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大漢王朝10大明君列表,煩請諸君排名

大漢王朝10大明君列表,煩請諸君排名

劉邦即漢太祖高皇帝,漢朝開國皇帝。主要功績:斬蛇起義,推翻秦朝 消滅項羽,建立漢朝,,漢民族和漢文化的偉大開拓者之一,毛澤東評價劉邦是「封建皇帝裡邊最厲害的一個」。

劉恆即漢文帝,漢高祖劉邦第四子,西漢第五位皇帝(漢高祖、漢惠帝、前少帝、後少帝),漢文帝即位後,勵精圖治,興修水利,衣著樸素,廢除肉刑,使漢朝進入強盛安定的時期。當時百姓富裕,天下小康。主要功績:穩定漢初封建統治秩序;恢復和發展經濟;開創「文景之治」。

劉啟即漢景帝,西漢第六位皇帝。劉啟在位期間,推行「削藩策」,削諸侯封地,平定「七國之亂」,鞏固中央集權,勤儉治國,繼續奉行「與民休息」政策,發展生產、減輕賦稅。主要功績:文景之治,承前啟後;平定七國之亂,維護統一。

劉徹即漢武帝,西漢第七位皇帝,政治家、戰略家。漢武帝在各個領域均有建樹,在中央設置中朝,在地方設置十三州部刺史。開創察舉制選拔人才,頒行推恩令,解決王國勢力,並將鹽鐵和鑄幣權收歸中央,文化上「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漢武帝時期攘夷拓土,國威遠揚,東並朝鮮,南吞百越,西征大宛,北破匈奴,奠定了漢地的基本範圍,開創了漢武盛世的局面。主要功績:加強集權,獨尊儒術,幣制改革,首開絲路,開疆拓土,建立年號

劉弗陵,即漢昭帝,西漢第八位皇帝,漢武帝劉徹少子。在位期間沿襲武帝後期政策,與民休息,加強北方戍防。因內外措施得當,武帝後期遺留的矛盾基本得到了控制,西漢王朝衰退趨勢得以扭轉,「百姓充實,四夷賓服」。主要功績:擊敗烏桓、平定西南、鹽鐵會議、昭宣中興

漢宣帝劉詢,西漢第十位皇帝,原名劉病已,漢武帝劉徹曾孫,戾太子劉據之孫。劉詢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賢君,在位期間,全國政治清明、社會和諧、經濟繁榮、四夷賓服,史稱「孝宣之治」 ,又稱「孝宣中興」 ,史家稱西漢國力在其治下最為強盛。 主要功績:降服匈奴,平定西羌,建立西域都護府;設常平倉;實行漢家制度。

劉秀即漢光武帝,東漢王朝的建立者,廟號「世祖」,謚號「光武皇帝」。劉秀是中國歷史上的一位有作為的開明君主,面對斷壁殘垣、江山破碎的社會狀況,他勤於國政,改革開拓,終於使東漢王朝在一片焦土廢墟中恢復和發展。主要功績:翦滅群雄、建立後漢,開創「光武中興」。

漢明帝劉庄,初名劉陽。東漢第二位皇帝,光武帝劉秀第四子,母為光烈皇后陰麗華。劉庄即位後,一切遵奉光武帝制度。命竇固徵伐北匈奴。其後,又以班超出使西域,復置西域都護。劉庄將佛教引進中國,使其開始在中國流行。劉庄在位期間,吏治清明,境內安定。劉庄及其子、章帝劉炟在位時期,被稱為「明章之治」。主要功績:開創明章之治;反擊北匈奴,復置西域都護,恢復對西域的控制。

劉炟即漢章帝,漢明帝劉庄第五子,東漢第三位皇帝。即位後勵精圖治,注重農桑,興修水利,減輕徭役,衣食樸素,實行「與民休息」,「好儒術」,使得東漢經濟、文化得到很大的發展。此時思想活躍,政治清明,經濟繁榮。兩度派班超出使西域,使得西域地區重新稱藩於漢。其統治與漢明帝共稱「明章之治」。主要功績:「明章之治」,勵精圖治,注重農桑;發明章草。

劉肇即漢和帝(88年—105年在位),東漢第四位皇帝,永元四年,劉肇聯合宦官掃滅竇氏戚族,親政後使東漢國力達到極盛,時人稱之為「永元之隆」。主要功績:誅滅竇氏戚族,開創「永元之隆」 ;擊潰北匈奴,復置西域都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漢朝 的精彩文章:

中國古代全國十三州,你的家鄉在哪裡?
國皆以弱滅,獨漢以強亡 兩個漢朝都天下無敵,卻都被一人所滅

TAG:漢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