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做中國—東盟媒體合作的「行動派」

做中國—東盟媒體合作的「行動派」

2018 年 4 月,當世界的目光聚焦在海南舉行的博鰲亞洲論壇 2018 年年會時,亞洲媒體圈也發生了一大盛事。

4

9

以「亞洲媒體合作新時代——互聯互通與創新發展」為主題的亞洲媒體高峰會議在博鰲亞洲論壇期間舉行。

來自全球 40 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主流媒體負責人,跨越文化差異,探討亞洲媒體如何通過互聯互通與創新發展,共同開創合作與發展的新時代。

「改變『亞洲音量』和『亞洲體量』的失衡現實,讓世界了解一個真實、立體、全面的亞洲,是亞洲各國發展的需要,更是世界對亞洲的期待。」

中國新華社總編輯何平對亞洲媒體作出如是評價。

而聚焦到中國—東盟媒體的交流與合作,

何嘗不是如此。

尤其是隨著中國與東盟關係的日益密切,

新聞媒體作為歷史的記錄人、

時代的瞭望者在其中所發揮的助推器作用,

一直被社會各界高度關注。

與此同時,講好中國—東盟故事,傳遞中國—東盟好聲音,中國與東盟各國新聞媒體也一直在努力著。

合作機制日趨多元化

「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2018 年 5 月11~13 日,首屆中國—東盟媒體合作論壇在中國江蘇無錫舉行。

來自中國和東盟 10 國的主流媒體代表、專家學者、東盟國家駐華使節齊聚一堂,探討以「中國—東盟媒體發展趨勢」、「構建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的媒體角色」等議題,以進一步深化中國—東盟媒體合作。

這是由中國—東盟中心、中國外文局、江蘇省人民政府首次舉辦的媒體合作論壇,不過,中國與東盟各國媒體的交流與合作早已開始。

>> 2002 年 9 月 22 日,中國與東盟 10 國主流媒體首次共同舉辦了以「加強交流與合作,促進發展與繁榮」為主題的中國—東盟媒體合作研討會,並發表了「聯合聲明」;

>> 2008 年,第一屆中國—東盟新聞部長會議在中國廣西南寧召開,與會各方簽署了《中國與東盟各成員國政府關於在信息和傳媒領域開展合作的諒解備忘錄》,為中國與東盟新聞領域開展廣泛、豐富的合作交流繪製了藍圖;

>> 2012 年 9 月,首屆中國—東盟華文傳媒論壇在中國柳州舉行,論壇通過了《中國—東盟華文傳媒合作柳州共識》,有效推動了中國與東盟華文媒體的合作進程。

在這些框架和倡議下,中國與東盟在媒體層面的交流日益緊密,合作也得以不斷擴大和深化。

如今,新華社、中央電視台等中國媒體與東盟多個國家的媒體建立了相互供稿、交換節目、人員互訪等合作機制;

中國國際廣播電台專門設立了東南亞傳播中心,與東盟主流媒體保持密切合作,人員換崗培訓進展順利;

中國廣西、雲南、海南等省區的地方媒體與東盟同行聯繫密切,開展了多種形式的合作交流。

新媒體引領發展潮流

「近年來中國新聞媒體的發展變化非常大,尤其是在新媒體方面,發展非常迅速,遠遠領先於大部分東盟國家。希望今後中國可以多舉辦一些媒體交流活動和相關人才培訓,提高東盟國家在新媒體領域的運用,進一步深化中國—東盟媒體合作。」

近日,前來參加 2018 年東盟全媒體記者研修班的寮國國家電台的記者 Bountieng Chanth 在接受本刊記者採訪時如是表示。

近年來,隨著數字化和網路技術的不斷發展,新媒體以其信息海量、互動性、移動性、即時性等優勢異軍突起,既引領著新聞信息的傳播,也為中國—東盟媒體合作提供了新的交流路徑。

在此背景下

探索新媒體發展形式、

促進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融合發展,

也就成為寮國等

許多東盟國家的發展需求,

以及當下中國與東盟媒體合作的重點方向。

2018 年東盟全媒體記者研修班開班儀式

在泰國,隨著網路媒體和社交媒體的興起,泰國傳統媒體積極促進報紙、網路和資料庫相融合,並利用衛星、網路、智能手機等先進設備,與 Facebook、Twitter 等社交媒體合作,為受眾提供多種服務。

在馬來西亞,新媒體從傳統媒體借力,實現二次傳播,形成了報紙成就網路、網路鞏固報紙的良性互動。

在新加坡,新加坡媒體發展管理局於 2008 年推出《媒體融合計劃》,以先進的數字媒體技術,創新的商業模式,新穎的媒體內容、應用和服務為大眾創造一個充滿活力的媒體生態系統。

除此之外,中國與東盟國家也在發揮各自的媒體資源優勢,探索新媒體合作形式。

2018 年 1 月 25 日

廣西新媒體中心一期工程

中國—東盟網路視聽產業基地全面封頂。

項目建成後

將形成一個涵蓋產品創意

生產製作、內容傳播

技術研發等環節的網路視聽產業鏈

進而打造

「面向東盟的網路影視新絲路」的信息樞紐

百花齊放

媒體合作綻放異彩

文化因交流互鑒而綻放異彩,

民心因互助合作而靠得更近。

對於中國—東盟而言,媒體並不是孤立的,在經濟與文化日益交融的當下,各國只有交流互鑒、互利合作才能迎來「百花齊放春滿園」的美好格局。

值得一提的是,

近年來,

已有不少中國媒體「走出去」與東盟國家合作,既促進中國—東盟各國全媒體、融媒體傳播,促進信息共享,同時也為中國—東盟媒體合作樹立了典範。

《中國—東盟博覽》雜誌泰國分社成立

*

其中,

《中國—東盟博覽》雜誌

*

作為由中國—東盟博覽會秘書處主辦的,面向「一帶一路」和中國—東盟各領域合作的全媒體平台,先後在泰國、馬來西亞設立了分社,並與地方資源合作出版了馬來西亞《中國東盟商界》《「一帶一路」大講堂》和泰國《TAP 東盟博覽》雜誌,形成了三國五刊、多語種新聞網站、網路電台、網路電視台,併入股泰國泰華衛視協同發展的全媒體平台。

除此之外,

創新媒體合作

講好中國—東盟故事

在當前的大數據時代下

新聞傳播正處於一個重要的歷史分界點

而中國與東盟各國媒體

作為促進人文交流、

增進民心相通的重要紐帶

應如何把握中國—東盟關係發展新趨勢

探索雙方媒體合作新路徑

及時、有效地將豐富的內容

呈現給受眾尤為引人深思

/ / / /

對此,中國國際電視台英語頻道副總監沈小蒙指出,

>> 未來的媒體合作傳播方嚮應該在內容合作上更加深入,在突出自身特色且不迴避文化碰撞的基礎上加深理解與合作;

>> 另外,要拓展合作形式,藉助融媒體發展為媒體合作帶來更多可能性,應引入多種媒體元素,打破地域、語言、文化等限制開展全方位、全媒體合作;

>> 再者,要增強業界溝通,無論在技術或是節目製作方面一起探索,強調更多的交流切磋,共同推動媒體發展。

而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國際聯絡局局長張燁則認為,

「創新」是當前中國新發展理念的重要內容之一,東盟也提出了「促進創新驅動型增長」等重點任務,中國和東盟媒體正面臨難得的創新機遇。

>> 媒體應當在創新內容上著手,提高議題設置能力,創新話語表達方式,以內容優勢贏得發展優勢,在報道中更多地從普通人的角度講述中國與東盟友好交往、共同發展、民生幸福的故事。

>> 同時,應在創新傳播手段上發力,利用好互聯網媒體和社交媒體,創新報道方式,更新傳播形式,努力適應移動傳播社交化、個性化、視頻化的發展趨勢,實現從區域媒體向全球媒體,從傳統媒體向融合發展的跨越。」

>> 張燁說,中國和東盟媒體應當深入報道彼此國家,挖掘中國—東盟友好合作的豐富內容,讓中國—東盟友好合作紮根在各國人民心田。

來源:《中國—東盟博覽》政經版

文: 陳麗冰

編輯:甘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東博社 的精彩文章:

納吉布:未從一馬獲利 若被控將證明清白
反駁「防範中國入侵」怪論!菲防長:中國沒有侵犯他國記錄!

TAG:東博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