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線上藝術品拍賣火爆,誰將成為行業引領者

線上藝術品拍賣火爆,誰將成為行業引領者

作為第五屆中國(北京)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的重要活動之一,近日,由北京市商務委員會主辦的「精準扶貧及知識產權專場拍賣會」在國家會議中心舉槌。最終,經過三大板塊線上線下的激烈競逐,整場拍賣會成交總額達3.54億元。

在本次活動中,主辦方還邀請到國內外拍賣企業、知識產權機構及多位行業專家圍繞「新動能:國際化如何賦能中國拍賣業」、「新路徑:拍賣公司的多元嘗試」、「新探索:無形資產與傳統拍賣的創新融合」三個議題展開圓桌對話,共同探討拍賣行業發展的多元化、國際化發展趨勢。

與此同時,在剛剛結束的阿里拍賣與匡時國際戰略合作發布會暨「520全球拍賣節·美好生活」活動上,阿里拍賣完成了成立以來首次推出的藝術品專場拍賣活動。此次「520全球拍賣節」,阿里拍賣與匡時國際及其子品牌「匡時在線」、官舍·會空間聯手,在北京燕莎商圈舉辦了一個線下與線上相結合的藝術品拍賣節。

藝術品消費持續升溫

藝術品屬於高端消費品,與人均消費水平和高凈值人群數量呈正相關性。據目前公開統計顯示,國內人均GDP超過1.5萬美元的一線城市有兩個,人均GDP超過一萬美元的省市已多達8個;《2016年度中國高凈值人群資產配置趨勢全解析》的數據則顯示中國大陸地區的千萬富豪約有134萬名千萬富豪。

同時近年來房產、股市的不景氣,導致大量的企業、機構和個人買家紛紛湧入,藝術品下沉到普通中產階級,藝術品市場的消費屬性逐漸顯露出來,加上各種「鑒寶」類節目的熱播無疑也推動了這股熱潮。

有分析認為,按照機構投資者與高端人士通常會配置5%的資產進行藝術品投資計算,中國藝術品市場的潛在需求有6萬億元之多,跨入21世紀後中國藝術品市場交易實現了從數十億元到上千億元規模質的跨越。

僅2017年包括藝術品經銷商、拍賣行和電商在內的藝術品、古董和其他收藏品的網上交易總額超過31億美元。

在線拍賣後來居上

據《2016年度TEFAF藝術市場報告》數據顯示:2015年全球藝術品市場銷售總體下滑7%,由682億美元跌至638億美元,中國市場由23%銳減至19%份額,依然保持全球第三大藝術品市場的位置;而2016年線上成交的藝術品價值總額保守估計約為49億美元,相比前一年上升7%,佔全球藝術品及古董銷售總額的7%,相關人士表示藝術品電商行業趨勢穩定逐步上升。

2015年,美國Etsy平台在納斯達克敲鐘,成為第一家上市的藝術品電商平台,《Hiscox2016在線藝術品交易》報告顯示,2016年在線藝術品交易銷售總額達30.27億美元,同比增長24%。若按照24%的年增長率,在線藝術品市場銷售額會在2020年達到90.58億美元。92%的線上藝術品買家預期在未來12個月,會通過互聯網購買至少同等數量甚至更多的藝術品。市場在傳遞一個明確的信號,線上交易已成為全球藝術品交易的一大趨勢。

在國內,據統計,我國現有6.8億多網民,市場潛力巨大。

自2000年嘉德在線誕生起,中國藝術品電商經歷了近20年的發展歷程。自2011年,淘寶上線拍賣會頻道以來,亞馬遜、蘇寧易購等都推出藝術品拍賣頻道。電商相繼涉足藝術領域,這些平台所積累的品牌、技術、用戶等優勢必然推動藝術品線上交易走上發展快車道。

此外,2013年可謂藝術品電商年,基金、金融,甚至傳統業態等資本爭相湧入。這股熱潮使得藝術品電商逐漸被重視,更多的模式被探索、驗證,從最初的產品展現,到人機互動,到多向交互,技術上的突破也不斷推動著藝術品電商行業向前邁進,

全國工商聯民間文物藝術品商會會長,鄭州古玩城董事長蔣繼明認為:「藝術品行業在民間家庭資產配置中佔比越來越高,全民收藏是一種大趨勢,藝術品電商的風起雲湧,極大的推進了藝術品行業在新時代下的新發展。各大藝術品收藏交流平台的崛起對於互聯網+藝術品的的探索與創新精神是非常值得肯定的,但是要想在藝術品行業嶄露頭角,還需要經得住市場的不斷檢驗。

線上拍賣是一把雙刃劍

移動互聯網的普及,中國的藝術品市場也全面進入互聯網時代,藝術品的網上展示交易日益成為潮流。

與傳統拍賣行相比,線上藝術品拍賣有不可比擬的優勢。線上藝術品拍賣的參與條件相比線下拍賣低,個別藝術品甚至不設置起拍金額,競拍者需要投入的保證金額也較少,比如用戶在京東拍賣和閑魚拍賣上只需要支付100-200元保證金就可參與不少藝術品的競拍。同時,線上藝術品拍賣平台24小時都可以參與競拍,不受地域和時間限制,自由度非常高,也因此出現了不少跨境藝術品拍賣平台。門檻低加上自由度高,提高了消費者的消費頻次,擴充了客源渠道。

目前經營成功的藝術品電商主要有兩類,一是紅利期佔據頭部市場的嘉德拍賣、趙涌在線等老資歷,一是在移動互聯風口站穩腳跟的App。然而隨著藝術品消費時代的到來,藝術品電商面臨的挑戰在新時代將更為明顯。

首先,雖然線上藝術品拍賣的參與條件下降了,但是鑒別難度卻增加了。藝術品鑒定真偽在競拍中是難點,傳統線下拍賣形式買家可以通過預展了解信息,也可通過現場競拍局勢輔助判斷競拍品的真偽,但線上藝術品僅靠圖文展示,看不見摸不著,容易作假,買家根據有限的圖文信息更難以辨認真偽,線上藝術品拍賣平台混雜了不少真偽不分的低端藝術品。

儘管有一些藝術品拍賣平台推出了在線鑒定服務,但是不少著名拍賣公司、大型博物館曾傳出過假鑒定醜聞,消費者對藝術品市場的公信力下降,鑒定專家本身是否可靠,證書是否有效,消費者更不敢輕易相信。

其次,由於拍賣法不完善,無法監管到線上交易,從而導致線上藝術品拍賣平台存在規則不統一、競爭缺乏公平性等問題,嘉德在線今年就曾因規則漏洞造成重複交易被用戶起訴。用戶在線上藝術品拍賣平台進行交易得不到法律保護,所購買的藝術品若存在質量問題甚至無法維權,權當交了「學費」。

線上線下結合成為必然趨勢

由此我們可知,信任是線上拍賣行業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如何消除網路拍賣的不信任感成為行業痛點,確保入駐商家的質量又是消除線上拍賣不信任感最重要的手段,所以各拍賣平台紛紛採取措施,各顯神通。宋唐好文玩藝術品交流平台負責人劉洋認為,入駐商戶的品質,無形中成為平台品質的重要支撐,不論何種業態、何種平台,都要對入駐商戶有相對嚴格的門檻審核和監管機制,一旦缺項或監管不力,市場所產生的不良反應就會反噬平台多年建立的品牌和口碑,這種現象在拍賣行業表現的尤為明顯。區別於其它拍賣平台,好文玩拍賣平台在上線之初就以商業體的形式入駐,入駐商家皆由商業體擔保,確保其具有線下實體商店,這種商業體背書,線下實體商店,交易平台的多重保障,再加上行業協會全國工商聯民間文物藝術品商會的第三方監督管理機制,在極大程度上確保了入駐商家的品質,減少後顧之憂,滿足廣大愛好者在藝術品收藏品質上和售後服務上的需求。

河南作為華夏文明的發源地,文化氣息濃厚。河南民間文物藝術品商會會長孟猛強調:中原是中國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擁有天時地利人和的條件,好文玩與鄭州古玩城達成戰略合作,進行試點探索,以河南為樣板,進而輻射到全國,這種新模式和新創新在以商業體形式入駐的基礎上,嚴格保證了入駐商家的品質,同時為拍品的鑒定提供了機遇,為拍品全國統一複檢提供了可操作方法,這將很好地解決了拍品售後追溯問題,有望成為藝術品電商領軍者。

從目前的趨勢來看,藝術消費走進大眾,中國藝術品市場正迎來一個藝術品消費的爆炸時代。藝術品電商迅速崛起,發展前景非常值得期待,藝術品市場的巨大潛力將被不斷的挖掘,最終能否在藝術電商平台中脫穎而出,引領整個藝術品產業的發展,還需要不斷的進行探索。

未來,誰將逐鹿群雄,我們拭目以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宋唐 的精彩文章:

南紅為什麼貴?除了美貌,還有這些神奇的功效!

TAG:宋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