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與包拯齊名,獲得朝廷31次獎勵,為何不能陞官

他與包拯齊名,獲得朝廷31次獎勵,為何不能陞官

在民間,包青天包拯的名氣最大,幾乎就是清官的形象代言人。海青天的知名度也不小,以剛直不阿而聞名於世,罵得嘉靖皇帝狗血淋頭。然而,歷史上與他們兩位齊名的大清官在今天卻相對低調,默默無聞,他就是明朝的況鍾。

他與包拯齊名,獲得朝廷31次獎勵,為何不能陞官

與包拯、海瑞不同,況鍾並沒有通過科舉考試當官。在他年輕的時候,縣令俞益需要一位書吏,就看中了精通文墨,辦事幹練的況鍾。然而,況鐘的家人都反對,他們認為以他的才華,遲早能考上科舉,叩開通往仕途的大門,何必屈就做一名刀筆吏呢?

但俞益以蕭何、曹參、孫伏伽、張元素等人的例子勸服了況鍾,而後者以兢兢業業的表現證明他沒有辜負信任。俞益與禮部尚書呂震交好,推薦了況鍾,而當時明成祖朱棣正好廣攬人才,經過他的親自面試,錄用況鍾為六品禮部儀制司主事。

他與包拯齊名,獲得朝廷31次獎勵,為何不能陞官

其實,明成祖雖然為了選拔人才,在科舉之外特開了這樣的舉薦制度,但並不喜歡刀筆吏,他認為刀筆吏為人刻薄,曾說過:


若刀筆吏,知利不知義,知刻薄不知大體,用之任風紀,使人輕視朝廷。

然而,見到況鍾一面後,打破常規,直接任命為六品官員,這是連普通進士都做不到的,可見況鐘有多大的魅力。此後在朝廷的崗位上,況鍾一干就是九年,他廉潔奉公,不徇私情,辦事認真,光朱棣給他的獎勵就有31次之多。

他與包拯齊名,獲得朝廷31次獎勵,為何不能陞官

宣德五年時,況鐘被舉薦為蘇州知府。在當時,蘇州是「天下第一劇繁難治」之府,但是在這裡,況鐘的才華和道德才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揮,成為人人稱頌的「況青天」。

其實,況鍾來蘇州之前,就考慮到蘇州難治,首先的問題是吏治。作為多年的老吏,他非常有經驗,但一到蘇州府時,先是裝傻充愣。處理公文時,左顧右盼,四下諮詢。旁邊的衙役大喜過望,紛紛奔走相告:這個知府很蠢,好欺負。(太守暗,易欺

他與包拯齊名,獲得朝廷31次獎勵,為何不能陞官

然而,三天過後,摸清底細的況鍾召集所有衙役。他嚴肅的說:「該辦的事情,你們阻止我辦,不該辦的事情,你們擅作主張。老百姓希望你們作主,你們卻徇私舞弊,按律當斬!」

這些官吏還不以為然,然而當況鍾真的將為首幾個惡吏斬首時,他們才知道害怕,紛紛磕頭求饒。他們至此知道,新來的這位蘇州知府,不是軟柿子,必須好好當差才有活路。

他與包拯齊名,獲得朝廷31次獎勵,為何不能陞官

蘇州府的吏治大為改觀後,況鍾又微服私訪,到下屬的多個縣了解情況。他將為非作歹的十幾個知縣、典吏彈劾罷免,終於讓整個蘇州官場震動,一時間「庶使奸貪無僥倖之門,正人有激揚之志」。

蘇州當時比較富裕,是朝廷徵收賦稅的重要地區,不合理的苛捐雜稅也名目繁多。況鍾卻絲毫沒有顧及自己的前途,他一次又一次上書,請求減免賦稅,減輕百姓的負擔。最終,朝廷拗不過這位倔強的知府,「減省一百五六十萬之數,俱為永制」。

他與包拯齊名,獲得朝廷31次獎勵,為何不能陞官

在他來蘇州之前,前任知府積壓了大量的案件,「累年莫決,囚多死於淹禁」。況鐘沒有新官不理舊賬的規矩,蘇州一共有七個縣,他就一個縣一個縣的來斷案。花了整整一年時間,勘和審理了一千多起案件,所有原告被告都心服口服,民間再無喊冤之聲,大呼況鍾是包龍圖在世。

他在蘇州時,還認真清理了軍籍人員,避免了欺瞞的現象;他興修水利,實地到工地查看,針對蘇州湖泊眾多,情況複雜的特點,逐一提出解決方案;他建立濟農倉,在豐年儲備糧食,災年開倉賑災,在他任上,百姓沒有因災害而餓死的。

他與包拯齊名,獲得朝廷31次獎勵,為何不能陞官

但是,這樣的能吏,卻在蘇州知府的任上一干就是十三年,最後老死於任所。這倒不是因為官場險惡,實在是因為蘇州百姓不肯放他離去。他繼母何氏病逝時,按照規矩他要回鄉守制,然而蘇州百姓卻有三萬多人聯名上書,請求朝廷讓況鍾回來,還編寫了歌謠:


況太守,民父母。願復來,養童叟。

此事驚動了宣德皇帝,他讓況鍾奪情,甚至不必來京師謝恩,趕緊回去善待百姓。到了況鍾任滿九年後,他要回吏部述職,接受考核,這時候蘇州兩萬多百姓跟隨著送他,不少人拉著他的車馬,不願意他離開。況鐘面對人潮人海,寫下了著名的詩句:


清風兩袖去朝天,不帶江南一寸綿。慚愧士民相餞送,馬前灑酒注如泉。

這些百姓再次聯名上書,朝廷只好發放他正三品俸祿,並讓他繼續擔任蘇州知府。得知這個消息,蘇州全城歡聲笑語,如同迎回自己的父母一般。

他與包拯齊名,獲得朝廷31次獎勵,為何不能陞官

這一次就任,也是況鍾最後一次,他在蘇州知府的職位上工作了十三年,死在了崗位上。蘇州七個縣,全部自發修建了況公祠,許多百姓在家中供奉他的牌位。他的遺體送回江西老家時,蘇州人全部停工停市,十里長堤站滿了人,哭聲一片。運靈柩的船中,「惟書籍,服用器物而已,別無所有。」後來,況鐘的墓在上世紀被盜,結果發現只有幾件衣服和一根發簪,別無他物。

本來,我想窮盡筆墨評價況鐘的一生,寫來寫去,不如用他的同行海瑞的一句評價更為恰當:勝作十年救時宰相

喜歡請點擊關注,天天為您帶來有趣的歷史。

參考資料:《明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珏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他巴結奸臣上位,卻有一項愛好,讓他成為青史留名的英雄
兩個大臣拒絕陪國君喝酒,一個受到禮敬,一個卻被辭退

TAG:小珏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