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堅持背誦100天《傷寒論》412 414

堅持背誦100天《傷寒論》412 414

大病差後,喜唾,久不了了者,胃上有寒,當以丸藥溫之,宜理中丸。(412)

解析

本條論述大病差後,肺脾虛寒,津液不化的證治。

大病差後,中焦虛寒,脾失健運。津液不布;上焦虛寒,肺失宜降,津液凝聚。手足兩太陰俱虛,津液不化,聚而為飲,故證見多唾,且長久不愈,即所謂「久不了了」。其治法「當以丸藥溫之」,用理中丸溫中益氣為宜。庶脾肺得溫,陽氣健運,津液得以布化,則喜唾可愈。

《金匱要略*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病脈證治》中云:「肺中冷,必眩、多涎唾,甘草乾薑湯以溫之」,其證治與本條有相似之處,可互相參考補充。

傷寒解後,虛羸少氣,氣逆欲吐者,竹葉石膏湯主之。(413)

竹葉石膏湯方:

竹葉二把 石膏一斤 半夏半升,洗 人蔘三兩 甘草二兩,炙 粳米半升 麥門冬一升,去心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內粳米,煮米熟,湯成,去米,溫服一升,日三服。

解析

本條論述病後虛熱欲吐的證治。

「傷寒解後」,指大病已解,大邪已去。見「虛羸」,即虛弱消瘦,為精血津液不足之象,是言其形體傷;更見「少氣」,即呼吸短不足以息,是言其氣已傷。今形氣兩傷,氣陰不足,虛熱上逆,致胃失和降,故又見「氣逆欲吐」。因虛熱內擾,或餘熱末盡,所以還常見到低熱、心煩,舌紅苔少、脈細數等證,治用竹葉石膏湯清熱、養陰、益氣、和胃。

竹葉石膏湯用石膏清肺胃氣分之熱;竹葉隆冬不凋,稟陰氣最盛,善清虛熱、治心煩、止嘔吐;麥冬補陰氣、滋胃陰、養津液、續血脈,使中焦陰液上通於心,心胃陰血津液互相滋助;人蔘、甘草益氣生津;粳米益胃氣、養胃陰;抄在用半夏一味辛葯,活潑中氣,和胃降逆本方現臨床多用於治療溫熱病後期,因氣陰兩傷、虛熱內擾、肺胃氣逆,而致咳逆、欲嘔等證者。其他內外科疾病,只要符合上述病機而見有以上證候者,用之也每獲良效。

竹葉石膏湯實為白虎加人蔘湯加減化裁而成。但竹葉石膏湯用麥冬而不用知母,白虎加人蔘湯用知母而不用麥冬。因白虎加人蔘湯證乃陽明氣分大熱,雖有氣陰兩傷,但仍以熱盛為主,故在治法上以祛邪為要。知母與麥冬雖均為生津養液之品,但知母清熱之力勝於麥冬,故當用知母,而不用麥冬。竹葉石膏湯證,乃大病之後,虛羸少氣而餘熱未盡,在治法上以扶正為要。麥冬補液有佘而清熱不足,故用麥冬而不用知母,以免更傷正氣而使病難愈。

病人脈已解,而日暮微煩,以病新差,人強與谷,脾胃氣尚弱,不能消谷,故令微煩,損谷則愈。(414)

解析

本條論述大病新差,不可多進飲食的道理。

「病人脈已解」,指病脈已解而轉見正常脈象,但在傍晚前後,即日暮時刻微覺煩躁。此乃因大病新差,脾胃之氣尚弱,強食多飲,必不能消化。飲食不消,羈縻中焦,故令人發煩。因為這種微煩,產生於人強與谷而不能消,非為食滯,故無須用藥治療,只要減少飲食即可,即所謂「損谷則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匣課堂 的精彩文章:

堅持背誦100天《傷寒論》391 393
葛根湯臨床驗案舉隅

TAG:匣課堂 |