口徑卡車炮首次曝光:世界最強炮兵火力
全世界陸軍防空密度最大的國家到底是誰?看完這個你就明白了

TAG:圖說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