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父親給我的那句話……

父親給我的那句話……

父親出生在上個世紀50年代,恍惚間早已在他的頭上看見了白髮,和天底下絕大多數的農民一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也曾為了家底生計而背井離鄉近20餘年。

回憶年少的時光,父親給我留下的印象也僅是沉默和嚴厲。在我的記憶中,父子之間沒有過擁抱親昵,沒有過促膝長談,亦沒有如同電影《老炮兒》中馮小剛和李易峰之間的相對而酌。

父親文化程度不甚高,據他說僅有小學二年級的水平,卻亦能識文斷字,而且年輕時每逢過年,左鄰右舍都會拿著廉價的紅紙找父親幫忙寫對聯。記得,當時父親也會神采飛揚,聽著別人的誇獎也會眉開眼笑。現在想來,我喜歡看書、練字應是少不了父親往日的影響。

父親一輩子不善言辭,但有些話語卻使令我記憶猶新。有時,我甚至在想,如果不是因為小時候家境貧寒而輟學,或許能成為一個「哲學家」。閑話少敘,今天要說父親曾經告訴我的一句話,一句和洗鞋有關的話。話雖簡單易懂,但卻讓我每每念及父親時,便在腦海浮現。那句簡單的話是這樣說的:「洗鞋不僅要洗鞋面,更重要的是洗鞋裡」。

我已不能確定是什麼時候又忽然想起這句話的,但是想起時,當時的場景就會清晰無比,儘管這已經過了將近20年。那是一個夏秋交替時節的午後,我應該還在讀小學,約莫二三年級的樣子。母親在院子里洗衣服,我在旁邊幫著母親給家裡人洗鞋。那會兒農村人都穿家裡做的布鞋,我拿著鞋刷沾著肥皂在鞋面上使勁地洗刷,待鞋面上的塵垢洗刷乾淨便,用清水將肥皂泡沖乾淨,順手將洗好的鞋晾在窗台上。

這時,父親從我身邊走過,把我晾好的鞋重新放在水盆中,告訴我洗乾淨鞋裡再晾。當時,我可能有些不情願,但是對父親的要求不敢怠慢。也許是看到我的不情願,父親慢慢地對我說:「洗鞋不僅要洗鞋面,更重要的是洗鞋裡」。說完,父親便轉身忙他事去了,我也按照父親的要求把鞋裡洗乾淨晾在了窗台上。當時那個年紀,是沒有辦法去想這句話背後的含義的,只是覺得這是洗鞋的一個基本常識,照做罷了。

後來,父親帶著我們為了生計奔波勞碌,我也為了學業頻繁轉校,家離學校頗遠,初一便開始了住校生活,每周回家一次,至及高中、大學到後來的工作,回家的次數與日劇減,與父親在一起的時間也是與日劇減,父親還是一如既往地沉默寡言,只是那種能表現出來的神采飛揚的姿態幾乎在我的記憶里消失了。唯一能夠清晰記得的,還是父親關於洗鞋的那句話。

進入而立之年,對自己和生活的思考逐漸多了起來,有時習慣於一個人安靜地做些事情,邊做邊讓自己的思緒盡情撒野。上個月,看到鞋架上幾雙鞋有些塵垢了,便在一個周末打算自己洗乾淨了再穿。就在拿著鞋刷刷鞋時,我又想起了父親說過的那句話。

細細品味,覺得這句話不僅僅是告訴我洗鞋的方法,背後竟還包含著為人做事的道理——

這鞋面就好比人的儀容、衣著打扮,鞋裡就好比人的內心世界。儀容、衣著打扮不梳理清洗,人便蓬頭垢面、毫無顏色;內心世界不清理純化,人生便惡相叢生、毫無安寧。

所以,為人做事就好比洗鞋,不僅要追求外邊的光鮮亮麗,更要注重內心的乾淨純潔。

想到這裡,我忽然覺得,這20多年的父子對話,終於在他那裡畫上了句號,而在我這裡留下了感嘆號,和一種難以言表的感激。

一輩子老實巴交的父親,一輩子面土背日的父親,就在一次草草的洗鞋上,給了我一條為人做事的準則。想想也是,我們所處的這個可愛的社會,它不僅紛繁而且複雜,不僅智慧而且狡詐,不僅高尚而且卑鄙,因此要更懂得洗刷自己的內心世界,莫要使之藏污納垢,用一顆素心去對待人與事、得與失、成與敗,這樣方才算是乾淨。

希望還是一個夏秋交替的午後,與20年前同樣的場景,我亦會像父親告訴我一樣,告訴小小的你,「洗鞋不僅要洗鞋面,更重要的是洗鞋裡」。

記住,這是父親告訴你的一些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寫點什麼 的精彩文章:

TAG:寫點什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