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鈴木退出昌河 也許會錯過在中國的翻身之日

鈴木退出昌河 也許會錯過在中國的翻身之日

儘管國人對鈴木在中國市場的窘態早有預判,但鈴木正式退出昌河的消息還是讓人多少有些吃驚。

在如今這個新興品牌層出不窮、蠢蠢欲動為即將到來的新能源汽車時代摩拳擦掌之際,一個原本極具市場競爭力的品牌卻選擇了轉身離去,確實讓人不解且為之惋惜。

鈴木轉身與昌河說再見

6月15日,北汽昌河官網掛出《關於原江西昌河鈴木汽車有限公司變更為江西昌河汽車有限責任公司全資子公司的公告》。公告顯示,鈴木將正式從江西昌河鈴木汽車有限責任公司(簡稱「昌河鈴木」)中完全撤資。

自此,這個成立於1995年6月1日,由江西昌河汽車有限責任公司、江西昌河航空工業有限公司、日本鈴木株式會社、日本岡谷鋼機株式會社四方共同投資成立的中日合資企業——昌河鈴木,正式告別中國市場。

其實,關於鈴木在中國撤資的消息在今年年初就盛傳一時,大家一度猜測可能會是鈴木在華另一個合資,即長安鈴木。但隨後躺槍的長安鈴木官方及時發布公告,對鈴木撤資一事進行澄清。

從今天的結果看來,這個曾誕生過風行一時的昌河北斗星經典車型的昌河鈴木,儘管其產品覆蓋交叉型乘用車、轎車、MPV以及發動機等細分市場,現產產品包括北斗星系列多功能轎車、利亞納及派喜系列經濟型轎車、浪迪系列小型MPV車以及K系列發動機——但這些也無法阻止其在中國市場銷量下滑的腳步。

鈴木從昌河的黯然退場,說起來總讓人陡生一種物是人非的遺憾。不過,仔細想想:這麼多年,昌河鈴木給國內消費者留下最深印象的也只是昌河北斗星。因此,也可以不留情面地說:在中國汽車市場,鈴木浪費了太多時間了。市場無情的,不進則退。

鈴木「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想當年,憑藉「奧拓」和「羚羊」等廉價車型,鈴木成為家喻戶曉的親民品牌。而後,隨著家用轎車佔有量增加,鈴木在中國市場迎來一陣飛速增長期。

2011年,僅長安鈴木就實現年銷量22萬台。然而也正是從開始,鈴木在中國的銷售日趨頹敗,銷量持續走低。從2012年銷售17萬輛,到2017年長安鈴木整體銷量僅為8.39萬輛,巨大的銷量落差說明了鈴木在華市場江河日下。

進入2018年後,長安鈴木銷量依舊沒有起色,第一季度,長安鈴木銷量1.3萬輛,同比跌56%。

同樣,在雙方合資20多年之久,昌河鈴木除了早期推出的比較叫賣的北斗星,基本都是一些車型非常有限不入流的產品。如微型車北斗星(包括北斗星X5)、利亞納、浪迪,愛迪爾,大部分都是微型車或微面。

從乘聯會公布數據看,2018年4月份昌河鈴木整體銷量為1301輛,環比下降10%。截止至2018年4月累計銷量達到5301輛,基本在汽車廠商中處於墊底的水平。

業內人士分析:進入中國市場初期,鈴木以物美價廉的車型在極短的時間內實現銷量突飛猛進,也幫助眾多普通家庭實現了此前想都不敢想的「汽車夢」。但正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儘管取得開門紅,但早期低端廉價的產品路線,讓國內消費者對鈴木產生「廉價」的印象,成為日後實現鈴木高端形象的最大的束縛和阻礙。

沒有及時轉變思路,調整在中國市場的產品戰略布局,應該是鈴木發展不順的主要原因。憑藉低價、皮實、省油、售後成本低等特點打造的奧拓、雨燕、羚羊、北斗星等產品在十多年前對於收入不高的家庭來說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也讓給鈴木車型以價格優勢有效避開其他合資品牌的競爭。

然而「彼一時此一時」。如果鈴木一直固步自封地推崇其精巧節油的造車理念的話,那顯然忽視了新興的中國消費群。伴隨著他們的成長,隨著而來的是國內市場對大空間舒適型用車需求增加。與此同時,鈴木曾經的引以為榮的微型車型,在中國不再具有特別吸引力了。

此外,錯過了從2010年開始的國內市場大空間、舒適性與多用途SUV的商機後。鈴木似乎對近兩年興起的智能網聯汽車視而不見。在漸漸失去A0級車型競爭力之後,鈴木又錯過了汽車智能化的一個絕好的發展機遇。

未來出路在新能源汽車

時至今日,小編還是認為:在中國市場「鈴木」是一個被嚴重低估的品牌。以其產品實力、品牌影響力來看,鈴木在中國市場至於如此慘淡。而事實上,它在中國市場的表現確實像被束縛手腳,無法盡情施展武功。

整體來說,在產品上鈴木口碑不錯,消費者普遍認為其「皮實省油」。但在當下盛行的SUV市場趨勢中,鈴木的表現總是慢半拍,缺乏消費者叫好綜合能力出眾的經典車型。

首先,外觀上缺乏大氣時尚,動力上小排量發動機,緊湊的空間尺寸也無法實現不了更好的舒適性,這些仍是鈴木當前需要扭轉的產品瓶頸。

其次,在把握中國消費者心理和需求方面,鈴木還真得多向後來居上的中國同行們學習。只有真正了解消費需求後,才能有的放矢地為他們提供心儀產品。

而產品品質與口碑上,小編認為鈴木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其節油經濟性的口碑一直沒有改變。不過面對當下國內市場得變革,鈴木缺乏的將優勢資源整合起來的魄力。這時需要膽子大一點,步子邁遠一點,理念再超前一點。

實際上,目前在如火如荼的國內汽車市場背後,還有新能源汽車市場正在形成中。與傳統燃油車相比,新能源汽車市場反而更適合鈴木輕便經濟型的產品特點,也需要鈴木這樣專長於節能經濟型汽車研發的品牌

此前,在北京車展上長安鈴木常務副總經理周波,在接受部分媒體採訪時曾表示,「推進長安鈴木從製造型企業向市場型企業的轉型,所謂的轉型就是長安鈴木準備向新能源汽車發展」。

在功能型SUV熱潮慢慢褪去的同時,中國汽車產業呈現電氣化、智能化的發展趨勢成為行業共識之時,鈴木在中國還是大有機會的。

不過,最關鍵問題就是:在中國汽車經歷產業變革的同時,鈴木首先需要要改變。只有涅磐並浴火重生之後,鈴木才能奮起直追,從而在中國市場再紅火起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車市紅點 的精彩文章:

TAG:車市紅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