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中國最早「衛生防疫保健節」端午,古人怎樣巧妙將中藥用於保健呢

中國最早「衛生防疫保健節」端午,古人怎樣巧妙將中藥用於保健呢

端午節節俗溯源

香囊,是我國古人巧妙地將中藥用於保健、防疫的實例。一般於每年的端午節前趕製,是以五顏六色的棉織品用絲線綉上人物、器皿、花卉、五穀、瓜果、鳥獸、魚蟲等形狀,內裝具有芳香氣味的中藥,如藁本、白芷、蒼朮、細辛、石菖蒲、丁香、甘松、辛夷、薄荷、紫蘇、雲香草等而製成的。綜合這些中藥的功能,香囊具有散濁化濕、滅毒驅蟲、醒腦爽身等作用。經過一年的揮發,藥物的氣味慢慢變得淡了,來年的端午節再綉制出新的香囊來。

由於年復一年眾多婦女的積极參与,香囊的品種、藝術性得以不斷提高,久而久之,逐漸形成了我國民間一種有創意的特色工藝品。它玲瓏別緻,絢麗多姿,形態各異,大小不一,小的可佩可戴,大的可懸可掛。香囊還被視作男女相愛的信物互相饋贈,以至於演繹出《香囊記》這樣的故事來。

古詩《孔雀東南飛》中已有「妾有綉腰襦,葳蕤自生光。紅羅復斗帳,四角垂香囊」,說明香囊在南北朝時期己廣泛流行。漢代名醫華佗,也曾利用香囊的這種易於普及、易於為群眾接受的便捷形式,把相關香葯做成香囊掛於室內,防治肺結核、泄瀉等疾病,均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送 /你 /一/個/香 /包

除了把香葯裝入香囊外,人們還把新鮮的香味植物插於戶外,把香味中藥藏於貴重的衣物中,以達到與香囊相同的作用。唐代宮妃們有以香葯熏衣和裹衣收藏的習慣,除增加衣物的芳香外,對防止衣物蟲蛀和對衣物進行消毒也都有積極的作用。

香熏療法也是古老的運用香味中藥療疾防病的手段。把香葯熔入蠟燭、木屑、熱水等媒介中點燃或沐浴,通過口鼻、皮膚的呼吸運動,達到清潔空氣、清潔皮膚、殺菌滅毒、舒暢身心的效果。根據這一原理,美容業還創造了「香熏健體」的新概念,用芳香類中草藥製劑配合按摩,使香精油滲入皮層,進入血液,從而起到改善血液循環、排除體內毒素、潤滑肌膚、延緩皮膚老化的作用,成為健身美容史上一道新的風景線。

現代人對香味的應用更加廣泛,與之相關的熏香爐、熏香燈、熏香皂、熏香水、熏香散等把瀰漫的香氣帶進了人們的生活空間,使熏香成了一種生活時尚。此外,用香味中藥菊花、藁本等做成的芳香枕頭,有降低血壓、治療失眠的作用;用香葯配入相關藥物做成的花露水,有爽身香體、祛除痱子的作用;用香葯藿香、佩蘭等製成的潔口劑,有祛除口臭、防治齲齒的作用;用香葯側柏葉、細辛等製成的噴霧劑,有治療鼻炎、防止鼻塞不通的作用等,都是對香味藥物防病治病作用在生活領域裡的發揮。

端午節健康話題

香囊的醫療保健作用,來源於芳香中藥的功能。關於這一點,中醫藥典籍中記載很多,古老的《神農本草經》中就有「香者,氣之正,正氣盛則除邪辟穢」的論述。《山海經》中也有相同的觀點,說熏草「佩之可以已癘」。「癘」就是與傳染、流行一類有關的疾病。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引經據典,從醫學科學的高度上對香葯的功能做了說明:「張仲景辟一切惡氣,用赤朮同豬蹄甲燒煙,陶隱居亦言術能除惡氣,弭災疹。故今病疫及歲旦,人家往往燒蒼朮以辟邪氣。」

難能可貴的是,古人不僅把具有香味的藥物作為直接治療相關疾病的工具,而且能把它做成生活用品用於疾病的預防上。這種把高深的科學知識從專業醫家普及到普通百姓中去的做法,是我國古代「治未病」的先進思想以及重視環境衛生超前意識的充分表現。它又一次反映了中醫學來源於實踐、檢驗於實踐,來源於群眾、服務於群眾的民族特點,回答了中醫學何以能富於永恆性和生命力的實質問題。

翻開中醫藥典籍不難發現,香味藥物的治病範圍在內、外、婦、兒、骨傷各科和呼吸、消化、循環、內分泌諸系統的全部領域內差不多都佔有著重要席位。中醫對香味藥物運用得非常廣泛,也最具說服力。像大家熟知的具有理氣消脹功能的木香順氣丸、清心開竅的安宮牛黃丸、防暑止嘔的避瘟丹、活血消腫的蟾酥丸、調中散寒的沉香溫胃丸、舒筋鎮驚的大活絡丸等,無不是以芳香走竄的藥物為主葯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藥 的精彩文章:

養肝就是養命,養肝補肝這3種食物最有效,用不了3塊錢
中藥白話解--金銀花

TAG:中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