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曾經發質乾枯受損的我,如何養出一頭人人羨慕的長髮?

曾經發質乾枯受損的我,如何養出一頭人人羨慕的長髮?

23歲那年,我突然意識到:長到這麼大,我竟還沒長發及腰過哎。

讀大學以後,我的頭髮一直處於染燙—受損—剪短—及肩—染燙的惡性循環,很少護理頭髮。仰仗著天生髮質不錯,心想:反正受損了就剪唄,新長出來的總是好的。

可是,一個「長發及腰」的夢想,讓我沒辦法再這樣「玩票」下去。於是,我開始決心留長發,也是從那開始,真正認真護理頭髮。

現在,我已經「長發及腰」一年了。每次在微博或豆瓣po穿搭,總是有人留言說「羨慕頭髮」,或者「想問小姐姐是怎麼護理頭髮的啊」。問的人多了,我想乾脆專門寫一篇文章吧,分享這兩年我在護理頭髮這件事上走過的彎路,以及積累的經驗心得。

不過,還是說在前面。每個人天生的發質、頭髮面臨的問題、以及頭皮敏感度都不同,適合我的不一定適合所有人。任何用在身上臉上的東西,都有個體偏差性,這個道理大家都懂。

先說一下我的發質

我是混合性發質(媽媽是乾性爸爸是油性,到我這裡應該是中和啦)。發質比較粗硬,但是發尾部分較脆弱。如果隔天洗頭,基本不會出油,但如果放任不管3-4天的話,很不幸,也會成為一片大油田。

面臨的問題

(1)因為染燙的原因,發尾乾枯受損嚴重;(2)掉發日益嚴重;

(3)頭皮敏感,容易起頭屑。

另外說一點,我比較喜歡有蓬鬆度的頭髮。這樣平時隨手撩一下,才有瀟洒的氣魄呀(自我幻想ing)。不是很喜歡那種很柔順、甚至有些貼頭皮的狀態,所以在選擇洗護用品上,也在一定程度上參考了這個因素。

目錄

我在頭髮上「作死」走過的彎路

正確的洗髮方法

我用過的洗護產品

內調也重要

1. 我在頭髮上「作死」走過的彎路

大一以前,我從沒有染燙過頭髮。頭髮處於一種天然的完美狀態:髮絲有光澤度,不掉發,也沒有頭屑煩惱。

可自從我走上了染燙這條路,頭髮各方面狀況都明顯大幅度下滑。

為了讓你們直觀感受我當時頭髮多不好,我特意跑去舊電腦深處翻了一些「黑歷史」。那時候我連化妝都不會,給自己打碼了。

我也不知道當時怎麼想的,平均每間隔3-6個月就去理髮店染+燙,換一種髮型。而且染燙總是同時進行,作死得不得了。

如果大家想染燙頭髮,千萬不要同時進行。這樣很容易讓頭髮和頭皮老化,頭髮變干、變細,甚至導致脫髮。

正確的方式是先燙,間隔兩周再去染髮。留給頭髮和頭皮足夠的「休息」時間,對頭髮的傷害會減小很多。

後來,看自己腦袋上的枯草實在不順眼,我不得不剪了短髮。

剪了短髮後,看似一切問題都解決了。但是,我發現自己的發質發生了改變:更干更脆弱,比過去易斷。同時,由於當時不考慮頭髮情況,隨便亂用洗髮水,頭皮變得敏感,頭皮屑問題嚴重。

從這時候起,我終於不再馬馬虎虎對待頭髮。我發現,除了臉以外,頭髮的狀況也很影響一個人的精神面貌。即使一個臉很精緻、身材姣好的女生,如果頭髮乾枯如雜草,也容易留給人「生活蠻糟糕」的感覺。

然而,護理頭髮的意識剛剛覺醒,去了英國讀書以後,卻再次迎來當頭一擊。

好像是水質問題,到了那裡後,我立刻開始大把大把掉頭髮。長這麼大,我真是頭一次見到這種場面:洗頭髮時輕輕揉一揉,手上就留下一把頭髮。以前最多幾根幾根的掉,這次真是成束成束的掉。再看看馬路上眾多髮際線堪憂的英國大叔們。真的,我做夢都發愁,夢到自己回國時頭髮已經掉沒了TT

頭髮長了,但是少了很多

這張比較明顯,我天生髮量很多的,當時少了1/4吧

接下來,我的關注點除了「修復受損」、「去屑」之外,還正式把「防脫」提上了日程。

2. 正確的洗髮方法

分享我用過的洗護產品之前,我想先說一下正確的洗頭方式。否則,即使再好的洗護用品,效果也會大打折扣。

// 如何洗髮

(1)洗澡時,盡量先洗澡、後洗頭。由於經過20-30分鐘的沐浴,室內的水蒸氣能有效滋潤頭髮,有助於後面洗護產品的吸收。

(2)將頭髮打濕,用手指腹部輕輕按摩頭皮。

(3)將洗髮水倒在手上,雙手摩擦起泡(也可以用打泡網,但是我一般懶得用),按摩搓洗頭髮。

(4)將頭髮沖洗乾淨,同時雙手依舊按摩頭皮。

(5)擠掉頭髮的一部分水(可以拿干毛巾吸一下),在發尾比較乾的狀態下塗抹護髮素/發膜。

(6)如果塗的是護髮素,我一般靜置3-8分鐘;如果是發膜,靜置10-20分鐘。沖洗。

(7)拿毛巾擦拭頭髮至半干狀態。如果發質有受損或乾燥的情況,在發尾部分塗抹護髮精油。

(8)吹頭髮。冬天我一般是先用熱風吹一小會,然後用冷風吹乾(夏天常常不吹!對頭髮傷害最小)。先吹髮根,然後吹髮中,發尾可吹可不吹。

// 洗髮步驟

我單獨把這部分拿出來說一下,目的是想討論一下最近流行的「范冰冰洗頭法」

剛才所說的洗髮步驟是「傳統洗頭方法」,即洗髮水- 護髮素/發膜。而范冰冰洗髮步驟正相反——

干發塗抹護髮素,靜置15-30分鐘

清洗頭髮,使用洗髮水,沖洗乾淨

濕頭髮擠干水分,發尾塗抹護髮素/發膜,5分鐘後洗掉

「范氏洗頭法」在小紅書颳起了挺大的風。我以前用過Lush roots洗髮素,就是必須干發時用在洗髮水之前的,所以也沒有太驚訝。但是長期使用這種「反常理」洗頭髮方法到底有沒有效果?還得試試才行。

兩種洗髮方式,我分別持續用了一段時間,個人感受是——

使用傳統洗髮法,洗完頭髮比較順滑,但是平時愛掉發的人,洗頭掉發比較嚴重

相比之下,「范冰冰洗髮法」掉發問題確實有明顯緩解,但是對於本身頭髮就比較乾的我,洗完有點乾澀,顯得發質不是特別好。

大家也可以分別試一試,根據自身頭髮狀況,看看自己到底適合哪種。

最後說一下,護髮素和發膜有必要同時使用嗎?我覺得,除非你是受損極其嚴重的發質,或者一個星期才洗一次頭。否則在同一次洗護過程中,建議護髮素、發膜選一種使用就可以了。我一般習慣平時只用護髮素,周末用一次發膜。

3.我用過的洗護產品

這兩年,為了讓發質變好,我嘗試了一些不同的產品,包括洗髮水、護髮素/發膜、護髮精油。

使用下來,絕大多數產品都是優缺點並存的。另外,作為貧民窟女孩,我推薦的都是我的購買能力以內,性價比較高的產品。

現在我手頭有的產品都是實拍,曾經用過的就找網圖了。排名不分先後。

// 洗髮液

說到洗髮水,就逃不過「有硅油」、「無硅油」的討論。網上對於這件事爭議一直很大,各自支持的理論一搜一大把。

我認為,即使使用有硅油的產品,也不會像傳言那樣導致脫髮、頭皮毛孔阻塞和致癌。尤其是致癌,基本上是商家用來忽悠群眾的炒作,背後欠缺支持的科學理論。

但是,對於大多數發質的人來說,無硅油產品確實清潔力度更強,能夠更加徹底地清潔頭皮和頭髮。洗完頭,也沒有「假滑」的感覺。因此,如果你頭髮有以下情況,強烈建議使用無硅油洗髮水——

發量較少,髮絲細軟

無論發量多少,想要洗完頭髮有「蓬鬆感」

油性發質,頭髮愛出油

我因為喜歡洗完頭髮有「蓬鬆感」,因此近兩年用的基本上都是無硅油洗髮液。

NO.1 Akin愛茵迷迭香防脫洗髮水

這個洗髮水,是我從回國後接觸到的一個澳洲有機品牌。目前在國內還稍小眾,但是朋友說是澳洲本土人超愛用的洗髮水。主打無硅油天然植物成分,沒有添加亂七八糟的化學成分,孕婦可用。含有迷迭香、薰衣草精華等,材料都是實打實的,成分比較安心。

它家有好幾款洗髮液,分別針對防脫、控油、亮澤等不同發質需求。買前做功課時,看很多人推薦檸檬草那款,說是控油效果不錯。但是考慮到我不是典型油性發質(我是混合型),以及從英國回來後面臨的「掉發危機」,我就買的迷迭香防脫的這款,目前已經第二次回購了。

使用感受

洗髮水擠出來是透明啫喱質地,在手心揉搓一下,就能聞到的植物的香味。我是很喜歡迷迭香這種味道啦(讀書時很就愛吃迷迭香餅乾!)。

起泡率不是很強,但已經比大多數無硅油洗髮水強了,如果想要那種泡沫豐富的感覺,拿起泡網打一下就好。

缺點

因為是無硅油,洗完頭髮稍微有點乾澀(這也是無硅油的普遍特點啦,習慣了就OK)。我是和護髮素配合使用的,洗完就沒有乾澀的感覺了。配套的護髮素一會我還會講到。

優點

用完一整瓶,掉發方面確實緩解了,以前洗頭髮時一摸就掉一大把,現在只掉幾根;

清潔力比較強,洗得挺乾淨;

洗完後頭髮蓬鬆,有一定控油效果;

味道有種森林的感覺,洗完頭皮很清爽的感覺,適合夏天。

NO.2 義大利bingo無硅油洗髮水

這個牌子我懷疑它根本沒花錢做推廣,在各個網站都很少看到,是在義大利留學的一個小姐姐推薦給我的。國內也沒有入住天貓店鋪,只有找代購才能買到。

它家有三款洗髮水,都是無硅油。我買的是無硫酸鹽這款,看成分含有人蔘、何首烏等精華,有去屑控油的效果。

使用感受

洗髮水擠出來是白色質地。香味是一股帶點薄荷的中草藥味道,我還挺喜歡的(我對這種植物味道都挺能接受的哎),我媽說「味道很怪」,這個仁者見仁了。

起泡率可以,在無硅油洗髮水中算是比較好的。

缺點

可能是我應該選另一個「多功能滋潤款」,這個「無硫酸鹽」的對我來說有點太幹了。更加適合大油田!

不太好買,目前只能找代購;

去屑方面沒啥感覺。

優點

強力清潔頭皮油脂,控油效果強;

洗完後頭髮蓬鬆,不洗頭也能保持比較久的天數。

NO.3 Lush 小紅帽

這是我在英國研究「防脫」後,開始用的第一個防止脫髮的產品。

Lush推廣做得挺好的,應該很多人都知道。除了小紅帽,它家還有各種顏色的洗髮皂,我用過黃色的「伯爵夫人」。黃色的不好用——不覺得順滑,也沒覺得蓬鬆,黃色更不存在防脫效果,比較雞肋。相比之下,小紅帽還是不錯的。雖然對於我來說有點小缺點,但是確實在「防脫」上有效果。

使用感受

將洗髮皂沾水打濕,用手揉幾下就會出現很多泡泡,泡沫綿密細膩。往頭髮上抹的時候稍微有點澀手,不過能接受。

味道有點薄荷草藥味,不是很濃。

缺點

我頭皮比較敏感,用小紅帽會起頭皮屑哎。這也是我為什麼棄用的原因。所以頭皮敏感的人群不適合。

優點

我買的那塊給我媽用了,我媽說防脫有用,現在洗頭髮時掉的比以前少多了,至於能不能生髮,存疑;

適合油性發質,洗完較蓬鬆。

NO.4 德國alpecin咖啡因洗髮水

這一款,是我在嘗試「小紅帽」起頭皮屑後,在英國超市盲買的,是唯一一款我沒提前在網上搜功課的洗護產品。當時我站在貨架旁邊,看了一下功能介紹就付款了,以後才上網搜搜評價:哎,這股風在網上還颳得挺大的?

官方說,這個洗髮水的最大特點是含有Coffein效用成分的活性因子,促進維護頭髮壁壘,有效防止脫髮,提高毛囊新陳代謝,促進毛髮生長。

使用感受

洗髮水是透明質地(好像有點藍色?記不清了),味道稍微有點嗆,用在頭皮上有點涼涼的。

缺點

作為頭髮下半部分嚴重乾枯受損的人來說,用完還是有點干。

優點

由於我只用了一瓶,掉發確實有所緩解,生髮也沒感覺到;

無硅油,洗完頭頂會比較自然地蓬鬆,有控油效果。

// 護髮素、發膜

在同一次洗護過程中,護髮素和發膜,我通常只選一種來用。一般是工作日用洗髮液+護髮素,周末用洗髮液+發膜。

NO.1 Akin愛茵牛油果金盞花護髮素

這款護髮素,是和前面說過的Akin迷迭香洗髮液,同時購買的一套。

值得一提的是,這款護髮素也是無硅油的。相比之下,大多開價含硅護髮素洗完普遍「假滑」,洗完頭髮看似順滑,卻並不能持久滋潤髮絲。無硅油護髮素不同,能從本質上更深層地給頭髮補充營養。我當時買這款,是因為聽說它針對染燙頭髮,修護能力很強。而我發尾部分由於連續燙過兩次,受損比較嚴重。

成分也是天然植物,不含化學添加劑,孕婦也是可以用的。我看了一下,主要成分是金盞花,小麥蛋白、牛油果油等(好想吃哦),真的挺健康的。

使用感受

擠出來是乳白色質地,香味比配套的迷迭香洗髮液要淡,是一個清香的味道。

抹在頭髮上和以前的含硅護髮素感覺完全不同,沒有假滑油膩的感覺,更不會洗完就「貼頭皮」。洗完整體感覺挺清爽的,髮絲也很柔順。吹乾後頭髮也比較有光澤。整體來說,是一個讓我比較驚艷的產品。

缺點

暫時沒發現。

優點

無硅油,洗完不假滑油膩;

頭髮幹了後,髮絲是滋潤的狀態,還有種淡淡的香味;

和迷迭香洗髮液是好搭檔,整體一套下來頭髮很清爽,特別適合夏天。

NO.2LUSH American Cream美式威廉護髮素

我也不懂一個英國品牌的護髮素為啥要叫這個名字。不懂。當時買來送給我媽的時候,我媽還說「啥英國的,這是美國的吧。」

這個也是Lush的明星護髮產品了。我不是把我的小紅帽送給我媽用了嘛,我媽說讓我給她弄一個配套的護髮素。我看這款適合干發(我媽是乾性發質),就買來送給媽媽了。

主要成分有:蜂蜜水、香草精粹、薰衣草精油等。挺滋潤的,確實適合乾性發質。

使用感受

白色乳液質地,一種我也描述不太好的香味,稍微有點嗆鼻。擠出大約2個硬幣大小的量,均勻塗抹在頭髮上就好啦。

缺點

極其想吐槽,這出口設計太不合理了。剩下半瓶的時候,每次都得提前「倒置」,才能擠得出;

250g的就要180人民幣左右,性價比稍微有點低。

優點

連續使用,對於干發來說還是挺潤的。

NO.3 LUSH Roots 護髮素

分別是小樣和正裝

這款護髮素是朋友推薦給我的。她的原話是:這玩意特別爽,你試試。

爽?

然後我試了一次,還真找不出別的形容詞,真的,爽。

和其他護髮產品不同,它是塗抹在頭髮根部、護理頭皮的產品。所以我只用它來塗抹髮根,大概一周用一次吧。干發時(洗頭前,一定要干發)把它塗抹在髮根和頭皮,輕輕按摩,靜置20-40分鐘,然後該幹嘛幹嘛。接著洗掉,按照正常步驟塗洗髮液就行。

爽就爽在這幾十分鐘。這玩意含有薄荷成分,抹在頭皮上「拔涼拔涼」的,夏天特別舒服。有種類似於吃薄荷糖時,嘴裡留下的快感。就跟給頭皮做了次spa似的。

缺點

沒有感覺很明顯的防脫、滋潤功效(防脫因為在和其他產品混用,也不好說)。推薦它給我的那個朋友也是這麼個反饋。

優點

爽。就只衝這個使用感受,我會回購的。平時沒時間,周末用來做一次「髮根spa」,享受一下也是好的。

NO.4 資生堂Fino發膜

發膜我就用過這一款。網紅中的網紅,熱銷中的熱銷,好像大家都知道,不用我過多廢話了。平時圖方便,我喜歡用護髮素。但是家中也常備它,通常每周末會用一次。

官方介紹:含有7種美容液營養成分,能夠深入滲透修護頭髮的毛鱗片,保濕滋潤,改善受損發質。

使用感受

特地提一下,塗抹發膜之前,最好用毛巾將頭髮擦至半干,這樣有助於發膜的吸收。

質地是膏狀,味道是花香味。

缺點

需要反覆沖乾淨,否則頭髮有油膩的感覺。

優點

適合乾枯受損發質,即使是枯草一樣的發質,也能得到有效緩解;

堅持使用,頭髮順滑有光澤。

// 護髮精油

作為貧民窟女孩,護髮精油我也就用過兩款。一款是愛茉莉、另一款是歐萊雅。

NO.1 韓國愛茉莉護髮精油

這是我前兩年用過的一款護髮精油了。當時挺流行的,好像是什麼「千頌伊同款」。於是,不諳世故的我,也跟風入了。

使用感受

沒什麼好的使用感受。倒也沒什麼特別不好的,就是在我頭髮上完全不起作用,可有可無的一個玩意。

也不知道網上那麼多好評如潮是哪裡來的,反正我身邊就沒哪個人說這個好用。(如果你真的覺得好用請告訴我,讓我知道這是個體差異,而非商家炒作)

優缺點

上面說得很清楚了,略。

NO.2 歐萊雅護髮精油(黃蓋)

我用過的第四瓶。和愛茉莉相比,這個可好用太多了。

分享兩種使用方法,都挺好用的——

洗髮頭髮後,待頭髮半干時,按出3-4泵(具體看你發量多少了)滴在手上,然後用手抓一抓發梢即可。

洗髮之前塗大量(針對我的發量,要10泵)塗抹在頭髮上。髮根千萬別塗,大約就是從中間到發梢的位置。然後把頭髮用毛巾綁起來,過20分鐘去洗乾淨。

使用感受

堅持使用,頭髮真的有明顯順滑的感覺。但又不會像愛茉莉那樣油膩,比較清爽。

缺點

香味有點過於濃重。

優點

適合受損發質,使用後髮絲會變得順滑;

性價比高,618時候買了一瓶新的,100ML只要63塊錢。

4.內調也重要

其實很多頭髮出現的問題,都是身體沒有調理好。最明顯的就是,如果連續幾天作息特別顛倒,無論我用啥洗髮液都不管用!一定會起頭皮屑!

我覺得自己發質從小就比較好,主要媽媽一直很重視幫我調理身體有關(後來上大學後就自己作妖了,呵呵)。雖然現在說養生,好像有點那啥。但是作為一個93年的,近兩年我也再一次重視起「內調」。不光是對頭髮好,對身體各方面肯定都是有益處的。

(1)早睡早起

形成習慣後精神特別好,白天中午不睡覺也不困。養成規律對頭髮的新陳代謝也有好處。

我知道大多數年輕人都做不到,實在不能10點、11點睡的話,最起碼保持12點之前睡吧。在我特別忙的時候,一般堅持12-7點睡覺的節奏,一共睡7個小時,蠻精神的。

但只要一超過12點,立刻完蛋。

(2)黑芝麻和核桃

我堅持吃黑芝麻真的有些年了吧。我頭髮真的特別黑,或許跟這個有關。

媽媽會買生的黑芝麻,幫我炒熟放在透明罐子里。每天吃三勺。淘寶上也有賣那種炒熟的黑芝麻粉,可以平時放在麥片里一起吃。實在不行,就去買無糖的黑芝麻糊,超市就有的賣(有糖的也可以哎,但肯定不利於減肥,你們看著辦吧)。

核桃也有烏髮、生髮的功能。我最近喜歡把核桃仁炒熟了,和黑芝麻一起放在罐子里。吃的時候就一起吃,口感也比單獨吃更好!

(3)維生素

工作時候忙起來,天天叫外賣,真的顧不上吃很多蔬菜、水果、堅果,所以我會在辦公桌上常備一瓶「維生素綜合片」。如果缺乏維生素,很容易掉發哦。

減少油炸、甜點、含糖飲料的攝入。

還有一些多喝滋補的湯、優質蛋白,多運動,減少壓力等等。總之,保持一個更健康的生活狀態,是從根本上解決頭髮的問題。

目前,我對自己頭髮的狀況是比較滿意的。除了發梢還有一點染燙留下的乾枯,幾乎沒有任何其它問題。頭髮很黑有光澤,發質粗硬,發量也差不多恢復了。而且,我頭髮已經及腰了,仍舊沒有任何分叉的問題(驕傲)。

這些,多虧了我從兩年前起開始有意識的調理。

文中我介紹的洗護產品不算很多,但都是我兩年以來親身用過的,大多不止回購過一次。我覺得任何產品,都必須持續使用一段時間,才有資格判斷它的功效和好壞。

即使看起來不花哨,也要認真種草,是我一向的原則。

END

GIF

想看慢貓記錄日常和穿搭,微博@徐慢貓

想看慢貓分享乾貨和觀點,豆瓣、知乎@徐慢貓

您的每一次點贊和轉發,對我來說都至關重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痔瘡!這個小方法輕鬆治癒只需三天!有效!簡單!
睡不著覺的時候怎麼辦?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