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鄭和寶船究竟有多大?

鄭和寶船究竟有多大?

鄭和寶船究竟有多大?

說句玩笑話,就是大到大家不敢相信。

因為根據《明史·鄭和傳》記載。鄭和寶船約為長44丈,寬18丈。換算成現在的單位就是長大約長140米,寬約60米。這的確是個龐然大物,也難怪有人質疑。說實話,如果不是長城現在還在,我們也很難相信秦朝時期居然能有如此浩大的工程。

我們不是船舶專家,不適合參與專業的討論乃至辯論。不過我們可以借鑒武漢工程大學船舶學院頓賀教授的思路,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看這個問題-

思路一是做橫向的比較:

大致思路是這樣,如果說《明史》由於種種原因,記載有誤。那麼我們可以看看同時代的其他史書的記載,畢竟所有同時代史書全部出錯的概率應該很低。

頓賀教授給我們推薦了同時代的《瀛涯勝覽》《客座贅語》(明代顧起元(1565-1628年)所著的史料筆記,成書於明神宗萬曆四十五年(1617年)。)《國榷》《鄭和家譜》等古籍,他們也都記錄了鄭和寶船大體同樣的尺寸。

其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瀛涯勝覽》,他是是鄭和下西洋過程中,第四、六、七次的通事,也就是今天所說的翻譯,馬歡寫的航海筆記,其真實性不容小覷啊。

思路二是做縱向的推理。

就是從歷史縱向的角度來看明代以前大船的尺寸。如果說鄭和寶船的尺寸是憑空捏造的,那麼他在中國船舶發展史上一定是一個橫空出世。

換句話來說,就是在這之前都是小船,突然冒出來一個巨大無比的船,那就可疑了。反之,如果船的尺寸循序漸進,那麼就非常可信了。

換而言之,就是看看歷史的記載,明朝以前的造船的尺寸與明朝鄭和寶船尺寸有沒有歷史連貫性。

事實上,根據歷史記載,我國從周朝就有了造船運兵的舉措。

在《太公六韜》中就有「武王伐殷,先出於河,呂尚為將,以四十七艘舡濟於河」的記載。《史記·周本記》載:「武王… …遂率戊車三百乘,虎賁三千人,甲士四萬五千人,以東伐紂」,

《後漢書·公孫述傳》所說漢武帝「又造十層赤樓帛蘭船」,是比樓船更大的船,如果每層按2.3 m計算,加上型深,船的高度近30m,長度有可能超過50 m。

戰國時期,晉國有「飛雲船」、「小兒」、「先登」、「飛鳥」均「相去五十步」,一步為多少呢?周代1步= 8尺,秦代1步= 6尺,舊制以營造尺,1步= 5尺。按秦1尺= 27.65 cm計算,則船長可能為69.12 m。

到了晉代,水密艙壁、拍竿、車輪舟、指南舟出現了。船也很大,據《晉書》、《太平御覽》載:「… …乃作大艦連舫。方百二十步,受二千餘人,以木為城,起樓櫓,開四門。其上皆得馳馬來往」。馬在船上不是也不是走,而是賓士,疾跑,船小了行嗎?

宋代龍舟就更大,據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載:大龍舟長三、四十丈,闊三、四丈,以宋尺計,船長即是92.16~ 122.88 m。宋代打造的車船大的達36丈,即長110.59 m。

椐唐志拔《中國艦船史》:「荊湖北路安撫使劉洪道根據俘獲起義軍的王忠、袁海等人口供,給高宗的奏摺上記載:諸賊(起義軍)寨已有大小車船共29隻,及創行打造大車船15隻,每隻各長100步,底闊3丈,高3丈5尺,板厚七寸,各要四月半先造成底,推入水,候五月盡船就」顯然船長為100步的車船正在建造之中,只是還沒有下水。100步在宋代等於153.6 m(宋1步= 5尺)。元代大批量造船為明代造船業發展進一步奠定了技術基礎,積累了豐富經驗,明代是中國古代造船業鼎盛時期,工藝水平,船體結構,造船能力比唐、宋、元更加先進。鄭和大號寶船長44丈4尺,寬18丈,(按明尺1尺= 0.282或0.311m計,寶船長125~ 138 m)不比宋代最大龍舟最大車船大,從文獻上看,至少在宋代已經不止一次出現了船舶長度超過100 m,為何事隔幾百年後,在處於中國古代造船業鼎盛時期的明代反而變為不

據宋代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載:大龍舟長三、四十丈,闊三、四丈,以宋尺計,船長即是92.16~ 122.88 m。宋代打造的車船大的達36丈,即長110.59 m。

其實還有一個最好的佐證:

英國的李約瑟博士在全面分析了這一時期的世界歷史之後,得出了這樣的結論:「明代海軍在歷史上可能比任何亞洲國家都出色,甚至同時代的任何歐洲國家,以致所有歐洲國家聯合起來,可以說都無法與明代海軍匹敵。」

所以,鄭和寶船究竟有多大,大家可以發表發表自己的看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龍英堂 的精彩文章:

TAG:龍英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