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本是漢人,卻成為元世祖第一謀士,協助忽必烈開創百年基業!

本是漢人,卻成為元世祖第一謀士,協助忽必烈開創百年基業!

曠日持久的元宋戰爭最終以南宋的覆滅而終止,趙家宗室或降或亡,一些臣民也跟著殉節,這是多麼慘烈的場景啊。不過,也有一些漢人奇才來不及逃往,或是無法為自己的朝廷殉節,他們最後都落入了蒙古人的手裡。不是所有蒙古貴族都只會殺戮、屠城,如忽必烈這般就有清醒的認識,他意識到只靠殺戮是無法有效統治廣大的漢地的,於是他想起這些漢人奇才們。

忽必烈沒有殺掉這些漢人奇才們,相反待他們如上賓,所謂士為知己者死,這些漢人奇才們最後都獲得了重任,被委以重要職務。這群名士沒有讓忽必烈失望,他們為其出謀劃策,很快,蒙古人便在漢地站穩了腳跟。假如沒有這些人的幫忙,蒙古人怕是打的下中原也未必可以守得住。其實,在忽必烈未稱帝建元之前就已經任用了一批漢臣,在汗位爭奪中,在金朝漢地治理中,這些人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他們也被稱為「潛邸舊侶」,而忽必烈正是依託這些人建立了赫赫有名的金蓮川幕府,其中為首的就是漢人劉秉忠,是為元世祖第一謀士。劉秉忠出生於金朝統治下的邢州,家裡時代為官,自幼聰明,十三歲在帥府做人質,十七歲為邢台節度使府令史。後來他覺得和平之年不能建功立業,就歸隱,等待時機的出現。曾師從虛照禪師學習佛法,他是以僧侶的身份入金蓮川幕府的。

劉秉忠一入幕府就顯現了極高的政治才能,因此,元世祖忽必烈非常的信任他,忽必烈成為蒙古大汗後,劉秉忠是所有漢臣中跟忽必烈關係最近的,不但高官厚祿,而且忽必烈走到哪裡都帶著他。忽必烈稱帝建立大元,劉秉忠的地位更加了不得,可以說是位極人臣了。他不但精通儒術,對於佛法和陰陽卦術也造詣頗高。由於蒙古貴族迷信,對於算卦這種東西很是看重,所以看相算卦之人大多待遇不錯。

著名的耶律楚材就是因為會算卦而被成吉思汗父子重用的,當然啦,他本人的能力也很出眾。據說蒙古大汗和元朝皇帝身邊都有這樣的「國師」,遇事就算上一卦,問問凶吉。劉秉忠的陰陽卦術好像比後世的劉伯溫還要厲害,更可貴的是謹記禍從口出。從不對他人忘說卦象之事,所以元世祖無比的信任他,大事小事都與他商議。

由於蒙古人對於儒學不甚感冒,為了讓元世祖聽得懂,劉秉忠常常用蒙古人的方式講授儒家之道,這讓忽必烈很感興趣。在他的引導下,忽必烈最終皈依了佛教,而劉秉忠時常用佛家的道理來教導忽必烈不要亂殺生,為此拯救了很多中原的漢人百姓們。早年,忽必烈遠征大理之時,劉秉忠就進言:「可在馬背上奪取天下,卻不能在馬背上治理天下」。

元滅南宋之後面臨最大的問題就是如何治理漢地,以往蒙古人只知道征服與殺戮,壓根不懂得治理天下。劉秉忠吸收了蒙、漢兩種制度文化,將他們結合起來,制定了詳細的漢地治理制度供元朝皇帝參考。可以這麼講,若沒有劉秉忠,元朝很難統治中原達98年,估計十年都不到就會被各地的漢人義軍趕出中原。

除了有效的治理漢地,劉秉忠最大的貢獻是向元世祖推薦了很多的漢人,這些人才為元朝穩定中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同時他還利用的宗教迫使蒙古統治者們不敢亂殺漢人,保護了很多漢人百姓。他將農耕文明與游牧文明完美的結合起來,採用一國兩制的辦法管理蒙古人和漢人,取得的長足的效果。他所制定的規章制度成為歷代元朝皇帝的至寶。

1274年。劉秉忠去世,元世祖哭著說:「再也沒有一個漢人,能夠為我這麼謀划了,元朝命不久矣。」元世祖贈太傅、趙國公,謚號文貞,元成宗時贈太師,改謚文正。元仁宗時,又追封常山王。其實劉秉忠還是大都的規劃設計者,奠定了北京城最初的城市雛形。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忽必烈 的精彩文章:

忽必烈正式遷都大都,規模宏偉,首屈一指!
最傳奇的末代皇帝,做了忽必烈駙馬,生個兒子還成了元朝末代之君

TAG:忽必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