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切·格瓦拉:四海為家,精神不朽

切·格瓦拉:四海為家,精神不朽

六月十四日

歷史上的今天:公元1928年6月14日,古巴革命領導人、古巴共產黨和古巴共和國主要締造者之一切·格瓦拉(原名埃內斯托·格瓦拉)(Ernesto Guevara)誕生於阿根廷第三大城市羅薩里奧。

本文約1600字,閱讀需要約5分鐘

幼時的切·格瓦拉

切·格瓦拉出生在一個中產階級家庭,他的父母都出身於世家。優越的出身和父母開明的教育觀似的切·格瓦拉從小就關心時事,並逐漸培養了較好的全局觀。他小學三年級(1937年)時,西班牙內戰爆發,他便在卧室中掛上一張西班牙地圖,時刻關注戰爭的走向。

少年切·格瓦拉

1948年,切·格瓦拉進入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攻讀醫學學士學位。1950年1月暑假時,切·格瓦拉遊歷阿根廷北部12省;次年,在朋友阿爾貝托·格拉納多的建議和陪同下,格瓦拉休學一年,乘摩托車遊歷整個南美洲,在這次旅行中,格瓦拉真正走出了原來養尊處優的中上層社會,走到底層社會,並體驗到了民眾生活的疾苦。也正是在這次旅行中,他的國際主義思想逐漸萌芽。他回到阿根廷後,在日記中寫道:寫下這些日記的人,在踏上阿根廷的土地時,就已經死去,我,已不再是我。這些文字充分表明,格瓦拉在遊歷拉美後,思想已經發生了深刻的轉變,開始樹立了「先天下之憂而憂」的意識,他要和之前那個平庸的自己做一個了斷。

1953年,切·格瓦拉完成學業。不久後,他再次環遊拉美。當時的瓜地馬拉由左翼的阿本斯政府執政,進行土地革命,反對國外企業壟斷。這個新生的共產主義政權深深打動了切·格瓦拉,他在瓜地馬拉停留下來,參加保衛共產主義政權的鬥爭。在這個過程中,他結識了後來的第一任妻子、革命者、秘魯人伊爾達·加德亞。在戰友們的影響與引導下,切·格瓦拉的共產主義思想逐漸成型。他的綽號「切」(Che)是拉美人打招呼時常用的西班牙語語氣詞,也是在瓜地馬拉時所得。

1954年,美國命瓜地馬拉軍官阿馬斯組織僱傭軍反攻瓜地馬拉,6月,總統阿本斯宣布辭職,革命政權被顛覆。

此時的切·格瓦拉意識到只憑醫道或溫和的改革並不能拯救人類。若想救拉美人民於水火之中,必須發動一場暴力革命。1955年,切·格瓦拉抵達墨西哥城,並見到了後來的古巴革命另兩位領導人——卡斯特羅兄弟。

當時的古巴由美國扶植的巴蒂斯塔獨裁政權統治,流亡墨西哥的卡斯特羅兄弟一心重返古巴,推翻獨裁政權,建立共產主義國家。三人一拍即合,切·格瓦拉很快被邀請進入由之前卡斯特羅兄弟組織的一次失敗革命命名的「七·二六運動」組織,真正成為一名革命戰士。

七·二六運動

1956年12月2日「七·二六運動」組織成員發動起義,在古巴南部登陸。他們很快遭到獨裁政府的軍事襲擊,82名戰士僅剩12人,革命軍很快改變戰術,進入古巴東南部馬埃斯特拉山區進行游擊作戰。經過兩年多艱苦卓絕的鬥爭,革命軍終於恢復了實力。1959年1月1日,卡斯特羅兄弟、切·格瓦拉等人發動起義,推翻獨裁政權,建立了社會主義性質的古巴共和國,古巴革命最終取得勝利。這一年,切·格瓦拉取得古巴公民身份,並領導古巴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同年5月,格瓦拉於伊爾達離婚,6月,他與一同參加古巴革命的阿萊達·瑪奇結婚,二人育有4個子女。1964年,切·格瓦拉出訪剛果(金)等非洲八國及中國,獲得了很高的國際聲譽。

切·格瓦拉與周恩來

1965年,切·格瓦拉離開了自己為之奮鬥多年的古巴,前往剛果(布)訓練革命軍,在剛果的革命並不成功,切·格瓦拉被剛果(布)政府及美國中情局嚴密監視,最終革命不了了之。離開剛果後,切·格瓦拉並沒有回到古巴,他寫信向卡斯特羅等人道別,宣稱將斷絕與古巴的聯繫,繼續投身於世界其他地區的革命事業。儘管卡斯特羅極力挽留,但切·格瓦拉還是沒有再踏上古巴的土地。

1966年,切·格瓦拉到達玻利維亞投身革命。由於游擊隊中一名叛徒的泄露,1967年10月8日,游擊隊營地被圍,玻利維亞政府軍很快逮捕了切·格瓦拉。次日,切·格瓦拉被槍殺,一代革命傳奇就此謝幕。

1967年10月8日,切·格瓦拉被捕

切·格瓦拉的遺體在此後的30年間不知所蹤。1997年,人們在玻利維亞的維亞普拉卡山下發現了他和戰友們的遺骸。當年10月9日,也就是切·格瓦拉遇害30周年那一天,古巴國務委員會宣布10月11日-17日為國喪日,17日上午,切格瓦拉被安葬於他生前戰鬥過的聖克拉拉。這位四海為家的革命者終於「魂歸故里」。

切·格瓦拉墓及其銅像

作為文化符號的切·格瓦拉

切·格瓦拉儘管已經逝去,但他那真誠、浪漫、追求國際主義和冒險主義的精神卻被人們一直傳頌著。他那張著名的肖像照已經成為了鼓舞全世界人們去反抗、去鬥爭的精神標誌,激勵著人們為了自己的理想而奮鬥終生。可以說,切·格瓦拉的生命,以另一種光輝、不朽的形式繼續延續在這人世間。

ChinaAmadeus, detect the history at anywhere, anytime.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餘生不長,請善待自己
既然相遇,就是緣分,別管能走到哪一天!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