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康熙滅鰲拜後,是怎麼對待鰲拜的妻兒子女的?

康熙滅鰲拜後,是怎麼對待鰲拜的妻兒子女的?

伴君如伴虎,這是中國古代的至理名言。儘管身在朝廷,吃著官糧,享受著榮華富貴。但是,卻是沒有絲毫輕鬆。不少權臣死後,起境況十分凄涼,被皇帝滿門抄斬,甚至是株連九族。讓人感嘆,當權臣還不如做一個普普通通的小老百姓,遠離朝政的喧囂。

中國古代自劉邦以來,就有了開國殺功臣的約定俗成的傳統。劉邦建國後,韓信、蕭何、張良等均沒能夠善終,蕭何狀況還好一點,但是,其他功臣的狀況實在是還不如普通大臣。權臣掌權之時,風光無限好,極盡享受。嬌妻美妾作伴的生活更是羨煞了眾人。

但是,權臣往往最後不得善終,權臣家屬更是由此而喪命。明朝張居正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張居正作為明朝內閣首輔,對於許多上呈給皇帝的奏章,他都要提案,給出相關建議。也就是他能夠給出處理方案,最後由皇帝定奪。

皇帝也不想每天費神傷腦,自然許多決議都是對張居正的給出的方案給予肯定。久而久之,張居正的許多建議就成了最終方案。這也就意味著張居正成了真正的宰相(明朝時沒有宰相的,朱元璋廢了胡惟庸,不讓後世立宰相了),甚至張居正成了「事實」的皇帝,因為許多決議都是他的意見。

張居正權傾一時。朝廷上下有反對他的,當然也有站在他這一邊的。我們慶幸,張居正並非亂臣賊子。張居正為明朝的中興做出了巨大貢獻,甚至是不可磨滅的貢獻。儘管如此,當時的朝廷反對他的勢力可不念他的好,在張居正死後,張府被滿門抄斬,下葬的張居正也被拉出來鞭屍,狀況十分凄慘。

清朝的鰲拜也好不到哪裡去。不過,鰲拜可不是什麼善茬,他沒有張居正這般有國家使命。鰲拜是順治皇帝留下來的大臣,因此,繼位的康熙皇帝在剛開始的並不敢對鰲拜無禮。對鰲拜敬愛有加,加上此時的康熙皇帝尚且年幼,閱歷不足,自然也不敢對鰲拜有任何的不滿之意。

但是,康熙的順從,帶來確實鰲拜的不識抬舉。鰲拜仗著曾經是先皇的輔政大臣,在朝政中飛揚跋扈,氣焰極其囂張。康熙皇帝再也看不下去,朝中其他大臣對鰲拜也看不下去了。

實際上此時的鰲拜已經產生了謀反的念頭,但凡是出現這種情況的大臣,心中都已有了計較。鰲拜作為順治皇帝的大臣,政治智慧自然不差,他不會不明白自己在做什麼?不會不明白自己的處境。

康熙此時雖小,但政治智慧卻絲毫不比那些年長的皇帝差。康熙找到了一個絕好的辦法,讓一群小娃娃玩摔跤的時候,召見鰲拜,利用一群娃娃把鰲拜制服,然後再降罪鰲拜。此時鰲拜再沒有反擊的機會,關入大牢的鰲拜,最終也是不得善終,死於天牢。

我們看到儘管鰲拜後期權力慾望熏心,但是也無法磨滅鰲拜前半生的偉大功績,鰲拜的在順治時期立下了赫赫戰功,而且都是實打實的打下了軍攻。年老的鰲拜儘管飛揚跋扈,但是我們也能夠理解作為一代勇士年華老去,光榮不再的傷感,但是鰲拜的結局也是一般權臣最後的結局。

好在康熙並沒有為難鰲拜的家族,康熙確實是有著超高政治智慧的皇帝。他制服鰲拜後,念鰲拜在順治時期的功績,給予了鰲拜家族許多的恩惠,讓鰲拜家族得以繁衍生息。總之一句話,權臣不好當,死後後代多遭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尋歷史長河 的精彩文章:

歷史上只有這幾個王朝,制度完善,沒有出現作亂藩王,造反必死
靖康之恥,金人的牽羊之禮有多侮辱?宋朝皇后屈辱自盡

TAG:尋歷史長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