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散文:夜郎面魚,餘味長

散文:夜郎面魚,餘味長

圖文/馮新生

【作者簡介】馮新生,北京作家協會會員,報社記者,在省級以上報刊發表小說、散文、詩歌、雜文百餘萬字,著有新華書店發行的小說集《茉莉香茶》,散文集《物華天寶》《記者手記》《游出滋味》,小說,被中央人民廣播電台選播,散文,被北京文藝台作為系列節目配樂朗誦。

散文:夜郎面魚,餘味長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布】

一座旅遊城市,一處生態遺迹,一段民間趣聞,一款地方風味……倘若能讓遊客有所憬悟,多年之後依然念念不忘,那無疑便是「游有所值」的典型範例。記得當年,在採訪途中,與黔西南興義市「天下第一縫」——馬嶺河地縫峽谷不期而遇,留給你的感知,便如是。

與好友相約,自落花時節的北方來到貴州,而後乘車直奔興義,山風徐徐、滿目皆綠的感覺,盡情享受南國風韻。從馬嶺鎮碼頭上船,在這條被稱為「天下第一縫」的馬嶺河地縫中漂流,像是經歷了一次人生磨礪。那種湍流急、木筏快的刺激感,早已忽略人們的功利之念,野馬灘、犀牛峽、龍騰關、女媧峽等灘、灣、潭、峽、瀑在眼前激情穿越,時而飛掠彎流,時而急下陡灘,裂谷赤壁景觀和險壁巔峰上的廟宇、石橋、古驛道、古戰場在眼前時隱時現,好峰,好河!那時,會切實領略到「興義歸來莫看峰,除卻馬嶺不是河」之說,頗有幾分道理。直到登岸之後,直到沿著山谷細細瀏覽景色並嚮導游探尋歷史文脈時,忽然萌生神秘感、懷舊感。因為,從小,父親多次叮囑「長大後,即便有了成就,也不能夜郎自大」這句話的淵藪,原來就在你腳下。

「夜郎自大」的成語背景是否真實無需贅言,不可否認的是,蒼天史海是公正的。天公很早就在夜郎古國境內砍了一刀,留下「地球上一道美麗的傷痕」,而今,馬嶺河地縫峽谷已成為地貌景觀,其景其義,似乎給不自量力、妄自尊大的人一些警醒。既是傷痕,就難免多以謙卑姿態面世,永遠不會矜誇。所以,那片山水,一直默默蘊蓄,一直守望孤寂,但願千古積蓄、深厚奇特的自然資源,把「知恥而後勇」的哲理作生動詮釋。

散文:夜郎面魚,餘味長

從峽谷中走出,已是當午。接待者在景區門前等候。忽聽到一種古夜郎國延續至今的風味小吃——形如魚苗、金黃油亮、外脆內軟、咸麻酥口的夜郎面魚。

山裡莊戶人家端上一盤夜郎面魚。隨之聽到白髮飄胸的老人講述與之相關的故事。原來,這處山深地偏之地,也曾出現過幾位才子,有的已成為舉人。每年春考,進京科考前,父母就連夜為「小有成就」的兒子做一盤夜郎面魚,路上攜帶。其做法簡單且深藏寓意:用小麥浸泡磨漿,加入花椒葉、鮮茴香須末、搗碎後與麥漿攪拌拍製為魚形,然後下鍋翻炸至熟,撒上椒鹽即可。老人講到這裡,朗笑一聲,道出深刻含義——關鍵時刻做這種小吃,是提醒青年人無論獲取了多高的功名,也切莫忘卻夜郎自大這一成語的由來。

幾次凝視夜郎面魚,生髮聯想——這種民俗吃食,外表似魚,金色外衣、蓬鬆「自大」、略感神秘,被冠以「夜郎」之名。慕名而來試圖一品為快的食客,稍加品嘗便知其「身價」。也不知那些稍有風光,便弄不清自己多少斤兩的人,每在夾起面魚時,不知是否有所感悟?

散文:夜郎面魚,餘味長

(圖片由作者提供)

顧問:朱鷹、鄒開歧

主編:姚小紅

編輯:洪與、鄒舟、楊玲、大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作家薈 的精彩文章:

小說大賽丨56號作品:夫妻疤
散文:愛,是不能忘記的

TAG:作家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