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小藍鯨帶你看院系

小藍鯨帶你看院系

歷 史 學 院

培養專業 | 歷史學、考古學、考古學(文物鑒定方向)

招生大類 | 人文科學試驗班 ( 人文藝術傳播類 )

專業剖析

歷史學是人文社會科學中的一門基礎學科, 是關於如何認識、敘述或編纂過去事件、探尋歷史發展規律的綜合性學問。追問歷史的終極目的, 在於理解過去、正視當下、規劃未來。歷史學研究要求尊疑、重據,以這種態度求學,則真理可明;以這種態度做事,則事業可成。讀史明智、鑒往知來。

南京大學歷史學科自 1902 年創立以來,賡續不斷、大師輩出。2014 年 12 月 31 日,南京大學歷史學系更名為南京大學歷史學院。建築面積一萬餘平方米的歷史學院大樓於 2015 年 9 月正式啟用。學院下設中國歷史系、世界歷史系、考古文物系和邊政研究所、國際關係研究院,同時設有中華民國史研究中心、南京大屠殺史研究所、台灣研究所、民間社會研究中心、英國與英聯邦研究中心、歐盟研究所、和平學研究所、中國文化與文物研究所、文化與自然遺產研究所、六朝研究所、香港研究所所等研究機構。

歷史學院院樓

專業優勢

南京大學歷史學院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教授39 人(博士生導師 34 人),副教授 24 人,有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 3 人,教育部新世紀人才 8 人,長江學者 1 人,國務院政府津貼獲得者18 人。學院設有歷史學、考古學、文物鑒定三個本科專業,擁有中國史、世界史、考古學三個歷史學一級學科博士點和國際關係法學博士點。文物鑒定專業為全國唯一的本科、碩士、博士培養點。歷史學專業為國家教育部直屬文科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歷史學院圖書館館藏中英文圖書資料及古籍 20 余萬冊。南京大學考古與藝術博物館在全國高校博物館排名前三,館藏文物10,000 多件,歷代碑拓 20,000 多件。科技考古與文物保護實驗中心已初具規模。

歷史學院注重學生創新與實踐能力的培養。南京大學口述歷史工作組為國家級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口述歷史「最後一批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個體生命記憶——1937-2017:穿越八十年的家國之夢」在全國第十五屆「挑戰杯」決賽中榮獲特等獎。2017 年 7 月啟動的中俄阿爾泰國際化考古實習項目,以多學科交叉和研究為導向,是南京大學首次實施的以文科為主體的國際化實習,助力本科生「頂峰體驗」。

中俄阿爾泰國際化考古實習現場

國際交流

國際化是歷史學學科發展與人才培養的重要目標,歷史學院與國際著名高校哈佛、普林斯頓、牛津、劍橋等有廣發交流。本院教師普遍具有國際訪學經歷,不少教師掌握多種外語,包括英語、日語、俄語、德語、阿拉伯語、拉丁語、韓語、波斯語、突厥語等,還掌握藏、蒙等少數民族語言。歷史學院現開設國際化課程 9 門。本科生參加的國際交流項目涉及美國、加拿大、英國、挪威、芬蘭、日本和中國香港、台灣等 8 個國家和地區的多所國際著名學府。

知名校友

柳詒徵 / 朱希祖 / 繆鳳林 / 韓儒林 / 郭廷以 / 陳恭祿 / 王繩祖 / 蔣孟引 / 洪煥春 / 王覺非 / 茅家琦 / 蔣贊初 / 張憲文等

一批知名學者為南京大學的歷史研究樹立了嚴謹、紮實的學風,形成了英國史、國際關係史、蒙元史、明清史、民國史等鮮明的學術特色。

現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中央檔案館館長楊冬權、雲南省委副書記李秀領,無錫市委書記李小敏,曾任外交部部長、駐美國大使的楊潔篪,均為南京大學歷史學院畢業生。

畢業前景

南京大學歷史學專業免試研究生比例高達50%,學生可推薦保送國內知名高校和中國社科院的免試研究生。每年本科畢業生約 25% 選擇就業,25% 選擇考取研究生(其中約 15% 赴境外名校研修)。主要就業單位包括國家和地方黨政部門、企事業單位,如外交部、安全部、國家及省市級歷史檔案館、文博單位、銀行、海關、新聞傳媒等。

畢業去向

歷史學院的介紹就到這裡啦,你是不是對歷史學院充滿了興趣呢?那就不要猶豫,在第一志願上填上南京大學吧!小藍鯨期待你的到來!

美編:劉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大招生小藍鯨 的精彩文章:

TAG:南大招生小藍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