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春風不度玉門關(四十):背叛

春風不度玉門關(四十):背叛

原標題:春風不度玉門關(四十):背叛



烏孫國接受了漢朝的羈縻,即使不一定出兵助漢,也會在政治上站在漢朝一邊。而在建初八年六月,北匈奴貴族稽留斯等人,率領三萬八千人、馬二萬匹、牛羊十餘萬頭,款塞來降。這表明北匈奴再一次發生分裂,正是西域用兵的大好時機。

次年,漢章帝劉炟又派出了一支八百人的隊伍,千里迢迢地趕到班超麾下。班超整頓隊伍,率領一千八百漢軍和疏勒、于闐聯軍,首先攻打依附於龜茲的另一個小國莎車。莎車距離疏勒很近,人口一萬六千多人,兵馬不過三千,本來是十拿九穩的事情,但凡事就怕萬一。


班超正騎馬巡營,安排士兵圍困莎車王城,看見幾個于闐人有些懶散,他走過去激勵一番,有說有笑,立馬就像換了個人似的。突然,一名傳令兵慌慌張張地跑了過來,氣喘吁吁地說:「班、班司馬,疏勒王他反、反了!」班超用眼神示意他不要聲張,又若無其事地打哈哈:「走,有什麼事進帳再說。」幸虧他們說的是漢話,普通的于闐士兵並沒有聽懂。


剛一進帳,班超的臉色刷地一下黑了下來,他對賬幕外面的衛士說:「本長史有緊急公務,外人一律不得入內!」帳外答喏。他又一把拉過傳令兵問道:「快說說,究竟是怎麼回事?」傳令兵定了定神說:「長史,是這樣的。聽說莎車王派細作遊說疏勒王忠,許以重利,結果王忠就反了。他怕我軍報復,就逃到西邊的烏即城,自立門戶。」這位有過命交情,如今還是姻親關係的王忠突然翻臉,令班超始料未及。


班超扼腕嘆息,沒想到這個曾為兄弟兩肋插刀的人,現在竟在背後插了兄弟兩刀。但憤怒是沒有用的,當務之急是保住疏勒這個根據地,如果有失,恐怕要死無葬身之地了。

班超立刻升帳,召來軍官議事,他開門見山地說:「疏勒王忠受人鼓惑,已經反了。」大家一陣交頭接耳。他清了清嗓子繼續說:「軍情緊急,來不及細說了。各位回營後,只說莎車已經議和,不必再動刀兵。然後連夜開拔,收復莎車,拜託了!」


夜深人靜之時,聯軍營中的各處火把還都通明,遠遠望去毫無異樣。營中的士兵們卻井然有序地分批撤出,在十里外重新集結,把一座空營留在莎車城下。次日清晨,警戒的莎車士兵看見營中的帳篷少了一大半,無人走動,也沒有生火做飯,迅速向上鋒報告。莎車將領派一隊人馬小心翼翼地接近營區,終於發現裡面已經空無一人。莎車人吃驚不小,以為聯軍用了遁地之術,也不敢出城追趕。


王忠,我班超又回來了!


幸運地是,疏勒王城並沒有抵抗漢軍,這裡的府丞名叫成大,一向與班超交好,他直接打開了城門。班超已經對王忠失去信任,他扶起成大,反行了一個大禮。成大有些窘迫,忙問:「長史這是何意,折煞我了。」班超沒有抬頭,接著說:「國不可一日無君。王忠棄國而去,是自絕於疏勒百姓,府丞也是王族,請即王位,以慰眾心。」


成大還想推辭,想說還是另請高明吧,但班超同志講,大家都已經研究決定了。成大不會念詩,只能接受命運的安排,在他的配合下,班超收羅沒有跟著王忠叛逃的部隊,迅速奔赴烏即城。

無論如何,曾經的戰友情還是有的。班超帶了兩個隨從,靠近城邊要王忠出來答話。王忠很不情願地露面了,身邊緊跟著兩個手持盾牌的衛士,戒備森嚴。班超問:「兄弟,你現在已經不是疏勒王了。我只問你,為何要謀反?」王忠冷笑道:「謀反,我就是王,謀誰的反?這多年來,疏勒人只知有長史,不知有王忠。我不過是台上的木偶罷了!」班超嘆口氣說:「原來如此。兄弟你是誤會了,我班超之志,要使西域與中原混一。這小小的疏勒國,不是我想要的,等到各國臣服,自然歸政於你。」王忠不屑一顧:「多說無益。我疏勒小國寡民自得其樂,不必與中原交通。」


班超無奈,只得下令攻城,王忠也有一批堅定的追隨者,雙方你來我往,一時竟難分勝負。王忠還有後手,他說服康居王發兵來援,康居國實力不俗,人口六十萬,兵馬十餘萬,由此與漢軍相持半年有餘。


上兵伐謀,其次伐交,班超懂得這個道理。聽說康居國最近與月氏國聯姻,兩國實力不相上下。月氏國與漢朝有傳統友誼,這是可以利用的機會,班超備下重禮,修書一封給月氏王:「昔日博望侯與貴國相約,共擊匈奴,事雖不成,而情誼猶在。今我軍征討疏勒叛逆,而康居王不明事理,出兵助逆,請王上借姻親之好,曉以大義,早日休兵。」月氏王很樂意做這個順水人情,而康居王也並不想與漢朝鬧僵,他突然變臉,脅持王忠返回了康居。班超再次牢牢控制了疏勒。

https://mp.weixin.qq.com/s/lSD4_klO90oqQczc4pU9xw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另眼觀歷史 的精彩文章:

春風不度玉門關(三十七):輪迴

TAG:另眼觀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