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有好班風就沒有「壞」座位

有好班風就沒有「壞」座位

有好班風就沒有「壞」座位

排座位是班級管理中一件重要的事情,不同的座位排法,透露著不同的理念和不同的考慮。找到一種完美的座位排法,或許只能永遠在路上。每一種座位排法都會有利與弊,我們要做的就是發揮其優勢,規避其弊端。這樣說並不是認為座位排法沒有好壞之分,那些落後的、有明顯弊端的座位排法還是要改的。

按傳統排法,在「地理位置」上確實有一些不好的座位,比如,前排角落裡的座位由於角度問題,黑板上某些地方的板書會看不清楚,有時教師身體也會擋住學生視線。同時,這些位置的學生容易處於教師視線之外,被教師忽視,缺少課堂存在感。一些班主任出於管理方便的考慮,把調皮學生排在這些位置,這種做法管理的成分多而教育的成分少,並不利於學生成長和學習。

有些班主任寧可教室後邊空著,也不讓前排角落空著,這樣使得教室里座位整齊,且學生容易掌控。其實,教室後排的座位並沒有客觀上的弊端,既不會由於反光看不到黑板上的字,也不會被教師擋住視線。可以說,和前排左右角落的座位相比,後排的位置更好。因此,我一般會空出前排角落的位置,不讓學生受到客觀因素的影響。

現在很多先進的教育理念和座位排法,正是考慮到了座位位置、師生距離、師生相對的姿態、學生心理感受等因素。好的座位排法,對課堂有促進作用,但是,如果課堂管理、班風建設跟不上,不能克服某種座位排法存在的弊端,也會削弱座位的積極作用。比如,環形座位的排法,當教師面對一方學生時,就會背對另一方學生,教師如果注意不到,處理不好,就會影響到學生學習。再比如,以小組形式團團坐的座位排法,雖然有利於學生小組合作,但是也要防止滋生小團體主義,削弱班級凝聚力。所以說,安排座位不是孤立的,要和教師的課堂教學和管理聯繫起來看。

在排座位時,不能不考慮學生的意志。在家長和教師看來,傳統座位排法中,學生一定願意坐在「好座位」,「好座位」更利於學生學習。事實上,一些學生,包括成績優異的學生並不願意坐在「中心地帶」,他們更喜歡坐在略偏甚至是靠後、靠邊的座位,而且坐到那樣的位置,也並沒有影響他們的學習。

傳統座位排法中,「黃金地帶」許多人爭搶著坐。新的座位排法就是要促進更大的教育公平,讓每個座位都成為「黃金地帶」。但是,一個問題的解決,往往伴隨著另一個問題的產生。在解決座位問題的同時,班級建設還需打出組合拳。對於學生來說,「鄰居」的影響至關重要,很多家長就是由於學生與同桌或前後同學關係處理不好要求調座位。而這些別人不願意與其為鄰的學生也是班級里的一員,班級也要悅納和轉化,這就需要依靠好班風。有了好班風、好課堂,就沒有「壞」座位。

座位的安排、調整,歸根結底是為了學生髮展和班級建設,為了課堂教學任務和理念的落實。在考慮座位安排時,課堂、班級文化的建設不可忽視。沒有「軟體」的配套跟進,再好的「硬體」也發揮不出應有的作用。

當我們學習別人先進的排座位理念時,也要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和班級文化理念,否則可能邯鄲學步,寸步難行。讓教室沒有差座位不只是「地理位置」的問題,班級建設至關重要。人人有「好鄰居」,有良好班風,即便是傳統的座位排法,弊端也會降至最低。(作者單位:河南省焦作市修武縣實驗小學)

文章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中國教育報2018年06月06日第10版 課程周刊·教改視野

本期編輯:楊文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統編新教材中端午民俗與屈原的故事
校園欺凌治理的第三方視角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