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心理小科普-關於樣本量不足對心理學結論的影響

心理小科普-關於樣本量不足對心理學結論的影響

「樣本量不足的心理學結論會造成各種各樣的問題。」

最近福兒爸看了一篇討論心理學結論準確性的文章,其中一個討論點很有意思:很多大眾耳熟能詳的心理學實驗以及其結論其實都不具備那麼高的準確性,因為實驗的參與者往往都是50名當時的大學生,這使得實驗本身就不具備充足的普適性。福兒爸不清楚「50名」這個準確的數字是從哪兒出來的,因為確實沒查到相關信息(絕不忽悠!),不過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在心理學領域,由於」樣本量不足導致結論不能很好地推廣結論」這種現象是很常見的。很多時候,當研究者們確定好一個命題之後,他們會突然發現符合試驗條件的人選其實沒有想像中得多。由於各種實際的問題,比如說研究經費不足或是投資方的時間要求,研究者們往往會硬著頭皮用相對少量的實驗結果去總結出本應適應大多數對象的結論。這就使得結論本身是具有欺騙性的。然而對於不具備大量專業知識的大眾來說,他們往往會忽略實驗的細節,直接去看實驗的結論。這就使得很多有限制條件的結論在大眾之間會廣為流傳,漸漸地變成了普世結論。

這種情況隨著社會的發展越來越顯著,原因很簡單:人們越來越關注心理健康以及相關問題,隨著而來的各種心理學文章也是越來越多。基數大了,出現的問題也會變得躲起來。很多時候,我們看文章的時候會覺得很有意思(有的心理學案例真心挺好玩兒的,實話),也因此潛移默化地認為其結論一定也適用於我們的生活。但是隨著我們在生活中一點兒一點兒應用,我們發現好像並不是那麼回事兒。究其原因,還是因為文章中所涉及的理論的樣本量不足(缺失或是錯誤配對)。這些關於樣本量的問題會使得結論具有局限性(時間、空間)。對於日常生活來說,我們需要的是具有普世效用的結論,而不是僅能針對個別案例所得出的結論。然而由於我們對「樣本量」這個話題的接觸並不是那麼得多,我們經常會忽略這個因素所造成的問題。今天福兒爸就來講講針對於「樣本量不足」這個問題,作為心理愛好者的我們,應該在日常的閱讀中注意哪些問題。

首先最重要的一點,「樣本」是針對於研究的問題本身而談的,如果對研究話題有了理解上的偏差,那麼」樣本量」自然會不足,也因此會導致得出的結論出現問題。最常見的偏差便是搞混了研究的對象(人)是誰。福兒爸研究生時期主要研究的話題是「雙語教育與兒童自閉症的關係」。這個話題很有意思,以後找時間會和大家詳談(今天這個不是重點啦)。這裡要說的是,當時福兒爸研究出來的結論是:儘早的進行雙語教育,可以有效地避免兒童自閉症的發生以及緩解兒童自閉症的相關癥狀。這個結論本身沒有什麼問題,但是當我將這個研究成果和朋友們聊起的時候,很多人都會很自然的忽略掉「兒童」兩個字(即使同為心理專業的朋友也會犯這個錯誤哦)。這就很尷尬了,因為福兒爸並沒有研究「雙語教育和成人自閉症的關係」啊。研究中的很多結論都是不適應於成年後的自閉症的。舉個例子:

福兒爸當時總結出了「越早進行雙語教育的干涉,自閉症兒童的癥狀就能得到越有效地緩解」。較早的雙語干涉是為了讓小孩兒練慣用不同的思維方式去思考問題(不同的語言會帶來不同的思維模式),同時也是為了讓他們有更多機會和別人接觸,從而獲得更多的走出自己的內心小圈子的機會。然而這對成年人有用么?當人成年之後,思維模式已經定型,同時社交圈子也會固定在一些特定的人群中。一個30歲的成年人的思考問題的慣用方式和其朋友圈是在很難改變的,就即使到了35歲,甚至40歲,依然是差不多的。那麼提前個幾年進項雙語干涉還有用么?很明顯,完全沒有(攤手)。不僅如此,成年之後,人們都會對學習產生或多或少的排斥,畢竟上了那麼多年學,再讓人好好讀書的話,誰都會煩。那麼這時候「雙語教育」這個命題本身還能成立么?這也變成了一個問題。可能成人們根本不喜歡坐在教室里或者諮詢室裡面聽另外一個人對自己進行任何理論教育,那麼結果可想而知:「雙語教育」不僅不能緩解成年人的自閉症癥狀,甚至可能讓他們產生其他負面的心理情緒,比如說抵觸。

這就是沒有搞明白研究的問題是什麼的後果。結論一下子就變得沒有用了,搞不好的話甚至會產生更嚴重的後果。即使是專業人群(比如福兒爸當年的同學),在沒有關注到這點的時候,也會犯下很嚴重的錯誤。其實新的問題本身沒有什麼問題,它們也會有自己相應的結論;然而實驗樣本不配對導致了對於新的問題來說,樣本量是不足的。這會讓原來的結論無法使用在被偏差理解的新問題上。因此,對於大眾來說,當看到一個看上去很有意思的心理結論的時候,先別忙著往自己身上或是周圍的人身上套用,一定要先搞清楚這些結論到底是針對的什麼問題,不是什麼人群。畢竟如果沒有搞清楚的話,那麼我們所關注的往往就是另外一個還沒有被關注或是還沒有得出有效結論的問題。對於這個新問題,別說樣本量不足了,我們甚至可以認為其樣本為零。既然如此,那麼我們又怎麼能輕而易舉的相信它的「結論」呢(當然了,本身結論也與它無關,攤手)?

除了「人」這個因素,我們也不能忘記「環境限制」對心理學結論的影響。今天我們再聊聊兩個豬腰環境因素:「文化差異」與「社會事件的影響」。

[文化差異]

心理學最早起源於西方,因此很多心理學結論都是建立在西方文化上的。當年這些心理學大佬兒在做研究的時候,大都會招募本地人來參與實驗。這就是使得有些結論放在現在可能並不那麼適合我們中國人(畢竟我們是遙遠的東方的一條龍,嗯!)。你比如說,西方教育崇尚自由式的教育。有的一個很有意思的教育心理學結論是」開放式的教室布置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生對知識的興趣,進而提高學習效率」。說的簡單點兒就是少放桌子、多擺椅子,讓教師的空間更寬闊一些,這會讓學生在教師中更少地感受到來自封閉空間的壓迫感,從而可以更專心滴將精力集中在知識上,進而提升他們的學習效率。這個結論對西方教育的影響很大,時至今日,我們依然可以很輕易地在各個階段的教育機構(小到幼兒園,大到大學)看到這種開放式的教室。然而,這個結論真的適合我們中國人么?誠然,隨著國際化的腳步越來越快,很多家庭選擇移民,很多中國小朋友可以在很小的時候就接觸到西方教育,同時也能取得很不錯的學習成果。這個結果從某種角度上來說,側面地印證了其實中國人也是可以很好地接受這種開放式教育。

然而仔細想想,這個結論並不能很好地運用到我們的生活中。歸其原因,目標人群的改變導致了結論的樣本量不足,進而使得結論不得不重新加入對文化差異的思考。我們身處中國,因此原始結論並不應該直接搬運過來,而是應該改為「在中國的學校,開放式的教室布置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生對知識的興趣,進而學習效率」。這樣一看,大家就明白問題出在哪兒了。還沒有什麼相關的實驗能支持這個新的結論,即使有人會提出「在西方的中國小孩兒也能取得優異的學習成績,這不就是最好的印證」的觀點,然而相對我國茫茫多的學生,那些身在國外的同齡人畢竟是少之又少,我們又怎麼能把由這麼少的樣本量得出的結論應用在如此龐大的人口基數上呢?這就好比牛排就紅酒不錯,那就白酒的話,別說品嘗牛排了,兩口下肚沒準兒就暈過去了。當然了,針對這個問題,稍微想想也能明白為什麼那個原始結論在中國教育上行不通:一個班四、五十人,少放桌子、多放椅子?那還上什麼課啊,還不直接亂套了?人太多,這就是我國的現狀,也是很多東方國家的現狀(比如說日本啦,印度啦)。直接將西方的心理學理論搬過來,是會鬧出笑話的。歸根結底,還是因為那些理論的實際支持、參與者是源於西方文化的,東方文化涉及到的並不是很多。與東方文化相關的樣本量過少導致了文化的差異在實際應用中變成了一個不可忽略的因素(比如說,美國和加拿大可能差不太多,但是和中國那可就差了十萬八千里了)。正因如此,當我們看一些西方的心理學讀物,或是建立在西方的心理學理論基礎上的文章時,我們更應好好想想這些東西是否真的適合我們自己。

[社會事件的影響]

社會事件對心理學結論的影響其實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因為我們常常忽視這點,然而這些影響卻對我們的影響巨大。人,是社會性動物,我們需要活在由一個又一個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編織的社會關係網中。這就註定了不管社會上發生了什麼,我們都會受之影響。有的時候,為了表示自己的「出淤泥而不染」,或是「濯清漣而不妖」,人們總是會說「這事兒對我沒影響」。然而這種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它們會悄悄地根植於我們的潛意識。這就使得針對不同的社會時期,很多有針對性的心理學理論孕育而生;然而到了其他時期,這些理論又顯得有些荒謬了。比如說,1949年建國之後,很多新生兒的名字都是「某某建國」。社會心理學家發現這些孩子都會以此而自豪,並顯示出高於同齡人的自信程度。原因很簡單,那時候剛剛建國,一想到我和祖國是同一生年,自豪感油然而生,自然也就表現得更自信了。然而,在我國已經繁榮昌盛的今天,我們發現基本上沒有什麼小孩兒還叫建國了,就即使有孩子叫類似的名字,他們可能也會因為覺得自己的名字老氣橫秋,而不願意別人稱呼他們的大名(其實就是小小的自卑啦)。為什麼同一個名字,在不同的社會背景下,會有如此大相徑庭的反饋?難道之前的理論在短短的幾十年內就已經不是適用了么?

是的,確實沒法兒用了。當年的社會心理學理論針對的時候那個時代的人,當時的所選用的樣本是「1949年以及其後兩三年的新生兒」。然而當這個結論放在現如今,我們就不能在用其針對現在的新生兒了。這些小寶寶們並不是那個年代的人,他們也不會感受到那個時代的人所具有的情感。硬要照本宣科地將「『建國』這個名字會使新生兒更自信」這個套用在現在的孩子身上,那隻會令這條結論變得缺少準確性了,因為對於新時代的小孩兒來說,這條結論就是樣本量不足的(為零):它沒有選取現在的現在的小孩兒作為實驗對象。還是那句話,問題本身沒有錯,只不過由於社會的變遷,使得當我們再去思考它的時候,我們就不得不加入「社會背景的影響」這個因素。如若不然,便會造成「樣本量不足導致結論失效」的錯誤。

以上,便是由於樣本量不足所導致的形形色色的問題。樣本量不足只是直接原因,根本原因是因為樣本的缺失或是錯誤配對,導致我們在思考問題的時候,不得不加入「不同的人」、「不同的文化」和「不同的社會背景」這三個因素;如果忽略了對這些被迫加入的要素的思考,我們便會陷入「結論無法在生活中得到證實」的困擾之中。

這給咱們這些心理愛好者提了個醒:以後再閱讀這些心理文章的時候,我們不僅要弄清楚針對的目標人群是誰,還應注意其所在的社會背景以及其核心理論的發表時間。文章中所擺明的實例往往是可以與研究者希望闡述明白的實例相匹配,然而作為讀者的我們,不能被這種「配得上」的表象所迷惑。我們應該有自己的思考,應該好好想想這些」看上去有理有據的結論」是否能使用在我們未來的生活中。有的是可以的,因為實驗所選取的樣本不受到特定人群、時代或是文化的影響;然而有些就很明顯地會被這些因素所困擾(比如說福兒爸之前舉的「教室布局」和「名字」的例子)。結論本身沒有錯兒,之所以會出現「為啥這個結論我沒感受到其在我生活中的效用」,多半兒是因為我們沒有經過以上這些縝密的思考。

福兒爸之所以會想到給大家講講「樣本量不足」這個話題,是因為現在大眾對心理學話題越來越興趣,但是大家卻缺乏一些基本的辨別「證偽」的能力。不是說他們笨,而是說心理學這個學科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就是具有「欺騙性的」。有些心理學結論往往只能適用於特定的人群、社會背景和文化,對於生活在現代的中國人來說,看上去有那麼些道理的結論實際上並不好使,強行把它們套用在咱們的日常生活中,只會出現由於「樣本量不足」所導致的各種各樣的問題。希望這期的心理小科普可以讓大家以後用更為理性、科學的眼光去看待現在出現的各種千奇百怪的心理學文章,不要讓一些「被浮誇的表面所遮掩的錯誤」攪亂了自己的生活(笑)。

哦了,那就,拜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只需往盆土裡丟點「它」,綠蘿、發財樹、幸福樹不再有黃葉,綠的冒油
短髮的結子姐姐,說她是絕品好女人足以服眾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